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研究已经33年了,作为全国履职10年来,围绕学前教育,我多次在提案中建议发展学前教育应确立农村优先、"雪中送炭"、"普惠"和"济困"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让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实实在在地惠及每个家庭和幼儿,让每个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上"付得起"的"好幼儿园"。
如今这些提案正在变成现实,构建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国家行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入园难"得到有效缓解,这些变化让我倍感振奋。
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愈发凸显,比如幼儿园教师——孩子们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往往被看作带孩子的“保姆”,幼儿园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影响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
1、把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系统,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
2、同工同酬,取消编制内外教师待遇差异。
3、维护民办幼儿园教师权益,。
1、把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系统,在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
近年来,公办幼儿园数量和就读幼儿人数显著增长。但由于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从未被编制部门纳入事业单位编制核定,以致近年来新建的大批公办幼儿园都没有专门的编制,普遍存在教师编制数量严重不足、大班额现象。
制定和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从制度层面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也能够带动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和落实教师待遇,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从而全面提升行业吸引力。
2、同工同酬,取消编制内外教师待遇差异。
为解决公办幼儿园没有教师编制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采用安排公益岗、劳务派遣和临时聘用等方式补充幼儿园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造成非在编教师的工资远低于在编教师,且大多数没有社保,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由于工资低、待遇差,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吸引力低,队伍稳定性差。幼儿园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保教质量和水平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建议,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政府应当以“同工同酬”为原则,按照在编教师的待遇采取购买“岗位”的办法来补充教师,确保教师“进得来,留得住”。
3、维护民办幼儿园教师权益,。
2016 年,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 139.35 万人,占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62.43%。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与稳定性影响着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 2437.66 万名幼儿(占全国在园儿童总数的比例为 55.23%)的健康成长。
民办幼儿园不是“法外之地”,政府应当以《教师法》和《民促法》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依据,,,把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纳入民办幼儿园年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