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一起科学育儿
周六去做了一个3个多小时的烤瓷牙冠手术,一开始挺害怕,后来慢慢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疼,于是就躺着全程看完了大家给我们迪士尼游记的留言(戳这里回看),将近4000条,我一条一条看完了,好几次眼眶湿润,弄的我的牙医吓一跳,反复确认是痛吗?麻药打足了啊。
本来只是打算发一个送迪士尼玩偶的有缘人名单,但是一条一条看完大家的留言后,想和你们聊聊天。
我把好多留言都截屏存在了我的手机里了,谢谢你们,在那天纽约零下20度的冬天,给了我很多力量和温暖。
“你其实是个自我暴露度很低的人”
这是一个关注我的朋友给我的留言,当时看完心头一热。的确,我是个比较慢热的人,如果没记错的话,公号最开始的一年半我几乎没发过一张自己的照片,更不要说小D的了。
对你们,我就像是在交新朋友一样,而我真的无法做到自来熟。真的是你们一次又一次的留言,伴随着每天都会来报道的头像ID越来越熟悉后,我才有了勇气开始和你们分享我们是谁,长什么样子。
“你原来也有如此放飞的一面”
写公号时,我基本上都是理智和克制的。和你们一样,我当年也是看了很多母婴公号文章开始的,我当年也是一个陷入自己负面情绪就无法自拔的新手母亲。当我走出来后,我发现,新手父母,特别是新手妈妈,都是不缺情绪,而缺理性。
于是,当我开始了自己这个公号后,我希望分享给大家的是带着理性的温度。我总是开玩笑说,自己是雌雄同体,我喜欢感性做人,但也喜欢理性做事。而育儿,恰好就是既要做人又要做事。
公号写了2年半了,要说没有迷茫的时刻那是假话,要说没有想停止的念头那也是假话。我一直说这个公号就像我的第二个孩子,养过孩子的你们应该都懂,投入感情越多就会伤的越深。因此我总是对你们说,“我也不知道这个公号会存在多久”,其实这句话更像是对我自己说的,因为我很怕真有那一天,我会很难过很难过,于是我总是在提前给自己打预防针。
特别幸运的是,每次能量很低,特别难过时,总是会收到一些留言,让我觉得,原来自己的这份坚持是有意义的,原来还是有很多很多人是懂我的。我想,这也是我一直说的,能量的传递是互相的,我给过你们,而你们也给过我。
留言很多,礼物很少,留言很长,我的感谢很短,但还是想对每一个给我留言的你们,两年半来陪伴我的你们,深深地说一声,谢谢~
以下这些朋友请加一下小助手的微信号:djxzs001,通过后记得发留言截图给小助手,并且一并告知她你们的邮寄方式哦。玩偶还在漂洋过海的路上,大家耐心等待哦。
嗯,开公号以来收到过不少批评或者甚至可以说是“骂”,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我的分享让大家焦虑了。一开始我很迷茫,因为我分享的都是知识,而对我来说,知识才是治愈焦虑的,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我还是无解,但是我已经开始收到更多更多的人给我留言,因为我的分享,因为你们的坚持,于是有了变化。我想有这一点就够了,影响我可以影响的人,我也会坚持下去的。
今年下半年公号文章里开始有了录音,起因就是一位奶奶和我说,想学习我的文章,但是眼睛不好使。其实我发音吐字很不标准,最开始每天都会收到留言告诉我,实在听不下去,有的直接告诉我要取关了。每次看到总会难过一小会,但也只是一小会,因为我一直记得我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这位是多多妈妈,我从你同事那里得知了多多的情况,但也知道了你和多多都特别坚强勇敢和乐观。我今天告诉小D,有个叫多多的妹妹在住院。小D说,有了玩偶陪伴就不害怕了,希望你们可以收到我们的鼓励和祝福,要加油,期待你给我分享好消息。
我一直觉得全职爸爸是一个男人最大的自信和底气,本来家庭就是互相合作,只是分工不同。我好期待你到时候的分享,一个全职爸爸的心路历程。
我对你真的很熟悉,就像你留言的那样,我们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小故事联系着。记得第一次你给我留言叫我“李菊福”,好奇心宝宝的我还特地询问是什么意思,很快收到了你的回复“有理,有据,服气”,我当时就乐开了花,拿着这个梗和老公说,和闺蜜说,他们是无法理解这有什么值得那么开心,但他们却理解了我为什么愿意每天花那么多个人时间在这个公号上。
