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preface
“学龄前儿童游学海外幼儿园,成为中国最新的育儿趋势。,7月11日。
这些宝宝年龄在3-6岁,人均花费2-3万。
花式早教班和幼儿园,你怎么看?
成为“被拼”的爹和妈,压力能不山大吗!
微博和微信三不五时就会被“国外幼儿园”刷一轮屏。养眼的环境、自由游戏的氛围,让国外的幼儿园圈了不少中国妈妈粉: 这才是幼儿园该有的样子嘛!
♛北欧设计名作
爱 童话
Forfatterhuset Kindergarten 幼儿园在2014年开幕。
原木、绿荫、招牌“高冷灰”;没有刻板的书本和教程,释放天性自由感知,满满童话感简直要溢出屏幕了。
/ 玩 耍
♛邻国日本无界设计
爱 自然
富士幼儿园采用“无墙设计”,打破教师、幼儿园和自然的边界,采用倾斜的椭圆形屋顶,秒变户外操场。
大树教室:倾听自然的声音、感受颜色和律动,童年的正经事应该是这些。
其实,普通的play-based(以玩为主)幼儿园,并没有什么光环。
美国版我爱我家——《摩登家庭》里的富豪主角也遇到幼儿择校的问题。
第一次实地考察后,爸爸对play-based幼儿园完全“不感冒”。国内带着孩子留学的一位爸爸实地考察后也说:震惊了,完全颠覆了“高大上”的期待,地方好小,玩具好傻。
图片来自:摩登家庭
不仅规模不大,很多play-based幼儿园是由普通民居改造的:一层的几个房间打通变成教室,停车场和院子里的玩具、帐篷、滑梯也都不那么光鲜好看,可这就是活动区。
不少体验过海外幼儿园的家长说,在硬件方面,其实很多国外的幼儿园不如我们国内的。而在幼儿启蒙和教育理念方面,国内和国外的体系是不同的。因此,培养的重点和课堂的氛围有比较大的差别。
国外幼儿教育的软性条件,确实比较完善。
备受推崇的三大教学模式:蒙台梭利,华德福,瑞吉欧,发源于意大利和奥地利,并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相比幼儿择校,了解并选择适合的教育模式,对婴幼儿的家庭,实际意义更大。
国外不仅重视宝宝“自由”“感官”“个人”意识的发展,也更注重自理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在美国,年满3岁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大小便、吃饭不能完全自理,就会被劝退。
而国内的大环境则更侧重知识的获得。
很多宝宝在1-2岁就开始了数学、阅读、外语的早期启蒙,因此有语文、数字教育模块的蒙氏教育法在国内更受欢迎。更拧巴的情况,一些宝宝上着纯玩的幼儿园或早教班,另一边又要“加课”。
给宝宝选择幼儿园、早教班,标准是“几岁入学”、“大班小班”的父母大多是待练新手。而真正的高手妈妈,已经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对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做了通盘筹划。
我们说妈妈是管理高手,因为争抢稀缺的教育资源仅有运气是不行的。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美国。且不论提前报名、先到先得的公立幼儿园,申请私立幼儿园、特别是顶级私立幼儿园,不仅要提前排队,还要通过重重考验。
婴幼儿的教育,就是要一边打怪升级,一边全盘规划。早教、幼儿园如何选择,关键还看你对宝宝整个“学生时代”的安排。
从经济和教育实力出发,与主流的教育接轨,仍然是我们大多数家长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每个国家和社会里,高端的教育资源都是稀缺的,大家恨不得要抢破头。
在这个普遍的规律下,越是高知的家长,对优势教育资源的渴求和苛求都更强烈。
教育是对人的生产,在这一点上,全社会都有普遍的压力,无论阶层、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幼儿教育目前确实仍处于普及阶段。
但是,在一二线城市对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的家庭来说,追求幼儿教育的规范化、高质量和差异化是早教、幼儿教育的必经之路。
确实如有些妈妈所说:很难完全信任,早教班和幼儿园里学历不如我的老师。
抱歉学霸的腔调扎心了,但是对中高端教育来说这是合理的质疑。
➥我认为,城市中产阶级的普遍焦虑,反应在越来越提前和模糊的“起跑线”上。虽然一直不认同所谓起跑线的说法,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被大环境、内心的不安全感推动着,进入了婴幼儿教育的军备竞赛。
深知作为社会、行业、家庭的中流砥柱不进则退,我们寄希望于第二代有更高的起点,因为这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权。我们不要求宝宝以后成“名”、成“家”,但在这个竞争残酷的社会里,我们会自觉地、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多的可能空间。
早教班、幼儿园,还仅仅是很多家长实现这个承诺的第一步。
新闻来源: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528/c157278-27069223-7.htm
https://home.focus.cn/article/541e995b5308c8a87425dabcf322c29f.html
http://edu.qq.com/a/20130905/0100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