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二孩”生育潮有多汹涌?关于生二孩他们这样说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多,近日,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解读数据时指出,根据全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虽比2016年小幅减少,但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年均出生1644万人的水平。特别是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那么,包头市生育二胎的情况如何?人们是如何看待二胎生育问题的?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选择生育二胎的?记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

     

一个80后的二胎家庭生活


30岁的梁先生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大的3周岁,小的才1岁多。说起生育二孩的初衷,梁先生承认,父母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父母不止一次跟我说,现在的社会竞争和压力大,生两个孩子,等他们将来长大了,万一遇上什么事,也有个商量的。”梁先生虽然这么说,但其实他也很喜欢孩子。这个不爱应酬的男人,喜欢跟孩子待在一起。“下了班,我就早早回到家和两个孩子一起玩,觉得很开心。”梁先生说。


梁先生是湖南一所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当了一年老师就应父母要求回了包头,后因相关规定错失了在包头当老师的机会,最后他去了某银行,干了一年后又跳槽去了一家大型房企做物业管理,月收入上万元,有着华丽职场履历的梁先生于2017年选择了自己创业。这让他原本宽裕的家庭经济一下子困窘起来。“我妈虽然能帮我们带带孩子,但我媳妇因为生育二胎,辞去了在某地产公司的工作,家里就靠我一个人的收入,公司刚起步,收入不高,两个孩子每月的奶粉钱就得花不少。”梁先生说。


此前,梁先生的妻子会不时带两个孩子回到草原牧区的娘家住上一段时间,有父母帮忙,自己也能歇歇,可最后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情形:在草原上,姥姥姥爷说蒙语,回到包头,人们说汉语,以至于大儿子到现在还说不好汉语。“比如汉语说‘爸爸,我吃’,他说的却是‘我吃爸爸’。”梁先生笑说:“所以,2017年夏天,我就没有让他们回去,孩子的语言关得过了。”梁先生之所以要二胎,还因为此前经济上的积累,让他一时半会儿不用为经济发愁。“除非因为家里条件好,会要二胎,如果条件不好,肯定不会要二胎。”梁先生总结。

        

 2017年,我市有8131个二胎宝宝出生


记者采访中发现,身为50后、60后的父母,常常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早点生个孩子,能生两个更好。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是独生子,他希望儿子将来能再生一个孩子。“我只有一个儿子,我亲家只有一个女儿,将来就是四个老人,他们小俩口怎么顾得过来?我们这茬人没办法了,但我希望他能再生个孩子,等将来他们俩老了,也能多个人照顾。”老一辈人的想法常常是基于养老的现实考虑,而年轻人则有自己的打算和顾虑。


青山区光明社区的小张认为:“30多岁正是工作最忙的时候,照顾俩娃太辛苦,没有了独生子女政策,产假也越来越少,生了孩子都是老人的负担,老人晚年享不了福,中青年人一边是工作的压力,一边是家庭的压力,除非条件好请得起保姆,但试问,有几个普通百姓花得起一个月三四千的保姆费?不靠父母,根本生不起二胎!”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


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年轻人选择了“生”。


 “我是在国家放开二胎生育后生的二宝。老大是儿子,5周岁了,老二是女儿,快1岁9个月了,我生二宝,就是希望孩子有个伴儿,而且,家里的老人还比较年轻,能帮着带,另外,我自己也比较年轻。”在九原区党政部门工作的辛女士直言:“我们8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身上一般都会存在自私、孤僻等性格缺点,所以80后的父母更多的愿意生育二胎,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也成为自己这样。”

 

在我市一家媒体工作的小田也马上要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媳妇怀孕4个月了,8月份的预产期。”80后小田认为,人丁兴旺是当下最大的财富,这是让他选择生育二孩的最大原因。


 观点各不一样,那么,我市去年一年新出生了多少孩子?其中有多少是二胎生育?

 

2月22日上午,记者从包头卫计委获得数据,2017年,全市人口数据库出生人口21033人,人口出生率为7.57%0,同比增长了0.2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5。全市人口数据库出生人口显示,总出生同比增长730人,其中,一孩出生12517人,同比减少1245,二孩出生8131人,同比增长1865人,多孩出生385人,同比增长110人,全市人口出生稳中有升,二孩及以上出生占比超过40%,较2016年同比提高8.27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国家全面放开生育二胎,对于我市新生儿出生率具有明显的提振作用。


二胎生育中,35岁以上孕妇占比大       


26日上午,已经快11点钟,可是包钢三医院二楼妇产科门诊里人头攒动,无论是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出生证办理室、新生儿游泳、抚触室里都挤满了年轻父母或怀孕妇女。


包钢三医院妇产科一景


在妇产科专家门诊二室里,主任医师王永利刚刚接诊完一名孕妇,抽空对记者说:“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生育以后,来我们这里咨询、体检的人就有所增加,2017年增加的比较明显。虽然来我们这里体检的妇女,怀一胎的占多数,但怀二胎的增加比较明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去年我们医院进行了改造,把原来住院处二层和三层的心理科改造成了产后温馨病房,大概增加了80张床位,医护人员增加了六七十人,设备也增加了。我们还加大了派出人员赴外地学习的力度。”


王医生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来包钢三医院要求生育二胎的女性以80后为主,但也有一些40多岁的女性希望生育二胎,由于不太好怀孕,她们有的提出希望借助人工辅助措施促进怀孕。“我记得有一个人已经四十多岁了,儿子当兵走了,她觉得家里寂寞,现在政策允许了,她就想再生一个。”王永利告诉记者,35周岁以上怀孕的女性就是高龄孕妇了,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怀孕前应该进行全面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孕前要补充叶酸、提升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而提高健康儿的出生率。另外,还要进行产前遗传筛查。


包钢三医院妇产科门诊主治医师、内蒙古医科大学妇产科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杨雅琴自己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记者,日常接诊过程中,她注意到,每100个前来就诊的孕妇中,约有三分之一是二胎生育。“而且高龄产妇比较多,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本来就晚,一胎生育也晚,所以35岁以上生育二胎的比较多。”杨雅琴虽然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但她认为生育二胎不能盲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结构、经济结构、知识水平来决定是否生育二孩儿。因为一旦生育了二孩,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尤其是妈妈的付出更多。


包头卫计委调研员王红分析认为,全面两孩政策正在我市有序实施,政策效益符合预期,我市的二孩生育堆积会在接下来几年内逐步释放。而在诸多影响生育二胎的因素中,主要包括三点,一个是养育成本走高,第二个是女性职业压力,第三个是托幼机构不足。其中,养育成本走高是影响人们生育二胎的最大因素。


而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层面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据悉,2017年9月,,无疑向有利于我市二孩生育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青萍

责任编辑:贺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