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那么小,不需要早教!
怀胎十月的时候,相信各位爸爸妈妈就开始每天热情高涨的给腹中的孩子做胎教,抚触、交流、放音乐……怎么出生以后反而觉得孩子太小,不需要正确的科学教育了呢?
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说过:“当孩子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么你就已经晚了两天”。
早教重不重要,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倡导全民早教,让更多美国公民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早教服务以便提高公民素质,难道家长你还觉得你的孩子太小不需要早教吗?
孩子中文都还说不清楚,说英文他搞不懂的!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面时,我们就在用语言和音乐跟他做交流了!就像宝宝一生下来我们就会跟他说话,这就是一个外界输入,小朋友吸收并逐步输出的过程。
瑞德启蒙教育采取双语教学,并不是在教小朋友说英文,而是给他们提供英语的语言环境。很多家长在小朋友三岁以后就会给宝宝选择英语兴趣班,从小在双语环境中浸润过的宝宝,适应起来会非常快,因为他本能的会感觉这种语言很熟悉不会有排斥和抵触心理,一些简单的语句宝宝也能快速听懂。
所以让宝宝从小接触英语也是为今后的语言发展做铺垫,那种所谓多语言环境会让孩子延迟说话的说法早已经过论证是错误的。
早教课没什么效果,宝宝上了没变化!
爸爸妈妈要先弄明白,早教的主体是谁?孩子还是家长?
有些家长认为,小朋友上课以后必须要有一个展示,比如会唱一首歌,会画出一只小狗,会说一句英语之类的。要知道,早教主体更多的是家长。家长带宝宝来瑞德启蒙教育上课,学习的是和宝宝更有效的亲子互动方法。
质疑效果的家长可以先反问下自己,你有坚持每周带孩子上课吗?持续上课很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回家以后真的有跟孩子一起互动吗?每节课后发给家长的心任务,家长每次都有认真地去和宝宝共同完成吗?
瑞德启蒙教育这样做就是希望加强家长的参与,让课堂上的育儿精髓得以延伸。从课堂到家庭,这本来就是早教的最佳途径。有的妈妈下课会主动向老师学习上课的音乐,以便回家唱给孩子听;还有些家长会加老师的微信,有孩子的问题就会和老师及时沟通;有家长讲座会踊跃参加、积极学习。
我们发现,这样的家长培养的宝宝通常进步会特别明显。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您是被动学习者还是主动学习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