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VS内地游戏译名大PK,到底谁才最内涵?


近年来随着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游戏可以说已经走进许多人的生活之中。然而不少游戏的名字不是英文就是日文,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能准确获得作品的相关信息,因此游戏译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不过由于受到地区文化的影响,游戏的译名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分歧,就比如说同一款游戏在大陆地区和在台湾地区就可能会完全不一样,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看着就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的译名。这一次为大家罗列几款游戏的大陆译名以及台湾译名,看有哪些比较正常,哪些却是十分奇葩的吧!


1好理解的游戏译名

有些游戏译名会遵从“信达雅”这翻译三原则,因此玩家能够很快了解到游戏的大致内容,甚至是游戏的基本玩法。


Minecraft

大陆译名:《我的世界》

台湾译名:《当个创世神》

理解指数:★★★



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沙盒游戏之一,Minecraft的好玩之处相信是无需过多介绍了,然而这个名字在字典里压根找不到。这个游戏名字是以mine和craft两个单词组合而来的合成词,如何把它变成中文是一个难题。


大陆将其翻译为《我的世界》,估计这译名是用了 mine 的其中一个含义(mine有“矿井”、“我的”等意思),再结合游戏主题所构造出来。既表达了游戏的大致主题,又贴切于原标题,《我的世界》这个译名可以说是翻译得十分标准的。



至于台湾的翻译就完全回避了合成词所带来的种种翻译烦恼,直接以游戏玩法来命名游戏。《当个创世神》,这译名可谓是相当的简单粗暴,直接能让你还没开始游戏就已经知道这游戏要怎么玩了。两个译名都能够表达出游戏的含义,就看你是喜欢略为含蓄的《我的世界》,还是直接爽快的《当个创世神》了。


Tomb Raider

大陆译名:《古墓丽影》

台湾译名:《古墓奇兵》

理解指数:★★★



假如你听到《古墓奇兵》这个名字时,你会想到什么?其实这个译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古墓丽影》的台湾译名。


Tomb Raider 原意是古墓入侵者,也就是指游戏女主角劳拉的另一个身份,按照道理来说直译是那么适合的。对于玩家来说,《古墓丽影》中的“丽影”二字虽然不会联想到入侵者这一身份,但至少能想得到主角是个美人,也很符合意译的标准。那么台湾选用“奇兵”来修饰 raider 一词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劳拉现在不是一个奇兵了,她更像是个超人


事实上当年台湾很流行“XX 奇兵”这么一个翻译模板,就像国内喜欢把皮克斯的动画都称为“XX 总动员”一样。而且奇兵这个词听着就让人觉得很威猛,套用在劳拉这位惊世女汉子身上并不为过。只是随着作品的发展,这位女汉子的表现也不再是过去那股单纯的硬派风格,《古墓奇兵》听起来自然也就逐渐不如《古墓丽影》好听了。


The King of Fighters

大陆译名:《拳皇》

台湾译名:《格斗天王》

理解指数:★★★☆



The King of Fighters,也就是《拳皇》,在以前这款游戏并没有自己的中文译名,于是乎大陆(以及香港地区)和台湾就根据游戏的英文名来分别起了《拳皇》和《格斗天王》这两个译名。乍看上去两个译名其实都没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到了后来这款游戏在译名的合理性上会更为倾向于《拳皇》呢?



这是因为在后来的《拳皇 97》里,有一场战斗是以香港为背景,而其中就出现了“拳皇”这两个字,这就表示“拳皇”变成官方的正式译名,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了。当然《格斗天王》这个译名也根据习惯而得以沿用,并且有趣的是台湾还根据这个译名拍了一部偶像电视剧……


Modern Combat 5:Blackout

大陆译名:《现代战争5:眩晕风暴》

台湾译名:《现代战争5:黑影笼罩》

理解指数:★★★★★



相信不少玩家都对《现代战争5:眩晕风暴》这款手机上的射击大作有所认识,不过你又是否知道这游戏的台湾译名呢?没错,《现代战争5:黑影笼罩》就是这款游戏的台湾译名。这一次译名并没存在玩过头的现象,反而让人觉得如此一本正经的翻译风格实在是不习惯。不过既然大家都叫“现代战争”,那么就得看副标题blackout的翻译了。



Blackout原意指的是灯火管制,通俗点来说就是不许开灯,是一种晚间防止敌人发现目标的军事防空术语。鉴于blackout这个词的现实意义,其实《黑影笼罩》这个译名是更符合标题意境的。不过这两个译名听起来都让人感觉不明觉厉高大上么?虽说译名正确性很重要,不过到头来能起到宣传效果的还是这类可以让人不明觉厉的译名啊。


2奇葩无比的游戏译名

当然有正经的译名,自然也有不寻常的译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多数在于翻译水平不足,或者是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巨大影响。虽然让人看不懂真正意义,不过作为笑料来看也是不错的。


Halo

大陆译名:《光环》

台湾译名:《最后一战》

奇葩指数:★★★



《HALO》作为微软的看家射击大作,不仅在欧美受欢迎,在国内也很受玩家的喜爱。和许多游戏一样,《HALO》此前在大陆地区并没有官方译名,于是你会看到这游戏有时候叫《光晕》,有时候叫《光环》。不过随着国行Xbox One的推出,。


同志们,明年继续最后一战!


