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3天就闪辞,职场孕事姑娘们怎么办?


有人说:“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个道歉”,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欠职场妈妈一句体谅呢?

——彬彬说

来    源:Rose Lady(ID:roselady1215)

作    者:Rosy


最近有一则社会新闻:《女员工入职3天宣布怀孕,产假结束后辞职》


故事的经过并不复杂:主人公孙小姐在招聘面试时,信誓旦旦表示自己刚从外地来宁波发展,短期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


但仅仅入职3天,就被现实啪啪打脸了,她明确告诉主管:自己怀孕了,要保胎要多休息,之后也经常请假不来上班。而公司照样给她发工资缴社保,甚至还派人去探望。没想到,产假一结束,孙小姐就递交了辞职书。



坦白说,「怀孕生子」始终是女性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迈过去了,江山依旧多娇;迈不过去估计以后都很难再有突破的机会,心思也会转到洗手做羹汤,满嘴妈妈经上。


作为一枚随时准备“就义”的大龄女青年,平常难免被HR和亲朋好友追问,所以,对这一话题,我并不陌生。


但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还是忍不住头皮发麻,脑袋一炸。不妨借事来说说,我对“职场怀孕”这件事怎么看吧。


我最害怕的一件事,

是有一天当妈


不吹不黑,我其实是个蛮传统的人,相夫教子这些人生Routine早在规划之中,但是对于生娃这件事,若不是性别所迫,对天发誓,真的半点兴趣也没有。


一个很丧的事实是:在中国,当妈妈不易,当职场妈妈更是难上加难!


孩子不是物品,生下来就可以丢到一边不管了。一个有责任心的妈妈,既要忍受十月怀胎的辛苦和深至骨髓的分娩之痛,还要承担日后绵绵不绝的哺乳、教育、陪伴和照顾,以及不免牵涉其中的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投入和付出。而后者意味着不得不交出人生的部分掌控权,最是让人心力交瘁、崩溃绝望。



我身边有好几位刚生完孩子回到职场的妈咪,每天都是大包小包的背着挤奶器挤地铁、坐公交,一边为工作的事情焦虑,一边为孩子的口粮发愁。顶着双重身份,她们的苦和无奈我统统看在眼里。


有些思想落伍的人还天真的保持着这么一种观点,认为过去家里那么穷,教育方式那么糙,孩子都能长大成人,现在不也一样吗?


可是,仔细想想,时代早已巨变,过去大家都一样穷、一样一无所知,而现在,明眼人都能看到:谁掌握了越多资源、谁技能点满满,谁就更有权利主宰命运,所以,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你不想让你的孩子未来的一生只是辛苦的赚个温饱,一定会想办法拼了命为他创造最好的环境。


但是,养个孩子,何其之难?


有统计显示,一二线城市平均每个家庭一年要花10万元在一个孩子身上,且,这还只是中等偏下水平。一些夸张的家长甚至哭诉过:月薪3万还是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孩子真的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而一旦要了,公主秒变老妈子,家庭重担也迎面扑来,没有退路,只能奋力一搏。不然,你看看,那些想在职场高歌的女性,哪个不是一边抹干了眼泪,一边打了鸡血似的在战斗呢?


只是,凡夫俗子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职场妈妈既需要工作为孩子攒奶粉钱,又需要抽出足够多的时间高质量的陪伴,难免会一根蜡烛两头烧,应接不暇。


咪蒙说:“职场妈妈都欠孩子一个道歉”,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欠职场妈妈一句体谅呢?


但并不是“你弱你有理”


而好的消息是,随着社会的宽容度的不断提高,职场妈妈的不易,越来越多的企业、很多人是持理解态度的。


我所在的公司,如果有员工怀孕,老板会自动减少她的工作量,同事们也会格外照顾她,尽可能的帮助她早一点完成工作,多一点时间休息。


另外,,似乎也有种天然的同情。但凡对弱者呵斥指责,、戳穿脊梁骨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耳听也并不一定为真,,被“弱者”的刻板印象所蛊惑,大都是因为思维模式过于简单,不能认识真貌或全局所致。


常见的思维模式莫过于「线性思维」,即把认识停留在对事物质的抽象而不是本质的抽象,直接、不费脑。


实际上,对待一些现象,更适合动用社会学家杜威的「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即大胆质疑、谨慎断言,寻求论证后再做判断。


比如,在对待弱者这件事上,,但有些剧情会反转的令你心惊。


拿我朋友小Z的故事来说吧。


他所在的公司向来是男多女少,某一年,Z所在的部门心血来潮,试着招聘了一个女生,能力一般,胜在有性别优势,一开始大家都还挺谦让照顾着她。


但是女生呢,没过多久就怀孕了,三不五时请假养胎,无故旷工,基本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还习惯性的薅公司羊毛,报销交通费、餐费啥的一样不落,同事们都怨声载道,公司也没办法因为姑娘怀孕而辞退她,所以就一直养着,养到实在扛不住,给了一大笔遣散费,姑娘才心满意足的抬腿走人。


奇葩的是,这姑娘在办离职手续时,还一脸真诚的咨询HR,我觉得咱们公司挺好的,能不能让我做全职妈妈带小孩带上一年多,再招我进来呢?


呵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还敢吗?反正Z朋友的部门自此结构调整了好几轮,领导也换了几任,唯一没变的是:连续几年都没敢要女生。


于情来说,对稍为弱势的群体的爱护本是好意,但是这份好意如果成为部分人拿来恃宠而骄、贪婪索取私利的工具和资本,就变了味儿。就像那些在公交车上倚老卖老、逼年轻人让座的老人们,何曾招人半分喜欢?


