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大本营』离乳or断奶,不同方式大揭秘

母乳喂养大本

“其中的幸福感觉只有,你知,我知!”

『下拉到底 阅读原文 超精彩


喂养,是胎儿脱离母体后又一次与母亲紧密相连的最佳方式,它让母子再次合为一体,对母子亲密度、婴儿安全感等的建立非常的有好处。


随着亲密育儿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接受,何时断奶成了父母广泛关注的话题。到底何时实现母子的第一次分离,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好处呢?

断奶的方式:

恐吓断奶

隔离断奶

引导离乳

自然离乳

各断奶方式所采用的方法、优劣对比及注意事项:


1恐吓断奶

1、方式:在上涂抹红药水、辣椒油之类的有刺激性气味或者味道的东西,给予孩子感官上的刺激以起到吓阻作用。


2、优势:对于大人(非母亲)来说简单方便,见效快。


3、危害:

1)生理

-母亲:涨奶、乳汁淤积(即奶结)、急性乳腺炎甚至化脓


-婴儿:因失去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过敏风险,增加胃肠道压力


2)心理

-母亲:可能产生愤怒、痛苦不舍、自责等不良情绪


-婴儿:可能对母亲产生惧怕心理,在一段时间内拒绝接近母亲;

可能使得宝宝害怕甚至拒绝饮食;

含有刺激性味道的东西可能损伤宝宝口腔粘膜


2隔离断奶

1、方式:母亲采取避而不见的方式,强行与宝宝进行隔离。


2、优势:对于大人(非母亲)来说简单方便,见效快。


3、危害:

1)生理:

-母亲:涨奶、乳汁淤积(即奶结)、急性乳腺炎甚至化脓


-婴儿:因失去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导致抵抗力下降;,增加过敏风险,增加胃肠道压力


2)心理:

-母亲:可能有被强迫的愤怒感,同时伴随痛苦不舍、自责等不良感觉


-婴儿:可能对母亲产生怨恨并在一段时间内拒绝亲近母亲;

可能在母亲回到身边后更加的粘恋母亲。若再度被拒绝则伤害加倍;

可能出现恐惧、焦虑、夜惊,拒食等不良反应;

因母亲的突然消失而缺乏安全感—可能为日后的心理疾病留下隐患。


3引导离乳

适用于两岁以上,能用语言表达想法和意愿的宝宝


1、方式:母亲采用转移注意力或协商的方式,在宝宝接受的前提下实现离乳。


2、优势:

1)有利于母亲及宝宝的生理健康;


2)不会给母亲及宝宝带来情感创伤;


3)不会损害母子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度;


4)有助于宝宝情绪及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


3、要点:

1)在孩子想要吃奶的时候,给予肯定回答的同时转移其注意力(如给玩具或其他食物及蔬果,外出游玩等),以拉长喂奶间隔时间,减少哺乳次数;


2)利用一些自然出现的机会(如妈妈破损、需要出差、身体不适等)与宝宝商量不再吃奶;


3)准备一场告别仪式,提早一段时间不断告知宝宝将在某一时刻进行这一仪式,在仪式中需要与奶精灵再见,仪式结束后就不再吃奶。


4)离乳后,妈妈需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宝宝妈妈对其的关心和爱护只多不少。当宝宝又要求吃奶时,温柔但坚定的提醒宝宝“奶精灵”已离开。若孩子出现哭闹或其他不良情绪反应时,家里所有成员都应对其进行温柔安抚,而非不耐发怒。


4自然离乳

适用于三岁以上,能用语言清晰的表达自我情感及需求的宝宝。


1、方式:家人完全不进行干预,妈妈愿意坚持哺乳直到孩子自行决定停止吃奶。


2、优势:

1)有利于母亲及宝宝的生理健康;

2)完全尊重宝宝及妈妈的个人意愿;

3)不容易给妈妈及宝宝带来情感创伤;

4)不容易损害母子之间的亲密度和信任度。


3、疑虑:会否因母子过度亲密,导致宝宝过度依赖?


关于这一点,凯妈认为导致宝宝过渡以来的原因并不是母乳喂养,而应该是育儿观念。母乳喂养是育儿观念中的一部分,不代表全部。


多角度呈现育儿背后的故事

覆盖千万家庭的育儿论坛

最好玩儿的育儿平台

最权威的育儿资讯

专业

宝宝树

微信号:babytreemika

全球最大的母婴交流平台

QQ群:364830879
宝宝树 爱·交流·成长


母乳

一场“奶”与“奶”的战斗...

点击 阅读原文 加入母乳喂养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