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产后妈妈在哺乳期间都或多或少听到过这样的话:
“奶稀得跟水一样,怎么给宝宝喝?”
“吃这么少,奶水怎么可能有营养?”
“胸那么小,奶够吃?”
……
这些话听多了,心理脆弱的哺乳麻麻都会不由得质疑自己的奶水没营养……
首先要说一点,胸大胸小跟奶水充不充足没啥关系,另外,关于你的母乳有没有营养不是别人说几句就能决定的。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帮你打消疑虑,坚定你的哺乳信心。
母乳是宝宝最稳定的营养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研究证明,非洲地区或饥荒条件下母乳妈妈的乳汁营养没有明显差别,也能够满足宝宝最初的成长所需。
所以不要纠结麻麻们吃多吃少,即便是吃的少,也会消耗自身储备能量来保证母乳的营养(但是不要偷偷节食减肥哦~),就是为了保证宝宝吃饱、吃好,这就是母亲的伟大。
母乳检测,别信!
前几天还看到有妈妈说去测了母乳,结果是蛋白质低,“好伤心,我的奶真的不好”。
像这样用一点点母乳,分析蛋白质、脂肪等几个成分数值,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出“营养不够”的结论,小编只有两个字:别信!
母乳检测根本不是常规项目,除极少数情况(这种特例一般不用考虑),你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奶是否“合格”。
为什么呢?小编可以说3点原因:
根本就没有统一标准。
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用于检测妈妈的奶水合不合格的标准一说。
检测的那几个成分不足以衡量母乳。
对宝宝来说,虽然蛋白质和脂肪等是必须的,但母乳中宝宝需要的其他营养,远远不止这几个。
DHA、乳脂球膜、乳铁蛋白、常量元素(比如钙)、微量元素(比如锌)……母乳成分何其复杂,哪能仅凭几个数值就下结论?
母乳是很稳定的营养来源。
人类乳汁中基本成分不直接依赖于妈妈摄入的食物,这是人类繁衍的一种保护机制——优先保证婴儿的需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研究证明,非洲地区或饥荒条件下母乳妈妈的乳汁营养没有明显差别,也能够满足宝宝最初的成长所需。
所以真的不要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妈妈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奶好不好——我们母乳喂养,并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适时在母乳的基础上添加均衡饮食,就可以持续提供宝宝需要的各种营养了。
“清水汤”有营养!
母乳的颜色,取决于脂肪含量(可以参考熬得很浓的肉汤,奶白奶白的,对,是因为里面都是脂肪)。
来,看张图,前奶和后奶中的脂肪含量。
这张图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第一,你的每一次哺乳,母乳都会有微妙的变化。
前奶比较稀,里面主要是水分、乳糖和免疫成分等,给宝宝抗体,也解渴。
后奶浓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属于让宝宝吃饱饱、长肉肉的部分。
有的说法让妈妈把前奶挤掉,只给宝宝喂后奶——这样不行,每次喂奶都应该让宝宝至少吸空一侧,前奶和后奶都要吃到。
第二,宝宝成长的不同时期,母乳也在跟着变。
人类乳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成分与子代发育同步变化。
冰箱里冻着母乳的妈妈可能已经发现了,你在宝宝不同月龄时挤出的奶,看上去颜色、浓淡都不会完全相同。
总体来说,宝宝月龄小时,母乳脂肪含量高,更浓稠,随着宝宝长大,对脂肪的需求降低,母乳也会逐渐清淡。
前奶、后奶的区别你知道吗?
前奶比较稀,里面主要是水分、乳糖和免疫成分等,给宝宝抗体,也解渴。后奶浓稠,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主要功能是让宝宝吃饱、长肉。
有的说法让妈妈把前奶挤掉,只给宝宝喂后奶,这样是不对的,每次喂奶都应该让宝宝至少吸空一侧,前奶和后奶都要吃到。
做这3件事,提升母乳质量
前面说了,母乳妈妈不需要特别纠结“吃”。正常饮食,就可以分泌营养充足的乳汁。即使摄入不充足,身体也会消耗储备的能量来制造乳汁。
但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什么都不吃,单纯消耗自己(小编真怕你马上要节食减肥去)。母乳妈妈要让自己保持健康。
忽然想到这张“正确衔乳”的图。正确衔乳有助减轻损伤。
宝宝张大嘴同时含住和乳晕,而不是仅仅吸住。
要“生产”高质量的母乳,在饮食营养方面,你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这3件事:
保证6-8杯水的液体量
不一定都是喝白开水哈,喝牛奶、吃水果都算液体摄入量。
不需要特别去计算摄入了多少液体,只要注意一点:别等已经觉得很渴了再喝水。
平时想着喝水,喂奶前和喂奶时也应该喝点温水。
保证高质量的营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母乳妈妈每日饮食搭配:
主食:谷类250~300g,薯类75 g,全谷物和杂豆不少于1/3;
肉类: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220 g;
牛奶:400~500ml,这是优质的钙的来源;
蔬菜:蔬菜类500g,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
水果:水果类200~400g;
其他:大豆类25g,坚果10g。
*油和盐要控制,食盐不超过6g。
不用拿电子秤称着吃饭哈,就是尽量丰富地摄入营养。建议母乳妈妈每周摄入的食物种类最好达50种。
而且,你需要高质量的营养来源,一个冰激凌和一把坚果仁的热量可能差不多,但前者只提供热量,后者却提供蛋白质、矿物质等很多营养素。
合理使用维生素补充剂
如果因为宝宝过敏而自己忌口了鸡蛋、牛奶,母乳妈妈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肉类、不含奶的钙剂等来补充蛋白质和钙质。
如果不爱吃肉,或者是素食主义者,那么要特别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可以吃综合维生素弥补营养的缺失,必要时咨询营养科的医生哦。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