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外国明星说中国话」系列的盘点中,有一段表演只要出现,绝对会引来满屏弹幕花痴称赞。
就是“狼叔”休·杰克曼在《柯南秀》上演唱的那首中文歌《给我一个吻》。
打着响指的狼叔优雅又帅气。虽然他带着口音硬是把歌词唱成“盖我一个碗”...但瑕不掩瑜,他一开口,中气十足富有磁性的嗓音就证明了自己歌唱的实力。
事实上,早在成为“金刚狼”之前,休·杰克曼已经是歌剧圈炙手可热的大明星。
他能演会跳,而且非常爱唱歌。
爱到什么程度呢?
电影彩排时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他不顾医生劝告忍不住开口飙唱,结果……刚缝好的伤口又炸开了,当场见血。
所幸,这部让他忘却伤痛的电影同样好看到炸裂——
《马戏之王》
一年之前,《爱乐之城》曾在国内掀起一股罕见的歌舞片热潮。
美妙的音乐与平实的剧情相得益彰,也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电影「造梦」的巨大魔力。
而今天在国内上映的《马戏之王》,早前在北美公映后口碑不俗。
IMDb8.0分,烂番茄90%的爆米花指数,带动票房实现神奇的逆袭曲线。
同时,影片主题曲《This Is Me》一出即爆,斩获金球奖最佳原创歌曲后,还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
同为歌舞片,同样拥有奥斯卡获奖词曲作者本杰•帕斯克和贾斯廷•保罗创作的优秀歌曲,难免有人将两部电影摆在一起比较。
但在院长看来,这两部电影当然都很美,但美得截然不同——
如果说《爱乐之城》如点点星光,美得温柔而宁静;那么《马戏之王》就仿佛是灿烂千阳照耀在高山之巅,迸发出绚烂夺目的「高光时刻」。
那是一种拼尽全力突破自我的极限之美,震撼到让每个毛孔都燃起来,必须走进电影院才能尽情感知。
《马戏之王》的剧情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马戏团鼻祖”P.T.巴纳姆从白手起家到梦想成真享誉世界的传奇故事。
千万别把它视为普通的传记片,对我而言,它更像是一场声光影齐聚的华丽盛宴。而串起这场盛宴的,是一首首美妙动听又扣人心弦的歌曲。
影片开场没多久,休·杰克曼开口歌唱的一瞬间,我的心砰地一下就被点燃了,仿佛自己也走进了那个迷人的想象世界……
这就是音乐和舞蹈的魔力!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视听冲击,能在瞬间带你穿越时空,直接与角色的灵魂对话。
最开始的这首《一百万个梦想》(《A Million Dreams》),记录了巴纳姆的童年生活,也描绘了他与妻子夏瑞蒂相识相爱直到结婚生子的美好时光。
穷小子和富家女的爱情,有甜蜜也有悲伤。
当月光温柔地照进天台,巴纳姆环抱夏瑞蒂翩翩起舞,魔法灯投射的幻影在布幔上旋转……优美的旋律传递出了生活必不可缺的温暖。
在经历事业的低潮期后,巴纳姆决定自己创业,实现梦想。
一首《重获新生》(《Come Alive》)囊括他招募“奇人”到马戏团第一次登台的全过程。
大幕拉开一刹,观众情不自禁屏住呼吸。
配合振奋人心的音乐,一群曾被歧视的人们各出奇招。
在烈火中穿梭的空中飞人:
烟云氤氲的迷幻列车:
热情如火的歌舞狂欢:
每一场表演都是力与美、想象力与科技的结合,每一个瞬间震撼全场。
从马戏团成立开始,院长就默默意识到,我看的不仅是一场电影,还可能顺便收获了年度最佳歌单。
果然,接下来几首歌也是美奂绝伦,越听越爱——
比如埃夫隆和赞达亚对唱的《重写星运》,书写了两人因肤色和阶层不同而多加曲折的爱情。
一个决定抛弃一切努力追求,一个因为生活的磨难心生退却……
最终,两人决定携手梦想更好的未来。
不得不说,这两位演员的表演完全超出院长的预期。
高空绳索不再是束缚,而是命运之绳赋予相爱之人的羁绊。
当两位演员相拥着飞向高空,迸发出热烈激情的火花,让人惊艳无比。
超出预期的还有丽贝卡•弗格森——她饰演的“瑞典夜莺”珍妮·林德本身拥有一把金嗓子。
片中林德那首《永无止境》(最终版本由Loren Allred演唱),磅礴又唯美,展现了一代女神hold住全场的魅力。
当然,最让院长震撼、甚至忍不住随之摆动的歌曲,非《这就是我》(《This is Me》)莫属。
整首歌表达的是所有马戏团成员突破自我的勇敢与坚定。
从中年失业的团长巴纳姆,到侏儒、巨人,再到只敢偷偷唱歌的“胡须女郎”……
每个人都有被忽视甚至被歧视的时刻,但在巴纳姆的鼓励下,他们不顾周遭异样的眼光,勇敢站出来,大声宣告“这就是我,无人可以取代”!
