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不知道《王者荣耀》吧?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电子、网络和信息快速发展的世界里。 这个新颖而充满诱惑力和想象力的电子数码世界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认知和社交方式。
对于是否要让孩子玩网络游戏, 家长们是很纠结的。一方面大家能理性认识到,孩子不能不接触电子产品, 因为他的未来就是同电子数码科技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十分担心孩子会沉溺其中而荒废学业, 会长时间地使用电子产品而伤害自己的颈椎和眼睛,会受到不良信息如色情和暴力场面的影响而形成逆反心理等一些不良认知和习惯。
究竟网络游戏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占比多大份额才会避免家长的这些担心呢?
从事“电子数码技术对社会冲击”研究的A. K. Przybylski 博士和N. Weinstein 博士对5000名英国10-15岁儿童进行大数据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每天玩一个小时网络游戏的孩子在社交能力发展、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发展方面明显高于不玩游戏的孩子。这些孩子更愿意帮助他人, 生活幸福指数会更高, 同时,很少有个人情绪和社交问题, 很少因为友情而不高兴。
然而一天的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的似乎情况就会变得糟糕。他们可能会在需要安静的环境里,比如上课和自习,表现出多动症或情绪不稳定。而每天游戏的时间在1-3小时之间的孩子, 其行为表现和认知能力与那些不玩电游的孩子差别不大。
关于电游是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个问题, 专家通过数据分析阐明, 这个影响是很小的。 只有2%的同伴问题、多动症、逆反心和社会交往中的不良习惯可能与孩子玩网络游戏有关。事实上, 父母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条件、年龄特征和性别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的朋友李老师是合肥市教育领域的专家。 家有一个学霸女儿,曾经在合肥市中考中获得前三名。 她告诉我们, 只要市面上出现新的游戏或最新设备, 她都会第一时间给女儿配备。一来, 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因为好奇心是未来孩子发展创造力的最重要的内源动力;二来, 在游戏攻关过程中,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持久力;三来, 游戏不仅让她远离书呆子的标签, 还让她有了很多的同伴粉丝, 大家享有共同的话题和交流的快乐。 当问及孩子是否会沉溺其中, 她说, 她会同孩子约法三章, 对时间限制、学校学习目标的达成和社交方面都会有约定。
英国卫报曾经做过调查,现在中小学里,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玩游戏也是高手, 游戏玩得好的学习上也是高手。这些在学校和网络游戏的双料学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懂得自我节制,这个特征同家庭教育是有关的。从世界教育发展方向来看, 随着社会网络化、智能化和数据化发展, 人才培养的方式在变化,学校考试也在变革。只会读书和做题的学生将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 甚至可能不能适应未来的考试。如何处理好孩子与电子数码科技产品的关系, 还是需要家长认真参与。让孩子避免电子数码和网络游戏就是逃避这个时代。
谢谢您的关注, 渴望看到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