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们也许脑海中无数次重演影视作品中的分娩镜头:女主角躺在产床上辗转反侧,双手紧紧抓着床单撕心裂肺地叫喊……于是在惶惶不安中等待即将来临的分娩。
分娩是一种十分独特的、个体化的体验,子宫规律性的收缩造成子宫短暂缺血,伴随子宫颈口开大和肌肉、韧带拉伸,胎儿对母亲产道也会产生压迫,这些都会使产妇感到剧烈疼痛。无论准妈妈做了怎样充足的心理准备,临产都是一个痛苦的时刻。
通常使用的分娩镇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性的镇痛,即通过麻醉药或止痛药来达到镇痛的目的,这也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无痛分娩;另一种是非药物性的镇痛,主要是通过产前训练增强肌肉弹性、练习宫缩时正确的呼吸方法,或使用穴位按摩或针灸来减轻疼痛。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就是把止痛药注射到硬脊膜外腔(人体背部的脊柱骨与硬脊膜之间的狭窄腔隙)的一种麻醉方法。麻醉时,医生会将一根塑料管置入硬脊膜外腔,通过此管注入麻醉药物,药物起效后,准妈妈的下半身会变得疲倦、沉重,宫缩带来的阵痛会渐渐减轻直至消失,等有了痛感后可以再次注入药物,直到分娩结束。硬脊膜外麻醉前需要导尿管帮助导尿,麻醉后需定时测量血压,监测胎心及评估是否需要追加药量。
产妇在接受硬膜外麻醉前需接受全面评估,包括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有无麻醉手术及药物过敏史,有无产科异常情况如脐带脱垂、头盆不称等,有无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如穿刺部位感染、败血症、凝血功能异常、颅内压增高等。麻醉前一般要先注射1000毫升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氏液,防止麻醉时血压降低,在宫口近开全时应减少用药量,避免准妈妈无法感觉到阵痛而造成第二产程(即宫口开全)使用腹压不到位。
硬膜外麻醉镇痛起效快,可控性强,准妈妈在分娩过程中可以保持头脑清醒,主动配合,同时可以帮助缓解外阴侧切及产后缝合的疼痛。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低血压、轻微头痛、恶心等。硬膜外镇痛对子宫收缩和产程的影响与用药种类、药物浓度以及用药时机的不同有关,一般掌握好药物浓度、用药时间,产程中适时使用催产素,都可以纠正子宫收缩乏力。硬膜外镇痛对胎盘血流的影响主要是低血压造成,可能出现短暂的胎心率加快或减慢,因此做好胎心监测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实行硬脊膜外麻醉后少部分产妇行动会产生障碍,下身沉重麻木,无法改变姿势,需要医务人员辅助才能完成分娩。
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主要是借助水的浮力作用减轻产痛,这种分娩方式目前尚未普及,其原理是浮力削弱了很大一部分身体必须支撑的重量,因此紧张的肌肉也会得到放松,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分娩开始后,准妈妈会浸泡在温度适宜、经过严格消毒的专业水池或浴缸里,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呼吸,放松肌肉,最终将胎儿娩出。
一般情况下,水中分娩是安全、省力、疼痛轻的分娩方式。水中分娩可能出现新生儿因呛水而死亡等可怕后果,婴儿降生后,在水中待的时间不宜超过1分钟。水中分娩在消毒及如何防止感染等方面还有难点,因此美国妇产科学院至今仍未确认水中分娩为安全的分娩方式。
笑气镇痛
笑气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按一定比例与氧气混合吸入后可以帮助减轻疼痛。这种气体有甜味,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作用,对胎儿无明显影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而且准妈妈吸入的笑气中混合有一定比例的氧气,可以提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量。这种镇痛方式易于掌握,可以在疼痛来临时,有医护人员协助吸入笑气,数十秒可达到镇痛作用,同时准妈妈保持清醒的状态,配合医生完成分娩,停止吸入数分钟后作用消失。但是在临床上,笑气的止痛效果并不是很好,可能会出现镇痛不全的情况,而且还可能会使产妇产生不适感。因此该法适于对疼痛有一定的耐受性,只需要部分减轻一些分娩疼痛的准妈妈们。
导乐分娩
导乐一词来源于希腊语“Doula”,原意为由有过分娩体验的女性照顾产妇。分娩时准爸爸的陪伴确实对缓解安抚准妈妈的紧张情绪有一定作用,但是他毕竟不能对产妇的疼痛感同身受,而且也无法为准妈妈提出缓解痛苦的建设性意见。这时一位有分娩经验、有人际交流及支持技巧的助产士陪伴在准妈妈身边,可以帮助准妈妈消除紧张,增强安全感,这个特殊的护理即为导乐。
一般情况下,医院会聘请数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或产科医生担任导乐一角,他们一般都有生育经历或接生经验,富有爱心、耐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善于倾听并引导产妇的思想,并且都经过专业培训。整个分娩过程中导乐都会陪伴在旁边,鼓励并指导产妇如何正确用力,讲解分娩的进程,不断给产妇以心理上的支持,在宫缩间歇期鼓励产妇喝水、进食、调整呼吸,帮助产妇补充体力。产后导乐还会继续陪伴产妇,指导产妇哺乳,以及和婴儿建立亲子联系。
欢迎关注“徐州三院妇产科”订阅号:徐州三院妇产科(xzfce_com),我们将每日更新医疗动态,为您推送最新医疗资讯和热文!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