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仍在喂母乳?

到现在,看到别的母亲解衣哺乳,我还忍不住驻足贪看,看那肥肥的小手抚摸着丰满的,看那婴儿满足恬适的小脸,看那母亲低头的温柔,啊,我为之驰,真想再来一次。


——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说起养育孩子,母乳喂养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上篇文章中提到,六六即将21个月,仍在母乳喂养。,但是在大家都高喊科学育儿的今天,在上海这座高度国际化的城市里,我至今仍在给六六喂母乳这件事,仍然会遭到很多白眼。今天,我就想来聊聊,我为什么至今还在母乳喂养。


1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宣传的一样,也和铺天盖地的育儿号宣传的一样,母乳是新生儿及婴儿最理想的的食物。

从营养角度来说:

母乳中含有数以千计的营养成分,其中还包含大部分活性物质,这是配方粉所无法比拟的。除此以外,从营养角度来说,母乳还有以下特异性。

第一。母乳的营养成分具有物种特异性,是专为人类婴儿定制的营养配比。

每一种哺乳动物的乳汁都为其后代提供生长和生存所必须的有力保证。一些物种的乳汁含有高含量的脂肪以便为自身机体储备一层厚厚的皮下脂肪层。而另一些物种的乳汁中则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来促进机体的迅速生长和成熟。还有一些物种的乳汁中含有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而这正是促使大脑快速发育所必须的糖类物质的来源。人类是生长和成熟速度最慢的物种,但却拥有最先进的大脑。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乳中蛋白质的含量较低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

以上也就很好的说明,为什么很多母乳喂养的孩子不如配方粉喂养的孩子胖(对配方粉过敏的除外,过敏是消耗性疾病,往往会造成生长发育迟缓),这是人类经过百万年的筛选和进化的结果,是我们不得不遵从的自然法则。如果单纯追求胖,那以后去开发海豹奶基质的配方粉是不是很有钱途?

Composition of milk of various mammals

不同种类哺乳动物的乳汁构成比例

Species

物种

%Protein

蛋白质

%Fat

脂肪

%Carbohydrate

碳水化合物

Human

人类

1.1

4.5

6.8

Cow

奶牛

3.6

3.5

4.7

Goat

山羊

3.1

3.5

4.6

Rat

老鼠

11.3

14.8

2.9

Seal

海豹

11.2

53.2

2.6

Pig

5.8

8.2

4.8

Elephant

大象

4.9

15

3.4

Donkey

1.7

1.2

6.9

Source: Milk Composition Table.
Walter L. Hurle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http://classes.aces.uiuc.edu/AnSci308/Milkcompsynth/milkcomp_table.html

上图是几种哺乳动物乳汁构成比例,只是我不明白,驴奶的碳水化合物比人奶还高,难道驴比我还聪明?这么说我是不服气的,以后不能再骂人foolish donkey,驴也会不服气的。

第二。母乳的营养物质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可以说是随时都在改变,真正的私人定制。

  • 夏季母乳中的水分会增多,满足婴儿在炎热天气增加的水分需求;

  • 母乳在傍晚或夜间时会产生一种可以帮助宝宝放松并有助于睡眠的成份;

  • 如果妈妈吃过大蒜或者有其他调料的食物,这些味道也会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相信有些妈妈会有吃了某些食物后宝宝不喜欢吃奶的经历;

  • 随着宝宝长大,母乳还会调整蛋白质、脂肪、碳水等营养的配比,以更适应不同阶段婴儿的成长需求,所以一岁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这句话,大概是对不太理解什么事营养吧?


营养≠胖,OK?


2母乳是天赐的保护伞


众所周知,母乳中含有大量抗体,可以给新生儿及婴儿期的宝宝提供保护作用。然而母乳如何保护宝宝,以及这保护力持续多久呢?坊间流传的,黄色的初乳不能吃要倒掉,母乳过了三个月、六个月OR一岁就没有保护作用了,你们真的不是来搞笑的嘛?

