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中的“红黄蓝”:幼师资质含糊,直营+加盟高风险

11月23日,美股上市公司红黄蓝幼儿园被爆出虐童事件。据《新京报》报道,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老师扎针、喂不明药片。8月30日,红黄蓝向美国证监会递交IPO申请文件,并计划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盘后公布截止2017年9月30日财务报告。


深网查阅红黄蓝赴美上市招股书发现,学费主导制下的扩张需求、“教师把关”的机制疏漏与直营加盟混同经营的管理风险,种种资本为先的 “隐疾”汇成了惨剧背后的沉重注脚。

❂ 学费为主要收入 扩招致师资吃紧

红黄蓝在招股书中表示,收入的增长很大部分依赖于学费,后者主要由学生注册数量决定,特别是直营结构的注册数量,影响学生注册规模的因素包括扩大分支机构区域范围及数量,以及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可以保持高的教育水平。学生注册规模不仅影响学费收入,还影响加盟商的再投资意愿。


2014年至2017年6月底,红黄蓝直营幼儿园的学生注册数量从10595人增加到20463人,对应的教师数量从1631人增加到2942人。以此计算学生/教师的比例达从6.5:1到7:1。教师“吃紧”的趋势明显。而这尚不包括加盟幼儿园的情况。


从收入情况来看,学生注册规模的强势发展“成就”了红黄蓝喜人的业绩表现。2017年上半年,红黄蓝的学费收入(直营+加盟)为4805.4万美元,较2016年同期增涨了31.7%。从全年收入来看,2016年全年的学费收入为7826.8万美元,是2015年的125.22%。


得益于此,今年前6个月红黄蓝的净收入为643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520万美元。对应红黄蓝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94.8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7%。

❂ 自制上岗标准 教师资质模糊

在业绩向好的同时,隐忧也浮出水面。在红黄蓝披露的未来业务风险和不确定性中,第三项就是招聘、培训和留住合格幼师和骨干幼师的风险,加强教师的素质也被写入红黄蓝未来的经营策略。


申请书中,红黄蓝称将帮助加盟机构招聘,培训拥有必要资格证书,符合法律要求的合格幼师,但表示所需的教师目前十分紧缺,很可能存在招聘不到合格人选的可能。


从幼师情况介绍来看,截止2017年6月底,红黄蓝直营幼儿园共有2942名老师,在正式加入前,几乎所有人都从相关机构进行了培训,包括艺术,算数以及外语等内容。这其中的一部分人在红黄蓝出资的机构完成了“RYB co-sponsored programs”。


对于幼师的筛选,红黄蓝在招股书中明确写道,无论是直营还是加盟单位,幼师上岗之前都要通过红黄蓝为其三周的严格培训和资格鉴定过程,被认定合格后才可以进行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红黄蓝的考核标准皆为企业自定,至于是否每位教师(无论直营与加盟)都拥护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幼儿园教师资格),红黄蓝并未在申请书中言明,而只是以“符合法律要求”概括。

❂ 直营+加盟经营方式 品控风险突出

截至2017年6月底,红黄蓝幼儿园共有80家直营幼儿园以及175家加盟幼儿园,涵盖了全国130个城市,直营幼儿园:加盟幼儿园的比例为1:2.2。2014年,红黄蓝的直营与加盟幼儿园数量还基本持平,为50:66。进入2015年,加盟幼儿园的数量陡增,直营加盟的数量比突增到62:111,加盟店强势增长的态势延续至今。


从申请书的公开数据来看,红黄蓝对于加盟收入“讳莫如深”,仅仅公布了直营幼儿园的教师、学生人数,并未公布加盟幼儿园的情况。红黄蓝披露2017年上半年的学费收入为4805.4万美元,较2016年同期增涨了31.7%,但并未给出来自加盟费和直营方的具体收入。


事实上,红黄蓝已经将“处理加盟制商业模式危机”列为未来的经营挑战。红黄蓝在招股书中写到“加盟制幼儿园由加盟商单独招聘,红黄蓝会进行培训与指导”,而面对“买卖关系”,培训指导的客观性难以保证。

❂ 幼儿园产业资本化

幼教产业的资本化有其政策背景。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和新民促法的实施,幼教行业迎来政策和人口红利。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幼教市场规模将达3480亿元,未来五年增速约为20%。由于新三板对于教育类资产的挂牌并无限制,两年时间形成了巨大幼教产业集群,从事相关幼教业务的公司达到数十家。


如果说A股的并购和新三板只是幼教资产证券化的1.0时代,那么今年9月红黄蓝在纽交所上市就标志行业进入了2.0时代——幼儿园资产是能够独立上市的。


过去,幼教产业是非盈利性质,不能在A股独立IPO,这也是红黄蓝到纽交所上市的主因。红黄蓝旗下所有直营幼儿园的组织类型全部是“民营非企业单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盈余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只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分配给股东。


2017年1月1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正式通过,营利性幼儿园在中国首获官方认可,除可以进行IPO上市,其主管部门变更为在工商部门登记。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举办者可以取得办学收益,办学结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同时,扩大办学资金来源,利用幼儿园现金流发行ABS等创新金融工具将更加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幼儿园发展呈现出民办化、资本化和高端化的发展趋势。


这一背景下,频繁发生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并非偶然,、管理不能跟上有关。


资本化潮流中资本扩张失速,加盟园过多良莠不齐,部分幼儿园过于追求业绩,使得师资和教育内容无法得到保证。数据显示,红黄蓝已有直营园80家,加盟园175家,亲子园853家(直营+加盟)。红黄蓝毛利率远低同行,资产负债率高达93.63%。红黄蓝近几年的增长与其将商业模式从直营向加盟转变有很大的关系,公司坦承,产品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源于向加盟商销售商品以及向加盟园的在读学生销售商品,而产品收入增长迅速的一大原因就是加盟园规模的直线上升。而相比直营,加盟模式的管理力度较弱。


业内人士分析,幼儿园属于重资产业务,拥有100家以上直营幼儿园的幼教集团屈指可数,必须借助简单粗暴资本的力量并购整合;幼教项目毛利率不到20%,为保障上市公司的净利率,在师资、内容等方面的投入比重将难以保证。

❂ 从合规角度来解读

在三色幼儿园虐童事件中,社会、企业、家长、幼教老师没有一个是赢家,全输了。从合规管理看这件事,如果红黄蓝有合规官,也许就不会发生虐童事件,至少发生的概率会小很多。有合规官的企业,就会对全体员工进行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也会对合规风险持续跟踪和管理。要知道,三色幼儿园在2005年就发生过类似的虐童案例,这是该企业自身发生的活生生的不合规案例,要是该公司有合规管理制度,企业虐童不合规风险一定会被合规官作为企业内部合规培训的案例,并对全体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当然也会作为重要的合规风险进行重点监控,从而有可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您关注的,我们专注的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文章部分文字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