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速途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早教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早教市场正逐步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市场规模于2017年已达1989亿元,预计2018年将突破3000亿元大关。
人们的需求推动早教市场的崛起,早教市场的崛起也刺激着这部分消费群体。但是部分机构营销的标语,部分断章取义的人都在这个领域搅混水,这两大阵营分别抓住“0—3岁关键期”和“早教班毒害幼儿”这两面大旗进行呐喊,这使得大多数原本就没有经验的家长更为困惑,早教究竟是天使,还是天使中的恶魔?对孩子是百利而无一害,还是百害而无一利?
早教助力孩子的发展
据相关研究表明,孩子出生时智力已达成成人的25%,孩子在六个月的时候智力相当于成人的50%,当孩子到三岁的时候,其智力水平相当于成人的80%。
适合孩子且科学的早教,对孩子的智力、体型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定型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早教可以强制性地让父母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弥补因为工作原因带来的陪伴不足这一缺憾,高质量的陪伴也可以填补爷爷奶奶抚养孩子所造成的情感缺失。此外,父母全身心的和孩子互动,可以更了解孩子的兴奋点、兴趣点以及独特的个性等,这可以帮助父母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法。再者就是早教可以给孩子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交平台,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都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看起来,早教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但是这个前提是孩子接受的教育是科学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国内在教育这一块的缺失还很大,如果参加的课程不适宜、不科学,带来也有可能是恶魔常伴身侧的影响。
天使也有魔鬼的一面
根据速途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早教市场研究报告》可知,国内的早教机构良莠不齐,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学不独立、管理不到位、教学体系不完整甚至是师资力量不够等弊病。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早教机构对孩子进行灌输式教育,原本早教是为了开发智力,辅以知识传授,却被搞得本末倒置。
过度紧张的早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互动,阻碍其它技能的发展,强迫孩子接受学习只是会对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对学习缺乏热情,甚至是产生厌学情感,这就像是在变相摧毁孩子的兴趣。
很多人在纠结如何证明早教很重要,但是知识总是比证明更重要,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家长,都需要回归到教育本身,不能偏离轨道,这才是双赢的前提。
回归初心,需要端正心态
对于父母来说,若是家庭经济宽松,可以轻松支撑孩子的早教费用,试试也未尝不可,若是感觉没办法支撑这一笔费用,也无需感到恐慌或者焦虑,无需过度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早教最根本的目的是和孩子互动和对话,平常多抽出时间和孩子亲密接触,高质量的陪伴在也能够起到效果的,错过早教不等于失去孩子的未来。
带孩子参加早教培训,不要盲目追求品牌效应,要注重课程品质、体系、老师质量以及环境所带来的综合效果,不要对其效果抱有过高的期待,也不要有把孩子全权交给早教机构的想法,毕竟早教的目的是开发智力,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只是起着一个启发的作用。
对于早教机构来说,要本着对孩子负责,对整个早教市场负责的态度,回归“教育”本身,尽可能地完善自身的设施,验证所设课程是否科学,开发相对适合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品牌、师资、产品内容等关键点上下足功夫。不要只在营销上巧舌如簧,毕竟在市场上立足的关键是得到用户的心。
拓展阅读:
误把“早教”当“启蒙教育”,五岁孩子被亲妈害苦了
轩轩妈妈和爸爸早些年一直打拼事业,就没有想着要孩子。等轩轩妈妈35岁、事业成功、收入颇丰的时候,轩轩妈妈和爸爸开始准备要孩子了,却发现怎么也要不上。
为了要孩子,轩轩妈妈可没有少吃苦。好在,历经苦难、费尽周折,终于在40岁的时候生下了轩轩。
轩轩得来不容易,轩轩妈妈自然非常宠爱,打算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孩子培养成才。在轩轩几个月大的时候,轩轩妈妈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带着轩轩参加各种早教班。
就这样,轩轩妈妈带着轩轩游走在各个早教中心,轩轩表现很好,学了很多东西。两岁就会背差不多五十首唐诗,会认识20以内的数字,会数数到100了,还认识不少的汉字……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轩轩的知识储备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轩轩妈妈每每谈起这些成就,就非常开心,觉得自己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可是,幼儿园的老师却说,轩轩问题很多,尤其在上了大班之后,这些问题更是暴露无遗。
首先,人际交往能力很差。轩轩不会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有时候还会对小朋友动手。老师说,这是他想和其他小朋友玩的表现方式,只是这样做很容易让其他小朋友误认为他是在打人。
其次,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大班的轩轩,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衣服,不会自己倒水喝,不会上厕所……所有一个5岁孩子应该做的事情,他都不会。再加上轩轩妈妈觉得,不会做这些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所以幼儿园的老师也不敢多教孩子。因为这个问题,轩轩换了好几个幼儿园了。
第三,管理情绪的能力很差。轩轩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遇到不开心的时候除了生气扔东西以外,找不到任何正确的发泄方法。在家的时候,有妈妈哄着,在小班的时候有老师哄着,但到了大班,还是这样,让很多同学和老师都觉得厌烦。
第四,运动能力发展不健全。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但基本的跑跳走平衡等还是应该具备的,但轩轩运动能力很弱,经常走路摔倒。这跟轩轩妈妈从小带轩轩听课,很少带出去玩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轩轩妈妈走入了一个误区,觉得早教就是启蒙教育,觉得孩子掌握知识,比具备一些基本能力要好。但实际上,对于六岁以下的孩子,知识教育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具备一些情商,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具备管理情绪的能力,具备自理能力。
阿德勒曾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中曾说,很多的早教机构,为了迎合父母的需求,拼命地交给孩子一些知识,以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却完全忽略了孩子在六岁之前,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所谓的知识,不是一二三等数字,也不是加减乘除,更不是识字。
对于六岁之前的孩子,他们更需要的是培养安全感,培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自我意识的能力,保护好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在各个敏感期的能力,这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我曾记得一位高学历的爸爸,将孩子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发现小学六年,孩子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真的不多。为着这些不多的知识,却让孩子放弃所有兴趣和爱好,放弃童年一去不返的无忧无虑,放弃孩子本真的快乐,真的是不值得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他本该快乐的年纪,采用的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方法,所学的东西还是他所感兴趣,他在这个过程中归纳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方法,那他就算是成功的孩子。
提供育儿经验,早教知识,英语学习,右脑开发等-----让您早知道、这样教~
新浪微博@早知道这样教
* 欢迎关注 《早知道这样教》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