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强档】不玩游戏能看懂《头号玩家》吗?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已经72岁了。

如果不是经人提醒,可能很难觉得斯皮尔伯格已经这么老了,这个年龄在中国早过了退休年龄,而斯皮尔伯格依然奋战在好莱坞一线,以每年一部的产量,带给观众惊喜。

今年也不例外,斯皮尔伯格带来了新作《头号玩家》,这是一部聚焦未来世界的科幻冒险电影。上一次老爷子执导同类型电影还是2008年的《夺宝奇兵4》,一晃10年过去了,在经历各种类型风格的电影创作后,斯皮尔伯格又回到了拿手的科幻创作。


没有人会否认斯皮尔伯格在电影史的历史地位,13岁开始拍电影,到如今72岁仍然拍片不辍。72岁的斯皮尔伯格仍然是好莱坞最重要的导演之一。

 

《大白鲨》、《E·T》、《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等商业片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票房成就,《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林肯》等影片为他横扫各大国际奖项。他的影片是奥斯卡的常客,也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他被影迷亲切地称为“电影织梦者”。


从最近几年的创作来看,斯皮尔伯格没有停留在擅长的类型创作上,而是试图在不同类型上有所突破和创新,2012年的《战马》以动物视点反思战争,2013年的《林肯》以传记形式重塑伟人,2015年的《间谍之桥》尝试美式主旋律,2016年的《圆梦巨人》是一个造梦的童话故事。



今年的《头号玩家》是斯皮尔伯格10年后再度回归科幻冒险类型,他将呈现一个怎样的未来世界呢?已放出的预告片有VR技术、有废土城市、有“绿洲”和“彩蛋”……这些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令人对他的新作充满期待。


从《E·T》到《AI》再到《头号玩家》 不断更新的科幻理念



▲影片定档预告


斯皮尔伯格从很早就开始尝试科幻类型创作,1977年的《第三类接触》就有和外星人接触的设想,这种想法在1982年的《E·T》上得到了最完美的呈现,影片具象化地展现了外星人的形貌,成为影史经典。


 


到了2001年的《AI》,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理念又超前了,这几年对于AI技术的担忧越发广泛,,AI是利是弊莫衷一是,而斯皮尔伯格早在《AI》中就对人工智能的存在意义进行了探讨。

 


再到今年的《头号玩家》,将背景设置在了2045年的未来世界,那时人口爆炸、资源枯竭,一切呈现出反乌托邦的未来形态,人类依靠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游戏的结合,来逃避现实世界的衰败,寻求虚拟的慰藉。



可以看出,斯皮尔伯格一直保持着超前思维,不断更新自己的科幻理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外星文明的探索,新世纪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以及即将上映的《头号玩家》对VR技术的未来构想,年龄并没有限制他的想象力。



《头号玩家》是未来年轻人的游戏,也是斯皮尔伯格的游戏。

 


《头号玩家》讲述了2045年,现实世界衰退破败,人们沉迷于虚拟现实游戏“绿洲”里不能自拔,“绿洲”的创始人临终前宣布,将亿万身家全部留给寻获他隐藏的“彩蛋”的游戏玩家,于是,史上最大规模的寻宝冒险之旅就此展开。



影片改编自厄内斯特·克莱恩的同名小说,斯皮尔伯格曾说:“我认为书里所描述的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有可能成为真实的未来。”由此可见,斯皮尔伯格是认同书里的科幻理念的,认为虚拟现实将成为一种超级致幻药,因此《头号玩家》具有一定的现实预言性。



影片有着科技感十足的未来世界呈现,同时惊险刺激的夺宝主题也让故事充满戏剧性。科幻、夺宝、冒险元素也正是斯皮尔伯格擅长运用的,因此,《头号玩家》由斯皮尔伯格执导是再合适不过了。连原作者厄内斯特·克莱恩都说:“我原本觉得这个故事是不可能被改编成电影的,但幸运的是碰到了一个能让这一切成真的人。”



从预告片来看,影片出现了大量致敬80年代的元素,如金刚、春丽、初代高达、雅达利等等,这些元素既有情怀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此外演员阵容也是新面孔,男主泰尔·谢里丹、女主奥利维亚·库克均是二十出头,青春活力。别看斯皮尔伯格已经72岁了,拍起年轻人的电影依然游刃有余。


 

可以猜测的是,《头号玩家》依然会延续斯皮尔伯格一贯风格,有着商业的考量和艺术的追求。VR游戏里的夺宝大战,势必也是欲望与人性的交织。

 

话说回来,《头号玩家》虽然是一群年轻人在VR游戏中冒险,但在“电影”这场VR游戏里,斯皮尔伯格才是“头号玩家”。



总之,3月30日上映的《头号玩家》能否再次成为经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已经创造经典的斯皮尔伯格还在坚持,还在不断前进。这是电影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