豆豆教学成果-----游戏化

游戏化又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点,在传统教育中,或者很少让孩子玩,或者放任自流,随便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让玩无疑是扼杀孩子的天性。另一极端,随便玩也是不足取的,决不能为玩而玩。


蒙氏老师要确定教学主题,并以此设置教育环境,安排教育内容,对一些可以用游戏方式开展的教学活动予以组织、实施,如音乐、舞蹈、课外活动等。

周二上午,小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在老师展示完工作后要进行自我选择工作。每一位幼儿都说出了自己要选择的工作名称。在得到老师的同意之后,每一位幼儿都非常有秩序地选择自己的工作。这时的我,坐在教室的一角,默默地观察着孩子们的工作状态。正在这时,一个娇小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中。他是王玉尧,今年5岁,是蒙氏班中组的一位小朋友。只见他小心翼翼地走着每一步,生怕打扰到别的小朋友工作。走到日常生活领域,他单膝跪地,双手端托盘取工作,并非常熟练地将工作放在桌子上。紧接着,他又走到了依依面前,邀请胡萱与他一起进行小熊穿衣的工作。
            2人合作得非常愉快,看着他们专注地工作,我便轻轻地走近她们。这时,我听见王玉尧说:“胡萱,我们先分别选出3只小熊,给他们穿衣服,看一看谁给他们穿好的速度是第一,好吗?”就这样,他们两个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很多遍穿衣服,王玉尧又提出一个建议:“胡萱,我们一起来给小熊一家的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穿衣服好吗?”说完,2人便一起进行了合作,为小熊一家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穿好后,他们又一起讨论喜欢哪套衣服、哪套衣服最美丽等,不亦乐乎。通过他们时而专注、时而开心的表情,我感受到了游戏化的操作带来的快乐、幸福感和成就感。

游戏是道德力量的源泉,深刻的含义蕴含在游戏中。幼儿天生喜欢做游戏,做游戏不仅满足了幼儿内在的需求,感受了合作的快乐和意义,更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反应能力

                                        宁冰

                                      20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