一直到现在,我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在线上回答问题。当时一天只有十几个问题,如今一天有几千个问题,真的无法一一回答了。于是,我整理了目录,做了搜索功能,分享很多思维模式的转变。我想授人以渔,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大家都不需要公号了,可以自己找到方法或者找到解决方法的途径。
你认识我的时候,我的公号才开了三个月,当时小D刚刚从一个吃饭超级困难户变成一个小吃货,我是一肚子的喝奶和喂养的心得,每天都是写长长的啰嗦的文章,哈哈。直到现在我的文章还是“又臭又长”,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育儿就是体现在细节,理论大家差不多都知道,但就是那一点点的“啰嗦”也许就是成就最后结果的关键。
自从小D住院护士和我说,孩子可以通过乳汁体会到妈妈的情绪,我很长一段时间就再也没哭过了。但是有了这个公号后,我经常因为你们的故事而流泪。
不得不说,女儿早产对我来说是有创伤后遗症的。正是你们愿意面对愿意分享,让我也有了直面的勇气,每一次大哭后,我就觉得自己更能继续下去了,也能越来越云淡风轻地说起我们的故事,特别是如果我们的故事恰巧还能给你们一点点力量的话,我会很开心。
印象中你不经常给我留言的,但我也一直会收到很多像你这样默默关注不曾留言,突然有一天来和我分享你们的故事并且和我道谢的。我总觉得,不该谢我,应该谢你们自己。
我们都叫不醒装睡的人,这些力量你本身就有,只不过缘分让我的文章在某个恰好的时间段让你遇上了而已。一起加油哦,我真的相信把每个生活的历练当成一份经历,不管是笑还是泪,都可以滋养我们,成就我们。
哈哈,又是一个奶爸,而且你还是经常给我留言的奶爸,但好像第一次如此感性。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有奶爸给我留言,我隔着屏幕特别惊讶,打下,“你是奶爸?!竟然关注我!”
但后来发现关注我的奶爸真的很多很多,这一点总是让我很开心,我总是愿意相信每个爸爸都是想参与育儿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爸爸都能找到适合他们的途径来学习。所以我们要多帮助,少抱怨。
因为涉及到隐私,我把你的头像和ID隐去了,就是想和你说,养好身体宝宝一定会回来的。也想你替我和你的女儿说一声,纽约有个小D姐姐,她有一个迪士尼的玩偶,这是她的“妹妹”,她现在每天睡前会和她说很多很多话。现在小D姐姐把另外一个迪士尼玩偶送给你,希望它也能成为你的“弟弟或者妹妹”陪伴你。
我们是见过面的,记得你当时要来见我,我还很“恐慌”,一个劲地问小助手,“你说要不要劝劝她啊,订了车票和酒店,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来见我不值得吧”。见面后也一直不敢问你,今天看你写出来了,我就安心了,好开心。
我们不需要改变队友,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来影响对方。我当年培养队友的方法之一和你一摸一样,把育儿重点用队友听得懂的方式说给他听,去找到合适说的时间点。这个过程中,我的思考总结能力提高了不少,我公号产量高的军功章里一定队友的一份。要坚持下去哦!
哈哈,我真的不想做全能妈妈呢,但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问自己,哪些事是会让我开心,让我感觉好的?我时刻在了解自己,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安放好自己。只要是我喜欢的事情,我就一定会行动,尽管收效甚微,我还是会坚持。只要不是我喜欢的事情,即使周围人都在做,我也觉得和我无关:)
谢谢你对系列课程的评价啊,说实话这次开课我的压力好大,虽然道理都懂“众口难调”,但我总是特别珍惜大家的反馈,也总在摸索到底怎么说可以让大家更适应。好在目前收到的好评很多很多,你们又一次给了我力量让我跨出了这第一步。
对,一切都在不言中,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前几天又带小D去NICU进行随访,主任大夫检查完说,小D,你很有眼光诶,选择了你的爸爸和妈妈。我也想对你说,你们的孩子很有眼光诶,选择了你们做父母!
