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那么贵有必要上吗?不上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1


近几年,早教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不断占据我们的视野,姑且认为“存在即合理”,天价早教课受到家长们的热衷,自有其原因所在。

原来我也认为早教这东西,纯属打着教育的幌子圈钱,孩子那么小,能学什么,即使学了又能记住多少,一堂早教课均价一百四五,比一堂一对一文化课程都贵,对一群懵懂无知的小孩子来说,又能发挥多少价值。


然而,光凭臆想就臆断早教的意义,还是不负责任的,既然这么贵,还能做到门庭若市,说明还是有其魅力所在的。于是,我十分好奇地走进楼下的逗点早教,一探个究竟。然而没想到,就是这份好奇,促成了桃心也成为早教中心的一员。其实最开始的试听,早教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不出意料,宝宝参与意识很差,大部分处于游离状态,还偶有哭闹的宝宝,简直就是早教车祸现场,让人分分钟想逃离。然而报名分班后,认真地上了几堂社会认知课之后,我才发现,早教真的不是想的那么简单。

2

       早教的课程结构以游戏为主,说白了就是带着孩子玩。这个玩很重要,会玩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游戏的设置十分合理,除了一些游艺教具,还包括手指头等肢体游戏、模拟穿针引线等日常生活训练、了解沉浮等概念,还有配合节日氛围的圣诞树装饰等等,并且每节课有大动作,也有细节配合,每节课的7、8个游戏时间安排刚刚好,既吸引着宝宝的兴趣,又不会因为单个游戏太久而烦躁。 

      除了玩,早教课所渗透的社会化理念也非常重要。


秩序感

首先就是秩序感的培养。除了每堂课程例行的开头自我介绍及结束拥抱等小环节,每个游戏环节都会有完整的开始和结束;领取物品要依次排队;讲规则的时候,大家要坐好倾听;游戏结束,要自己将道具送回,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培养宝宝的秩序感,不要说这是对童真的扼杀,不是张牙舞爪,为所欲为才叫童真。


人际交往意识

其次是人际交往的意识。早教之前,我也给桃心办了儿童乐园的年卡,本来是想让她跟小朋友有所互动,然而,事与愿违,桃心永远只顾自己玩,完全不理会别人。早教就不同,56个宝宝在同一个小屋子里,做着同样的游戏,难免会有不同的表现,桃心一方面会认真观察,另一方面会被动地接收一些小学友之间的互动。她的自我意识在增强的同时,社会意识也在增加。人早晚都要进入社会,接收社会化的洗礼,让宝宝早点萌发这个意识,为他以后顺利融入社会还是很有帮助的。


社交礼仪

最后是社交礼仪。早教课程的仪式感是非常强烈的,仪式感是很重要的,必要的仪式感记录着人生里程,会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人生。课前问好,课间礼貌用语,课后再见,每一个小行为都是一种小仪式,也许在家中,这样的仪式感执行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在课程上,在集体活动中,往往就很容易达成,即使宝宝刚开始还不太理解这些行为的意义,但是这种仪式感的种子已经在她心中种下,也必将慢慢萌芽。




桃心坚持上了几次课以后,变化确实很大,以前在家里是为所欲为的小公主,但是到外面就成了不敢说话的小猫咪。几次课程以后,桃心敢主动给老师送教具,敢回答老师的对话,并且在听到老师的表扬后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小微笑。以前看到育儿文章说,宝宝在家喜欢用哭闹的方式表达情绪,因为这是最不用动脑子却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到外面,没有人认可他这种方式,这种沟通方式瞬间不奏效了,宝宝突然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沟通交流了,桃心就是典型的这种宝宝,通过早教,让她学会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学会表达自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3

几点建议


1.什么时候开始上早教课比较好,我个人认为是1岁半左右,这个阶段宝宝开始上的课程是社会认知,之前的自我认知阶段,我认为意义相对来说不太大,毕竟宝宝的小月龄阶段,只是学习一些翻身、爬行、坐、站等大动作,还开发不到思维的阶段,所以家长可以从社会认知课程阶段开始给宝宝上课。

2.哪个早教机构好,我认为可以采取就近原则,离家越近越好,不然很难坚持。尤其大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如果机构离得远,就要早早出发,还要捂上厚重的衣服,别说上课,到地方宝宝就困了。

3.选择什么样的课时包,我认为选择中小课时包就够。一般来说,根据家长的精力,一周能坚持上一次课就很不错了,这样一个月就是4堂,一年也就50多节课。所以不要光想着课程性价比,太大的课时包,估计最后很难上完。

       最后想说,早教费用确实也是不小的一笔家庭开销,大家可以根据自家经济情况作以衡量,也许有的宝宝天生外向,就不太需要这种课程的辅助,或者有的家庭想把这笔开销更多地用在艺术特长或者视野开拓上,也都没问题,总之,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澳洲奶粉、保健品、UGG、潘多拉代购,请加下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