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妈妈为宝宝选择玩具的时候,会很迷茫,不知道怎样给自家宝宝挑选玩具,只好跟风买,看网上什么玩具热销就就买什么,却忽略了宝宝真正的需求。
我们昨天一篇讲早教的文章中,提到了蒙特梭利,大家都知道,蒙特梭利教具的独特性和专业性,根据宝宝各个年龄段的发育重点,蒙氏设计了众多有针对性的教具,来帮助宝宝探索和发展,但蒙氏教具的使用,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来操作和引导,对于父母来说,在家中实践可能会过于繁琐。
但是,蒙特梭利设计玩具的理念是有普适性的,也就是根据发育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发和锻炼宝宝的各项能力,比如手眼协调、感官刺激、语言能力、生活技能等。(想更多了解蒙特梭利的理念,可以回复关键字“蒙特梭利”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根据宝宝当前年龄和想要锻炼的目标,选择出来相对应的玩具,就是最适合的玩具。
今天书记想给你们推荐一些蒙特梭利理念设计的玩具,但在推荐之前,我们先来科普一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
0~3岁可以统称为婴幼儿期。婴幼儿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特点,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有阶段性。比如,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最迟;心脏、肝、肾、肌肉的发育和体重的增加相平行。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头尾规律。头部的发育先于四肢。
(2)由近及远。先抬肩,后手指活动。
(3)由粗到细。先出现粗大动作,后出现细小动作。
(4)由低级到高级。先感知,后分析判断。
(5)由简单到复杂。先会发单音,后会词组、句子。
讲到生长发育,不得不提神经髓鞘化。新生儿的脑部,拥有将近一千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有点像电流传递。而髓鞘是包裹在某些神经突起外面的一层类似电线绝缘体的磷脂类物质,它可以起到防止“跑电”、“串电”,使人的动作更准确的作用。
刚出生时婴儿的神经细胞缺乏髓鞘,因此婴儿在做许多动作时不精确,随着生长发育,神经逐渐髓鞘化,动作也会越来越精确。通常到4岁时完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精细动作发育:
新生儿两手紧握拳;
2个月,握拳逐渐松开;
3个月,握拳反射消失,有意思放开,随意抓握;
3-4个月,两手胸前看、啃手;
4-5个月,抓住玩具放入口中;
6-8个月,摆弄玩具,玩具换手;
9-10个月,拇食指捏取物体;
1-5岁,用勺取食物,翻几页书,摆放2-3块积木,拉脱手套、袜子;
2岁,正确用勺,能握杯喝水,能一页一页翻书;
3岁,用筷子进食,能摆9-10块积木,在成人帮助下穿衣服;
4岁,基本会自己穿衣。
手眼协调动作发育:
1岁半,能在纸上乱画、乱涂;
2岁左右,能模仿画圆和垂直线;
3-4岁,能模仿画圆和正方形;
5岁,能学习写字。
视觉发育:
新生儿视觉焦距约为15-25cm,焦距调节弱,有注视、追视能力,喜欢看红色、人像及黑白相间的条纹;
2-3个月焦距调节增强,追视180度;
4-5个月焦距调节接近成人,对红色及鲜艳颜色敏感;
2岁时能区分2种颜色;
5岁时能区分各种颜色。
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依次为红、黄、绿、兰、紫、橙;
注意力发展:
新生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强声和强光引起无意注意,但对红球、人的面孔、黑白相间的条纹会引起短时注意;
1-3月,对鲜艳玩具、移动的物体会引起注意;
4-6月,对喜欢吃的食物,数量多的小物体会引起兴趣和注意;
7-12月,不但在视觉方面注意,会倾听成人讲话,聚精会神的操作小物体,对新鲜的东西感兴趣,初步产生探索行为;
注意时间:
1岁以内为几十秒;1-2岁为5-8分钟;2-3岁为10-15分钟;4-5岁为20分钟左右。
记忆力发展:记忆是指感知过、操作过、体验过的事物保存在大脑。
新生儿,妈妈固定的抱奶姿势可以引起找奶头动作,对床上吊挂玩具有记忆;
3-4个月,注意的物体在视野中消失会寻找;
5-6个月,能记住妈妈的模样,见到妈妈特别欢喜;
8-12个月,会找玩具;
1-2岁,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和小朋友的名字,如果妈妈离开几个月回来可以认出;
3-4岁,记忆力明显增强,妈妈离开几个月或更长时间仍能认出;
4-5岁,培养记忆力应多讲故事、阅读,让孩子多听多说,大多数成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能追溯到4-5岁;
自我意识发育:自我意识是后天生活学习实践中形成的。
5个月内,婴儿无自我意识;
5-8个月,逐渐认识到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喜欢看镜中像,但不会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形象;
9-12个月,知道镜中的像是自己,同他人能区分开;
