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园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4月5日(星期四)~4月7日(星期六)
上课时间:4月8日(星期日)
请家长们安排好时间,假期过后带宝宝准时入园!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起源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我们今天的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寒食,据传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臣介子推。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的得名首先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后来,因为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就渐渐合二为一了。此后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寒食禁火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假期变迁
为了人们尤其是官员祭祖扫墓的方便,清明放假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 “(开元)二十四年(736) 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感谢各位家长朋友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祝愿全体宝贝和家长过一个愉快的清明节!
启明星国际幼教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