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爱玩游戏么?估计这么问,8成的朋友会反应:爱呀!
但如果从理性角度看,为什么“游戏要花钱,我们还乐此不彼,甚至通宵达旦;工作是给钱,我们却做的勉勉强强,甚至消极怠工?”
正如《游戏改变世界》里所说的,因为游戏的设计非常符合人性,持续的即刻刺激让我们的“生理大脑”一直处在兴奋和期待中。
那么反观现在的大部分猎头公司呢,有点毫不夸张的说,妈呀,怎么折磨人怎么来啊,不断挑战猎头的心理底线啊... 试举几例:
新人一来就让拼命打CC啊,整天就编顺口溜啊... (系统的新人培训,一开始不允许打CC啊,要从老电话打起啊!)
没做两天,没有支持,就让顾问挨个去BD啊...(你好歹培训下或者平台资源够强啊,本来就是青铜圣斗士,还不给圣衣,赤膊去打黄金圣斗士啊)
不做行业知识培训和职位分解啊,一味的让新顾问去推销职位啊?(候选人一问啥都不知道啊,每天被虐心碎成一片片啊...)
......
在我遇到过的大江南北的猎头公司里,类似这样的悲惨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看过这么多有系统有方法论良性成长的猎头公司,和无系统无方法论自然生长的猎头公司后。VC默默的得出以下的个人心得:
优秀的猎头公司:每天很忙碌,身体累,可是心灵很充实啊!(带着满足感唱着歌下班)
普通的猎头公司:每天混沌中,身体累,可是心灵更是累啊!(也不知道一天做了啥,带着愧疚和遗憾下班)
同时因为猎头是个“长交易流程”,和其他的销售工作不同,一个新人从入职到最后拿到奖金,一般需要6-9个月之久。
这就就好比我们带领一支团队跑马拉松,说着轻松:“跑40多公里就胜利啦!”。问题是有多少人能一路没有补给站,仅仅凭着强烈的信念和意念跑到最后呢?
当中肯定一批批的掉队,然后仅有的稀稀拉拉的人跑到目标点。
但如果我们中间不断激励:
“再跑500米前面就有水喝了”
“2公里之后会有甜品站了”
“大家一起到下一个10公里点,就会有肉吃啦!”
坚持到最后的人是不是会多一些呢?
新生代的崛起,互联网的加速,猎头公司的老板和管理者们是不是能意识到:
是否重视“点滴的日常激励”,让公司“游戏化生存”,会成为未来3-5年团队成败的关键!
那么除了吃吃喝喝,市场上别人家的猎头公司在做哪些“激励”和“游戏”呢?今天VC就和大家分享8个比较好玩实用的方法。
大家提早到公司,按小组,然后快速分享一天目标和相互激励打气。散会,干活。精气神上来了,干啥就都有劲了。
反正电话是猎头每天的必修课,索性每天有个固定时间(比如10-11点)大家所有人统一打电话,形成“电话磁场共振”,提升士气和效率。(有公司是用充气榔头,谁不好好打电话,值班长象征性的1000吨的榔头砸下去)
比如是“简历推荐周”,“客户面试周”等,提前宣布规则。让这周除了完成既定的KPI外,给予完成鼓励任务的特别奖励。
比如在“客户面试周中”,客户每确定一个面试,就奖励20元(现金),上不封顶。激励大家冲刺和抓重点。
举办“候选人电话”,“BD电话”,“Floating电话”活动,说是“PK日”,其实打PK的时间通常是1-2小时,前期的调动士气,PK后的复盘总结,让大家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潜力。
不少公司做PK日,很多顾问做完之后一脸兴奋“原来我也能BD!”,或者是感慨“为啥我这1个半小时的电话量能比过去1天还多呢,看来有很大空间啊”
这个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只要offer了,就可以来一次。摸彩球,掷骰子,抽信封,形式多多。
最夸张的是看到一位老板专门买了一套电子抽奖软件。起点从20块到iphone手机不等。纯粹拼人品啦。大家拍照,晒朋友圈。总之很欢乐。
这个简单易懂。其实用的人也有限,主要是一种感觉。
用透明的规则评选出各路明星(提醒一点,除了业绩外,还有比如最佳贡献,最佳支持,月度KPI之星等奖励过程和付出的)。
奖状或奖杯啥的必须有啊(这样才能让大家秀一秀对吧:),而且事后要把获奖员工照片上墙哦。每天都能看到多带劲啊!
获奖同学能获得“父母旅游基金”,只能用于和父母一起旅行(很多同时也一起给与假期)。做猎头不容易,不就是希望支持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嘛。
来,挣了奖励带家人出去转转,很多老一辈不是心疼钱嘛,你就可以自豪的说:“这旅游钱,我公司全包了!”(父母一听,晚上睡得更香啦,哈哈哈)
好了,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容易操作,成本可控,效果颇佳的方法。可能团队已经在用一些了,有些可能会有不同的启发。希望能支持到大家。
另外,其实最好的“激励”,是大家一起完成一个有挑战的项目,拥有共同的喜悦和记忆(所以你看做义工的团体,特别容易培养感情。我自己最好的一些朋友,很多都是08年做志愿者活动结识的)。
比如“Mapping行业拼图”,“顾问招聘群面日”(最好不要单纯做1对1招聘顾问,太浪费时间,关键是,招不到合适的),“新人训练营”,“候选人/HR社交日”等活动。
投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