“你弱并不意味着有理”。


企业是逐利的,

违背契约自有市场规律去惩罚


回到孙小姐这个事件上,我觉得道德上可以争议,从法律上倒看不出她有任何过失,毕竟保护孕期女员工是国家法定的价值取向,利用国家的政策庇护,给自己和家庭谋取私利,符合人性。


但是细究起来,这件事的性质其实是很恶劣的。一方面,对个人来说,既然得逞了这一次,迟早有下一次,侥幸心理被放大,以后就会养成更多走捷径、揩油的习惯。


另一方面,因为个体的不自觉、不讲道德,也会对一个行业的可信度造成极大的破坏。想想医疗界害命的莆田系,金融界跑路的p2p,之所以被诟病,就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前人挖坑,自然无后人再肯买单…



另外,回归到经济学常识:Business is business,所有不以赚钱为目标的公司都在耍流氓。你以为你利用怀孕为由、想办法榨取公司的价值是步“高招”,殊不知,公司对于这一切,也不会像受气的小媳妇,嘤嘤地哭着被动全盘接受。


不敢触碰国家的法律,又不愿支取同样的用人成本却换不来同等的效率,那么,为了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一个猛烈的回复动作,就是减少招聘女性员工的机会,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我不招你,不给你作妖的机会总行了吧?


或者我虽然招女员工,但招聘门槛拔高,签约时把一些原本可以人性化处理的事情转化成明文规定、硬性条款加进去,接受则 in,不接受则OUT。这你也没辙吧?


最后破坏的是本就狭窄恶劣的女性就业环境,伤害的倒是我们这群勤勤恳恳、如履薄冰,希望做出一片业绩的真正优秀的职场女性。


成年人的世界应追求双赢


几年前,我看过一部日本电视剧,剧情早已模糊,但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女高管对新入职的菜鸟传授职场生存之道时说:要不把女性的身份当做铠甲,利用它发挥到极致,要么就忘了自己是个女人。



这么说未免有些极端,性别和工作,一定要像古罗马时代的主人和奴隶,被架到角斗场里做成对立模样、分个高低吗?


其实,成年人的社会问题是能找到成熟的方法和规则去解决,达到双赢的。


拿怀孕这件事来说,劳方别那么矫情,划胖卖惨,该做的工作尽量去做,做不了的就灵活处理,比如在家办公、做好交接,少给老板和同事带来太多麻烦,孕期也让配偶和亲人承担一些,低调感恩(PS:我有很多同事都是坚持上班到孕期最后一天的);


资方别那么锱铢必较,上纲上线,多一些人性化措施,双方是可以达成某种平衡的。毕竟真撕逼到见报或是上法庭的那一步,谁都不痛快。


更深一步来说,对于有志于兼顾事业和家庭平衡的职场姑娘们,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是:尽量选择,或努力进入一个企业文化和自身价值观比较match的公司。


我见过许多制度成熟的国企/大企业,本身对女性怀孕这件事是有足够的预设,怀孕不会对公司的运转产生多大影响,相反这段时间恰好是公司体现文化和福利,凝聚人心的好时机。


我也见过一些小企业,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养闲人,女员工怀孕后就让她们转岗去跑市场,还美其名曰:多运动,利于顺产。


所以,为了避免矛盾,一开始双方都该亮明底线,自由选择,公平交易。省了后面的拉拉扯扯。


至于企业呢?我觉得一个合理的疏解办法是:旗帜鲜明的倡导男女平等,不给于男性特权,也不让女性优待,大家都能在以职场人专业的姿势,专业的态度,互相协作完成任务。


和谐社会,啊哈,想想都觉得美呢。



◇作者:Rosy,坐标北京,Top3高校硕士毕业,500强企业在职,爱聊职场故事,更愿探究美丽人生。公众号:Rose Lady(ID:roselady1215)


「怀孕生子」真是女性职业发展的分水岭,我见过很多女孩,迈过去了需要赚更多的钱,工作辛苦还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迈不过去当一个全职妈妈,又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了。


今天给大家提供第三种选择:你可以参加彬彬有理的心理顾问就业班,成为一位自由职业的心理咨询师,既不耽误你正常的工作,又能让你多一份收入。


为什么你需要学习心理咨询?

 

中国每年有1.9亿人次需要接受咨询,3000万17岁以上的儿童和有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200万人未遂,25万人死于。


与此同时,中国每百万人中只有2.4个心理咨询师。咨询师的缺口极大,培养过程又极其缓慢。你的身边,一定就存在着需要咨询需要帮助的人,你也一定遇到过亲人朋友同学,情绪崩溃甚至抑郁成病的情况。

 

为什么心理咨询非常适合女生学习?


1. 心理咨询的基本功是敏锐的情绪体察能力,女生天然具备这个优势


2. 心理咨询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自愈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相比我们学了十几年的数理化来说,这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职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还会让自己的情感和家庭关系越来越好。


3.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绝大部分都不是坐班制,这是一个天然的自由职业的行业,这对于必然会面临结婚生子家庭事业玩平衡的女生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机会。

 

为什么你要在彬彬有理学习?

 

如果你现在零基础,想从事心理咨询:


第一步,你需要考个国家认可的证书,就像考驾照一样,有驾照你不见得会开车,但没驾照你上路那是违法。

第二步,你需要去实习(练车),彬彬有理有超过百万的用户和个案,你会有沉浸式的学习和实习机会。

第三步,你需要去找客源。这个,除了彬彬有理,没有任何机构可以提供给你。


把这三步一次性全部解决的,除了彬彬有理,再也没有第二家了。

 

为什么你要现在学?


这个不为什么,买房最合适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学习也是一样,你今天偷的懒,未来都会补回来。

 

跟谁学?


彬彬帮心理顾问就业班第三期还有7就开学了,点击下图抓住最后的报名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安吉丽娜

◇转载请联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