1岁-1岁半,学会走路,逐渐认识到走路是自己发生的动作,踢球知道是自己踢的,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存在。随着语言发展,知道自己的名字,用名字称呼自己,能认识到自己是个整体;
2-3岁,婴儿掌握了代词“我”,把自己当做一个主体;
3岁以后逐渐出现自我评价能力。
一旦掌握了婴幼儿的发展规律,很容易就会知道目前阶段的宝宝需要专注哪方面能力的发展了。
下面回到正题,来推荐一些蒙特梭利玩具:
渐层色球 新生儿视觉吊饰
因为这个阶段的婴儿只能区别明暗,所以这款手工吊铃是专为新生婴儿准备的。随着孩子的视觉慢慢发展,我们可以开始更换别的吊铃。根据宝宝的喜好,观察他对哪个最感兴趣,就挂哪个。
原木无漆圆柱形摇铃
孩子2~3个月开始提供给孩子。可以辅助孩子触觉和听觉的发展,也可以在孩子趴着练习爬行时也可以在孩子前方轻轻滚动,作为诱导爬行的教具。
两圆相扣木环
这是一款蒙氏的经典玩具。刚开始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时,通常宝宝会用一只手抓住,然后拿着晃动,然后另外一只手也会突然碰到,于是两只手抓住一起晃动。宝宝这个时候可能会哭,因为他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家长就需要帮助宝宝把双手分开,宝宝就会继续之前的动作。知道某一天宝宝能将这两个圆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当宝宝开始爬行时,可以作为刺激爬行的工具,因为只要轻轻推动,它就会向前滚动,产生一个优美的轨迹。
注意:这款玩具是适合3个月左右的宝宝的抓握玩具,两个圆片是固定在一起的,不需要分开使用。
动植物嵌板拼图
培养手眼协调及独立性,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专注力,了解动植物各个部分的基本构造。
夹子玩具组
让宝宝锻炼手指力量的同时,发挥想象力,装扮新的卡通形象。
穿线树
在串珠的过程中促进手眼协调,刺激大脑发育
木制拼插拆装仙人球
让宝宝学习掌握平衡感以及对左右脑协调的开发。
当孩子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的同时,孩子的自我尊重和自信就可以得到发展,通过发展他们的日常生活技能——照顾自己和照顾环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倒水分配组
小扫把扫地组
系鞋带穿鞋拼板
纽扣拉链组
宝宝可以自己学习扣上纽扣和拉上拉链,锻炼手眼协调的同时,也能学习如何掌握日常生活技能。
开锁玩具
含有10种不同类型的锁扣,宝宝可以学习到各种锁是如何打开的。妈妈可以尝试将一些小玩具放进盒子里,鼓励宝宝自己打开锁拿到玩具。
纯天然染色羊毛球毛毡碗
孩子刚开始接触这类教具时家长可以先降低难度只放置两个碗和相对应的球,家长拿起一颗球:“这是一颗奶黄色的球,我要把它放在奶黄色的碗里”,重复几次后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当孩子已经熟练后便可以增加难度。孩子对色彩比较熟悉了家长就可以说:“请你把粉绿色的球放在粉绿色的碗里好吗?”
滚球轨道
这类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眼睛追踪运动的物体,有利于日后的看书阅读能力、平衡能力,孩子还可以扶着他站起来。
形状配对盒
认识形状和颜色,同时锻炼宝宝手腕的灵活性,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玩具乐器
刺激听觉发育,促进乐感和节奏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最后的几点补充:
其实,每个玩具背后的设计理念,都是为了满足孩子用到某一个或几个技能或动作的需求。我们明白了他们的身体需求,其实完全可以利用家里现成的材料,做出孩子感兴趣的玩具。
从上面推荐的一些玩具中不难看出,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拿来给宝宝玩和学习,比如把废弃的拉链、纽扣和色彩鲜艳的布结合一下,就既可以学习穿衣服必备的技能,又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各种空瓶子和瓶盖配合,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双手协调性等......
同时,大人的观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孩子在每个阶段的进度都不一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需要满足哪方面的需求,就要多观察宝宝的日常行为,从中判断他这个阶段能够做什么动作,什么技能需要拓展。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才能为他们准备最适合的玩具。做一个肯用心的家长,真的比做一个肯花钱的家长要重要的多!
本文为月光宝书特约作者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养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用你我的经验,帮助宝宝更好地成长
↓↓↓ 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