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观察

   6月22日在朝阳区教研活动中心中,北京市朝阳区教委组织的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活动圆满结束。北京市朝阳区幼儿美术教育教研组教研员安平老师主持和负责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邀请本次活动的主讲专家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庄薇老师,她为老师们带来了具有创新思维的活动体验,进行主题为《在游戏体验中看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这次活动主题的关键词是:


      游戏体验           看见           幼儿        实践                      探索              学习                  发展         


就以上的关键词, 我们展开本次活动内容的精彩回顾。


游戏体验中的材料探索

参与游戏的老师分为两组A和B组, 每组分别由游戏的操作者, 游戏的观察者组成。


把游戏者分成A,B两组, 每组10名。她们对盒子里的材料一无所知,没有人告诉她们这是干什么用的。


A组的材料探索


A组游戏操作者取出盒子里的材料开始了解,探索,它到底是什么东西?A组的观察者是个人观察者,她们在游戏过程中负责观察记录,不做任何提示和帮助。


B组的材料探索

B组游戏操作者取出游戏材料进行拼装,B组游戏观察者是小组观察,她们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参与到游戏中,提出疑问,给予提示和帮助。


在游戏实践中学习与发展


A 组游戏者开始形成分工,其中一名游戏者在开始简单的搭建,围拢和垒高,没有发现万能轻砖的锁扣关系


组内成员发现每块轻砖都可以锁扣连接

她们形成了一个搭建主题,城堡

发现了一块带有眼睛的盒子,启发她们改变了搭建主题

搭一个机器人


调整高度

不断调整

大家合力,出谋献策

创设一个情景,自动形成了主题搭建小分队

还在调整,创造的过程中永远有新的想法

小机器人

大机器人


我们的作品, 乐高乐园,维护世界和平的机器人,很酷吧!


我们看看B组的游戏过程

我们搭个长城吧

搭建一边搭一边做思考在长城里应该设一个什么场景,有人说水吧, 解决游人累了渴了喝水问题


有人说水吧在里面不合理,不如搭一些游人和售票处,众人意见统一,马上就开始布局搭建


为了合理的布局,售票处和游人移动了三次

欢迎您来长城一日游

对了, 景点内应该有停车场,有游客大巴士,欧耶,完工!


来自观察者的记录表述

A组个人观察员:

游戏开始时,大家打开盒子,拿出轻砖,探索,没有目的性搭建,逐渐分工, 出现一个问题, 我们搭什么呢?有人回应, 在搭的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例如轻砖之间的连接遇到问题。有人发现了带眼睛的砖块, 又有了新的想法,我们可以不搭城堡了,搭机器人, 大家有了非常高的兴趣点, 搭机器人。组内 出现了主导者, 组员内也出现了有想法的人和创作的人, 他们纷纷开始搭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 大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处理方式,集思广益想办法。学会利用其他物品的辅助,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孩子遇到问题是一样的,他们也会寻求其他孩子的帮助,老师更多的是观察, 总结时梳理经验,或者同伴之间的相互促进,提高游戏水平。


B组小组观察:

 在活动初期,大家打开箱子拿出轻砖进行拼装。 有老师发现了拼装技巧后, 告诉其他人,当掌握了拼装技巧后,她们自动分组,开始搭建,讨论主题。有人提议做盒子上的范例, 有老师提出搭长城,搭水吧,没有形成清晰的主题,大家继续探索积木。 逐渐出现清晰的主题倾向,例如长城里设立水吧,在搭建的过程中,发现水吧在搭建不应该出现在长城中,此次不恰当, 于是大家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想法并与团队的目标一致,最后搭建出了售票处, 游客, 协管员,停车场,车道等。


庄老师总结指导:

教师与幼儿在游戏中的关系,教师是观察者, 引导者, 启发者,他们具有平等的关系,通过游戏中的感受和交流;教师在观察中记录游戏的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助游戏者,启发游戏者。不同的观察方式,在游戏中的角色也不一样。影响游戏进程有以下6点:

  1. 游戏主题的确立;

  2. 游戏过程的分工合作;

  3. 游戏时间的设置;

  4. 游戏材料;

  5. 儿童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心理感知;

  6. 同伴关系的熟悉度。



编者的话:

" 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 

---------我听到的,忘记了;我看到的,记住了;我做过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