《我们这一年》估计很多人都看过这篇文章,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公开这段故事的。让我们决定这么做的原因是,当时小D终于会爬了,我哭着拥抱着就像我们家人的运动康复师,和她说,你就像上天派来的天使,我们该如何谢谢你。
康复师说,下次如果遇到你们可以帮助的人,记得去帮助他们。这是触动我开这个公号最初的原因,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谢谢你们,一直让我有这样坚持的理由。
请允许我有一点点私心选了这条留言,因为对于写作这件事我一直是“自卑”的。很经常的,我转载一篇文章就会收到留言,“读到一半就觉得不会是大J写的,文笔太好了”,哈哈。
过去一年也一直在和自己慢慢和解,文笔的确挺难提高了,但是我会继续磨练自己反思总结能力,毕竟写作是思维的表达,不仅仅是文笔(感觉在找借口),但真心的,你的这条留言又给了我很多鼓励。
真的别谢我啊,要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坚持实践。我是特别愿意分享的人,只要觉得是好的知识我就愿意分享。但特别有意思的是,经常会有宝妈给我留言说,特别喜欢我的公号却不愿意分享,就怕其他人也学去了。
我特别能理解,但我始终觉得,免费资源那么多,愿意行动改变的人却很少,任何学习都是“修行在个人”的。而最关键的是,为人父母心,我还是希望让好的教育资源给到更多更多的家庭。虽然我的力量很小,但我愿意努力。
育儿就是给予孩子很多很多爱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让自己充满爱,我们才能持续输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一直是个“自私”的妈妈,任何事情之前我都会先照顾好自己。“妈妈是容器,容器好了我们才能承托住孩子”。
我花了一年多想明白了这件事,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开始转型做了“美容/健身/读书博主”,我开始和大家分享一些和育儿无关却又是很重要的事情。18年我还会继续的哦^_^
我不是科班出身,没小D之前的人生经历和医学、教育都无关。记得我的第一本书《和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出版后,收到了很多国内儿科医生和护士的留言,说他们科室每人一本。又记得我的第二本书《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出版后,收到很多早教机构上班的朋友留言,说单位买来作为内部培训资料之一。
就像看到这条留言一样,每次心情总是很复杂的,既开心也惶恐。我始终觉得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所以我还是特别希望,大家可以批判性地看我的分享。但我会继续学习,继续在女儿身上实践,继续和大家分享,不断地修正调整,一起提高。
去年年中一度被打击到能量很低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宝妈,我和她说,我发现我自己的能力太弱小了,我也许真的无法影响很多人。当时她和我说了这样一句话,Be the change we can(我也不知道中文怎么翻译,后来队友说就引用这句话吧,“我们也许可以改变潮水的方向”)。
后来开千聊系列课前我写到,让自己变好是一种能力,让一群人变好是一种力量。你我其实都在做这样的事情,一起加油。另外很开心你对我课程的认可,真的,我是个责任心很重的人,所以总是怕自己说的不够清楚说的不够好,谢谢你。
有时想想,公号的体验和人生也是一模一样的吧,有开心一定也有难过,而正因为有难过才会愈发珍惜这些开心。谢谢你们成为我今天微笑的理由。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我和小D的故事-我们这一年
2016榜单|阅读量最高、转发最多的育儿指南Top 12
2016榜单|这12篇育儿科普,价值12万,你错过了吗?
年度榜单|2015最前沿科学育儿知识Top 10
年度榜单|2015妈妈们收藏转发最多的育儿知识Top 10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2015年新手父母的自我成长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
我已经写了800多篇原创文章了,想看更多历史文章,欢迎点击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