母乳对新生儿及婴儿的保护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帮助婴儿抵抗病院侵袭,并促进婴儿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发育成熟。
  • 母乳中主要包含的免疫球蛋白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IgA),这些SIgA抗体粘附在微生物上,阻止它们依附和感染肠道细胞,这是肠道粘膜上最主要的免疫物质,也是肠粘膜的第一道防线。

  • 同时分泌性IGA可以刺激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血清型IGA,对于婴儿自身免疫功能的完善也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这对婴儿免疫系统的促进作用会持续保护儿童,甚至到断奶以后 


母乳里的核心免疫蛋白──乳铁蛋白的作用更为宽广。
  •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乳汁中一种重要的非血红素铁结合糖蛋白,中性粒细胞颗粒中具有杀菌活性的单体糖蛋白。

  • 它能参与铁的转运,提高肠道对铁离子的生物利用率,高效促进铁吸收。

  • 破坏细菌细胞膜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并抑制病毒所引起的感染,如肠病毒中的轮状病毒、肠道病毒71型(重症手足口的主要致病病毒)等,维护肠道健康。同时它还兼具抗炎效果,能够帮助缓解由感染引起的疼痛、红肿和高热症状。

  • 乳铁蛋白还能促进婴幼儿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人奶中具有高含量乳铁蛋白,且与其他物种乳汁中的乳铁蛋白有显著区别,这点意义重大。


母乳为有菌喂养,正是母乳喂养过程中携带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建立了婴儿肠道内最初的菌群环境,有效减少婴儿期腹泻和其他肠道不适。
  • 人类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肠道,而肠道的免疫功能就是通过上面提及的肠道粘膜免疫和肠道菌群共同作用的。

  • 人类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数十万亿甚至更多,其中益生菌种类约几百种。肠道菌群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婴儿期和成人期都异常重要,良好的菌群环境可以有效减少腹泻、便秘和肠道病毒感染。

  • 新生儿的肠道中是没有细菌的,而他们肠道内的第一批有益菌的定植,就来源于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无论从数量、种类、质量上,这都是人工添加的益生菌所远不能比拟的。


母乳已知含有90多种低聚糖,以900多种化学结构存在,通过阻碍特定细菌粘附于肠道壁的方式防止感染。
  • 其中已知母乳中富含母乳低聚糖(HMO)可以有效抗病毒感染,其抗粘附作用可能是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通过模拟病毒受体的结构,阻断对靶细胞的粘附,防止感染,体外研究表明HMO可抵抗诺瓦克病毒、轮状病毒、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也就是说同样数量的病毒来袭,低聚糖(HMO)可以有效减少病毒在肠道内的粘附,从而减少病毒在体内留存数量,以便免疫系统通过其他手段将其消灭。以后预防流感不要只知道吃达菲了,多吃母乳就行了啊。

  • 目前基于牛奶的婴儿配方奶粉中无HMO,但部分厂商添加难以消化的碳水化合物(NDC)如:低聚半乳糖(GOS)、低聚果糖(FOS)、GOS/FOS混合物、果胶低聚物等;然而,NDC无法代替HMO的所有功能,现有的研究多关注于NDC的益生元特性,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NDC(不依赖于菌群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另外母乳中含有的人乳寡糖(HMOS)可调节后代的菌群及免疫系统,增强调节性功能T细胞的功能。减缓1型糖尿病(T1D)的发展,以及随后的胰腺炎加剧。

  • 低聚糖仅仅是人奶所含诸多成分中的一类物质,此外,还有一些被称为糖蛋白和糖脂的物质以阻断微生物附着于肠道细胞的方式进行抗感染保护。

  • 除上述内容以外,已知还有许多其他成分在建立免疫系统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如:α-乳清蛋白、溶菌酶、脂类、乳脂肪球、核苷酸、防御素、细胞因子、荷尔蒙、生长激素、抗分泌激素、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有益成分被发现,母乳对宝宝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正如科学家David Newburg所说:“我对母乳的看法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前我把母乳当作营养的最佳来源。如今看来,母乳确实是一把天赐的保护伞。”


3母乳的益处将持续终身


Q1:母乳对婴儿的保护力持续多久呢?

曾有研究证明,与人工喂养四个月大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四个月大婴儿的胸腺是其两倍大。这种差异在婴儿十个月大时依然明显。研究者们把胸腺的这种生长归因于母乳中的两种成分:IL-7(一种细胞因子)和瘦素(一种荷尔蒙)。

胸腺在儿童期持续发育,也就说是,只要母乳喂养持续,这种促进作用就是一直持续。文中提到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低乳糖等成分对婴儿的保护作用也是如此。那么断奶之后呢?

