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乳母的饮食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乳汁是乳母的通过自己身体的作用,把乳母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物质转化为乳汁,在这个时候,如果乳母的饮食过于偏重,那就会影响到自己哺乳的孩子,比如说,过于燥热的食物或是过于生冷的食物都是需要禁止的,如果不能做到,那乳母食用后,也会间接的作用在小儿的身上。而小儿的身体较成人弱小,没有那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在遭遇到外界的因素——尤其是饮食因素——影响的时候,自然会诱发种种的疾病。而这种疾病的原因,就在于乳母没有注意自己的饮食。

值得一提的是,当小儿还没有满一岁的时候,最好不要着急添加水果与肉食,因为在这个时期,小儿的脾胃是比较虚弱的,当碰到油腻的肉食与生冷的水果的时候,是不能将它们消化吸收的,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们转化成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而若是不走运的话,反而会损伤小儿的消化系统,如果没有频繁的损伤,小儿或许可以自我调节恢复,若是频繁如此,那就只能是导致疾病的发作了。


此外,使用母乳喂养的话,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饮酒后不要哺乳:饮酒后,酒中的成分会进入乳母身体,随着乳汁进入小儿的身体,从而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2、过于疲劳的时候不要哺乳:人体疲劳的时候,气血已经受到了耗损,此时没有足够的气血生产足够的达到质量的乳汁,如果这个时候哺乳,那小儿就会饮用低质量的母乳,影响自身的生长,同时也会影响乳母的健康。

3、动气发怒后不要哺乳:发怒后,会严重影响乳母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自然会影响到乳汁的质量。


4、生病的时候不要哺乳:生病的时候,人体会将主要的精力应用在对抗疾病、恢复身体方面,乳汁的质量会受到影响,此外,如果是传染性疾病,则不排除通过乳汁传染的可能。

5、小儿啼哭的时候不要哺乳:小儿啼哭的时候,全身的气机是运动的,如果这个时候喂养,则容易导致气、乳积滞于体内,导致各种疾患,比如吐泻、噎痢、腹痛、痞满等。


6、没睡醒迷迷糊糊的时候不要哺乳:这种时候,乳母无法注意到喂养的种种情况,也无法控制小儿的饮食,极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7、饱食的时候不要哺乳:饱食后全身气血集中在脾胃消化吸收食物,在的气血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哺乳一是小儿的不到高质量的母乳,二是影响乳母的身体健康。

8、不要侧卧哺乳:这一姿势婴儿在吞咽母乳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十分容易出现吐奶的情况,同时也会导致妈妈的胸部出现溢奶的情况,对于的清洁与健康会产生影响。


9、正确的哺乳姿势:妈妈应该坐起来,保持上身垂直,将婴儿抱在怀中,头部偏上,方便婴儿咽奶,在哺乳完成后,将小儿身体竖立,这样既可以防止小儿吐奶,又可以避免妈妈的身体出现问题,是很多妈妈都会采取的姿势哦。


往期回顾:

夏天来了,孩子游泳要注意哟!

迷之西瓜

更多育儿信息,请关注寇小儿中医馆


       我们将定期为您发送最适用的育儿信息及儿童相关问题,如果您有想要了解的话题,请留言,我们将在相关微信文章中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