但是相比起《光环》这种按英文直译的名字,台湾官译的《最后一战》就要显得霸气十足。“士官长你看!这最后一战打完之后,我就可以回老家结婚了!”事实上这个《最后一战》是《光环》初代副标题“战斗进化”的台湾译名,而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忽略了“HALO”这一主标题。


于是……问题来了,这个系列从 2001 至今都已经出到第五部作品了,这场打了 14 年的“最后一战”难道还没有打完么?


FINAL FANTASY

大陆译名《最终幻想》

台湾译名:《太空战士》

奇葩指数:★★★☆



说到那些让人看不懂的译名,《太空战士》这个名字自然是不少玩家第一时间能够想到的。《太空战士》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译名据说是当时台湾电玩编辑一时弄错,于是将错就错延续下来的。


事实上原名《FINAL FANTASY》的由来其实只是制作组以“FF”为前提所想出来的名字而已,也就是说,他们只要一个逼格很高且缩写为“FF”的名字,不需要含义。因此《最终幻想》这译名虽然和游戏内容关系不大,但至少是直译名字,贴切原标题,比《太空战士》这个莫名其妙的译名要好不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与《太空战士》并列神译名的,还有这款被国内通称为《传说》系列的RPG游戏《时空幻境》,它和《最后一战》一样是典型的根据剧情来翻译的译名,只是由于这款游戏的前缀名会经常变更这点,所以现在也较少听到《时空幻境》这一译名了。倒是《FINAL FANTASY》还是保持着原貌,于是《太空战士》也只能继续持续下去了。


ポッ拳(Pokken)

大陆译名:《口袋妖怪之拳》

台湾译名:《神宝拳》

奇葩指数:★★★★



相信很多玩家都应该知道《口袋妖怪》这游戏的核心之一就是对战,于是乎任天堂就和BNEI合作制作了一款名为《Pokken》的对战格斗游戏。而这款游戏其实是把《口袋妖怪》和《铁拳》两者融合在一起,因此在游戏命名上也是取决于《口袋妖怪》(Pokemon)的 Poke,以及《铁拳》的TEKKEN。


按理来说,这游戏译名就按照当地习惯翻译就好,大陆叫《口袋妖怪之拳》,台湾叫《神奇宝贝拳》(或者按原来的惯称《Poke 拳》)。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台湾的翻译总是能够让人惊喜,也许他们觉得叫《神宝拳》比叫《神奇宝贝拳》要更加霸气?不过《神宝拳》这译名怎么看都有一股浓厚的中国功夫味道啊,难道里面的皮卡丘还会耍中国功夫不成?


皮卡丘不一定会中国功夫,但摔跤一定很厉害


Cut the Rope

大陆译名:《割绳子》

台湾译名:《我的蛙蛙哪有那么爱吃糖》

奇葩指数:★★★★★



如果你觉得上述的那些不明所以的译名都不算什么的话,那么这款游戏的译名便可让你真正见识到脑洞之大的最高境界!《Cut the Rope》这款游戏的玩法如同名字那样,就是切割绳子。按照正常思路来说《割绳子》这个大陆通用的译名是十分靠谱的,虽说是直白了点,但好歹能够告诉你这游戏怎么玩。


然而台湾的翻译依旧是脑洞大开。《我的蛙蛙哪有那么爱吃糖》,你是否觉得这游戏应该会像日本某轻小说那样妹妹与哥哥展开各种人生相谈?当然不是!它玩起来还是那个熟悉的割绳子,只不过出于对日文文化的热衷才会有如此奇怪的名字。


这游戏绝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要跑到妹妹房间才能玩的


不过乍看之下这译名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实际上它是描述游戏的剧情,毕竟切割绳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挂在绳子上的糖果掉进青蛙的嘴里。只是这译名真的能让没接触过游戏的人看得懂?至少我是看不懂了……


其实这些千奇百怪的游戏译名还有很多很多,其中有不少是真的乱来,但也有一部分的译名翻译会让人觉得很神很霸气,就比如说《潜龙谍影》(原名《Metal Gear Solid》,又名《合金装备》)。也多得这些有趣的游戏译名,让我们能够了解更多这些游戏的魅力之处。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这些有奇怪译名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