在艺术的世界,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人能夺走别人的尊严与快乐。
那一刻,即使没有舞台和聚光灯,没有伴奏,也没有观众……他们也能用歌声当武器,赢来自己人生中最璀璨的高光。
而我们作为观众,也由衷感受到《马戏之王》想要传达的信念——
“将快乐注入别人的生命,就是最高贵的艺术。”
所以院长会说,这不是一部普通的传记片,甚至,也不是一部单纯的歌舞片,导演迈克尔•格雷西试图以音乐为引线,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华丽大胆、情感充沛的虚幻世界。
在那里,人们可以尽情歌唱,尽情舞蹈,尽情去爱,尽情追梦……
影片中每首歌都能独立存在,同时又承担着转场和烘托情绪的作用,因此整体来看合力更强、更大。
在某种程度上,它赋予了电影新的生命,让整部影片更生动、隽永。
这要归功于词曲创作者本杰•帕斯克和贾斯廷•保罗——
去年,两人凭借《爱乐之城》斩获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深为观众熟知和喜爱。
事实上,在参与《爱乐之城》之前,帕斯克和保罗就已经作为配乐师入组《马戏之王》。
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创作。飞机上,舞台下,甚至睡梦中,都在想着写歌编曲。劳模精神连导演格雷西都连连称赞。
最终,两位音乐天才的努力成就了一场视听盛宴。观众们像是中了魔法,随着他们书写的旋律或激情雀跃,或感怀泪目……
其中,影片主题曲《This is Me》在拿下金球最佳原创歌曲奖后,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的提名,希望能够再下一城。
当然,优秀的创作还要靠演员们精彩的演绎去呈现。
不得不说,《马戏之王》里这群演员的歌舞技能点高到爆炸。尤其是男主休·杰克曼,以身作则,为电影注入了内涵和生命力。
在电影筹备期间,狼叔被查出“基底皮肤癌”复发,他不得不再次开刀做手术。
伤口缝合没多久,就赶上一次重要的彩排。
导演原本安排他当天对嘴就行,没想到,音乐一响起,狼叔自己忍不住了——
直接开口飙歌。
强大的鼻腔共鸣,震得鼻子上的伤口又裂开了……
拍摄过程中,狼叔也经常为一点小细节反复排演,甚至充当演职员中的领导者,把每个人都推向极限。
这种150%的努力,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鼓舞。
说起来,狼叔之所以这么拼,一方面是他认为巴纳姆这个角色非常诱人。
这位“马戏之王”磅礴的想象力、敢于冒险的精神,都让狼叔心生敬佩。
而另一方面,通过出演这部电影,狼叔也找回了做自己的勇气。
年少时他热爱舞蹈,但在当时,酷炫boys都不屑去上舞蹈课。
为了合群,他足足有八年时间没有跳过舞。
直到思维成熟后,他意识到,人一定要爱自己本来的样子,戴着面具生活只会徒增痛苦。
在表演过程中,狼叔渐渐走进巴纳姆的内心世界,他想向所有人传达一个信息:
你可以成为任何人,选择你想要的人生。不要让阶层、种族或背景,限制了你的梦。
也许这正是我们如此热爱电影的原因——
通过电影,我们触到了别人远在天涯的梦想与人生。
它们如同穿透雾霾的一缕阳光,温暖无数冰冻的初心,照亮我们平凡却独一无二的生命。
在某些时刻,你的才华可能没人欣赏,你的梦想可能没人理解,但,这又如何?
“反正怎样都会被笑…那就向他们收钱!”
故事走到最后,巴纳姆的马戏团也许会关门大吉,但是他的娱乐精神,他和团员们的才华却永远不会消失。
正如现实中你爬过一座座高山再回头看,会发现:
追梦路上的每一次咬牙坚持,每一滴伤心泪水,都烙印下生命最美的高光瞬间。
---福利分割线---
一言不合院长又要发福利啦——
在评论里告诉院长你对电影或者演员的期待,抽10个宝宝送《马戏之王》的电影票吼,快来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