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月|警钟长鸣,安全知识知多少(二)


安全知识知多少(二)


防止溺水


1

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人士,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2


预防溺水的措施:


1、不能去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

2、不会游泳者,不能去水较深的区域,谨防溺水事件发生。

3、在游泳前要做好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在水里时抽筋。


食品安全


1、购买食物时,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2、打开食品包装,检查食品是否具有它应有的感官性状。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若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渍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或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4、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心理安全


大学生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 


一个人对事物及问题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事物的认识和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有失全面性和客观性。如果不注意完善,提高自我,就会陷入情绪化、不理智,对未来失去信心,长此以往,还可能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要定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一)调整认识角度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森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称为“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认为,情绪困扰并不一定是由诱发性事件直接引起的,常常是由经历者对事件的非理性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如果改变了非理性观念,调整了对诱发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领悟其中的理性,情绪困扰就会消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情绪困扰都是这样,如果从非理性的角度去认识某一事物或问题,会使人恨恨不已;如果换个角度去认识,理性一些去认识,就会使人豁然开朗。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或者说“换个角度天地宽”。


(二)学会难得糊涂

对一些无关大局的非原则性的外部刺激,在认识上要模糊一些,在心理感受上要谈漠一些,当别人在背后说自己几句话时,或因一些小事与人发生口角时,或偶遇失意时,不妨有意识地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坦然处之,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涂。这种超然处世的态度,显示出一个人的态度、自信和修养,需要有意识地经常加以培养。


(三)合理进行宣泄

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该加以合理宣泄,这样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和压抑,恢复正常的情绪情感状态。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内心苦闷难受时,畅快地哭一场,或者找人诉说一通,都是缓解情绪压抑的好办法国外一些城市、大学内,设立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机构,如“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自己信任的老师、同学、恋人,特别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作为倾吐的对象,这些人可以成为我们缓解消极情绪压力的“精神港湾”。

(四)通过活动转换

当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能够在头脑中建立起另外的“兴奋灶”,可以使原先的“兴奋杜”冲淡或抵消。这就是利用环境的调节和活动的转移来排扰解悉的又一方法。例如,苦闷烦恼时,出去散步或听听音乐,会使人心情舒畅一些;当怒不可遏时,可强迫自己做一些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从而稳定情绪;失恋中的青年,可以把学习或工作的日程排得满一些,紧凑一些,使看书沉浸于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


(五)巧用幽默缓解

幽默感是消除不良情绪很有用的工具。当我们遇到某些无关大局的不良的外界刺激时,如别人的讪笑、挖苦等,要避免陷入激怒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超然洒脱一些。一个得体的幽默,一句适宜的俏皮话,常常可以使已经紧张的局面轻松起来,使一个窘迫难堪的场景消逝。幽默,是智慧的表现,是成熟的表现。乐观地对待生活,不为任何挫折、失败和痛苦所打败。



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安全的人生,才能工作、学习,使生活充满阳光。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主管:统计学院分团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宋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