庆幸的是母乳喂养对免疫系统的贡献将终生受用。例如文中提到的肠道免疫功能的激活,肠道菌群的建立,胸腺的发育,都为孩子日后乃至成人期的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积极的影响。另外多项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对婴儿有着多项良好的远期影响,如降低成人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病几率,有助于建立婴儿的安全感从而促进其情感发育,有助于预防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极少数对母乳蛋白过敏者除外)。

Q2:婴儿什么时候免疫系统才能成熟不需要母乳的保护呢?

婴儿的免疫系统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开始成熟,在两岁时更加成熟,但是要到孩子六岁左右时免疫系统才能达到完全成熟。

我们可能都听老人说过,孩子在六个月到一岁半是最容易生病的。因为婴儿在胎儿期通过胎盘获得的免疫球蛋白G(IgG)在6个月左右是几乎消耗殆尽,而此时婴儿自身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G(IgG)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此阶段内,婴儿更需要母乳的保护作用,此时断奶是十分不明智的。

通常六个月到两岁之间这个阶段仍在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会发现,相对于断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患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类疾病的次数较少或程度较轻。上海去年的冬天,流感、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肆虐,儿科医院爆满,我身边也很多孩子中招,六六却非常幸运的没有遭到感染,其中原因,除了有效防护以外,母乳应该也是发挥了一定作用的。


4到底何时断奶合适?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鼓励六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之后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基础上(也有部分国家指南推荐四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在保障母婴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建议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及以上

上文中已经从营养和免疫方面叙述了母乳在不同时期对婴儿的益处,以及婴儿两岁内对母乳保护作用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情感发育及母亲身体健康方面的益处,想必大家也清楚WHO等组织的建议是,从各方面来讲都是十分正确也有参考价值的。

但建议并不是主张一定要喂养到两岁及以上,我身边也有少一天都不是两岁的偏执型妈妈,近年来母乳喂养的宣传成两极分化状态,部分人无动于衷还是不重视母乳喂养,部分人被母乳教洗脑完全神化母乳,少喂一天都是罪恶这样过于教条化的做法,也是有悖于科学育儿理念的。

上文中也提到一点,从老一辈经验及现代医学理念综合来看,婴儿一岁半左右到两岁之间,免疫系统发育达到基本成熟的状态,所以如果不能实现母乳喂养至两岁及以上,那么我个人认为,选择在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断奶,也是基本合理的。

有些妈妈因为奶量或母亲身体原因等,不足两岁便自然离乳或温和的引导离乳;有些宝贝因确实对母乳蛋白过敏,或因多种食物严重过敏,母亲饮食回避过于困难时不得不离乳;诸如此类都是可以理解并被尊重的。


5愿你无论如何,都能被尊重


最后我来和大家讲两件小事。

第一件事,六六大概六个月的时候,去上海某社区医院打疫苗,进了大厅就看到一个非常醒目的横幅,写着“母乳喂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二件事。前些天翻小时候照片,看到一张我十来岁在爸爸所在医院大院里滑滑板的照片,照片背景是医院住院部大楼,楼面上有着十分醒目的红色大字,写着“大力推广母乳喂养”。

两件事情前后相隔近二十年,一个是在二十年前的小县城医院,一个是在二十年后的上海社区医院。却是在做着同一件事情,推广母乳喂养。然而这二十年来,大家对母乳喂养的观念又有多少改变呢?

人类诞生几百万年,现有的自然法则都是经过远高于现代工业的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的进化发展而来。自然的智慧无可比拟,现代科技对人体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如何敢说我们研制的配方粉就足以替代甚至超越自然的产物?作为哺乳动物的我们,顺应自然的母乳喂养,怀敬畏自然之心去养育孩子,不应该是一件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去推广和倡导才去做的事情。

愿有一天,母乳喂养不再需要推广,而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希望我们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那天,不会以一个老者的姿态,去说出“母乳过了一岁就没营养了”这样的话。希望每一位用心养育孩子的母亲,都能得到尊重。




一只既有温度又有态度的六六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吧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