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嘉拓•一周微评】自动化生产虽好 但故障对应的废弃量也十分惊人

摘要

2017年,资本的大肆入侵为锂电产业发展增添了更多变数。一方面反映在动力电池巨头的竞争已演变成上游资源至下游市场打通的竞争,海内外矿产资源的抢夺以及布局终端运营就是很好佐证。另一方面反映的是资本的趋利性,从隔膜行业以及设备行业大受资本青睐就可见一斑。来看本周锂电行业老铁们的精彩评论。


壹/【原文链接】死磕技术成历史 锂电巨头打架新招式

巨头打架一定是基于整个产业链的层次,上游资源、下游市场通通不能放过。


评论来自微信公众号


贰/【原文链接】隔膜投资“高烧不退”大小厂商叫苦不迭

业内人士认为,隔膜行业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与行业“高烧不退”关系密切,膈膜行业的投资过热可能导致行业全面亏损。


评论来自微信公众号


叁/【原文链接】市场增速放缓催生产业“裂变” 锂电设备企业扎堆资本市场

基于锂电设备市场增速放缓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锂电设备企业开始扎堆奔赴IPO,或者寻求上市资本扶持并购于其羽翼之下。


评论来自今日头条


肆/【原文链接】新一代高比能正极材料产业化为何那么难?

据了解,除了磷酸锰锂材料之外,包括富锂锰基、高电压镍猛酸锂等新一代正极材料的产业化也被高电压电解液拖了后腿。


评论来自今日头条


伍/【原文链接】2017年14笔订单金额超310亿 电池企业实力分层渐显

根据企业公开信息整理,高工锂电初步统计,2017年1-11月电池企业共签署14笔订单/战略合作协议,总金额超过310亿元(注:未披露具体金额者不计)。


评论来自今日头条


陆/【原文链接】负极材料最大黑马江西紫宸崛起秘密

多年来,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在龙头企业强压之下,新兴负极材料企业冲击第一阵营的难度非常大,但江西紫宸却是一个例外。


评论来自朋友圈



以上是本周精彩微评,下周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