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在婴儿当中是常见的问题,我们也常称为是生理性的或者没有其他并发症的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胃食管返流指的是胃的内容物进入食管,伴随或者不伴随返流和呕吐(Czinn&Blanchard,2013; Hegar&Vandenplas,2013)。当婴儿常常将吃下去的奶吐出来,尤其是看起来吐得很多的时候,新手父母常常为此感到惊慌失措,担忧这是个健康问题。
大多数的婴儿都时常会有吐奶,这是因为他们的胃肠道系统还不够成熟,胃当中的食物很容易在体位变动、腹部受压、或者进食量过快,过大的情况下返回到食管当中。
有一些数字你可能需要知道:
吐奶虽然常发生在进食之后不久,但过了1-2小时候,也会发生
0-3个月的婴儿有至少一半每天至少吐一次
婴儿频繁吐奶可能持续2-4个月
一些婴儿到7-8个月才会停止吐奶
一岁大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孩子不再吐奶了
(Czinn&Blanchard,2013; Jadcherla et al.,2012)
导致婴儿吐奶严重的因素你需要了解:
乳量过大或者喷乳反射过强——这会导致一些返流的症状,但是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调整。
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过度的呕吐,最可能的是牛奶制品(可能是宝宝直接摄入的,也可能是妈妈摄入的),这需要妈妈检查婴儿摄入的配方奶,固体食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药物(包括草药)等情况。
宝宝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这会使得宝宝吐奶频繁而剧烈,还伴随了其他的症状,例如呼吸问题,食管炎症,以及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需要入院治疗。但大多数的宝宝并不会有这样的问题(Vandenplas et al.,2009)。
极少在婴儿当中出现的喷射性呕吐,可能是幽门狭窄的征兆,如果你的孩子每天至少有一次这样喷射性的剧烈呕吐,需要请医生进行诊断。
研究表明,部分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比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经受更多更频繁的返流,特别是2~6个月龄的婴儿(Hegar et al.,2009)。另外,与没有出现返流的婴儿相比,经常出现返流的婴儿母乳喂养成功率会降低(yalcm&Kuskonmaz,2011)。
在母乳喂养促进的过程中,哺乳顾问常常发现,当母亲发现自己亲自哺乳的孩子出现频繁地吐奶,她常常会害怕哺乳。据估计,在生命最初6个月,约有50%婴儿因返流或呕吐而改变喂养方式(Nevo et al.,2007)。但是,对于这个现象,父母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可能会采取母乳瓶喂,甚至停止母乳喂养,更换为配方奶喂养,以及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的方法,以“治疗”婴儿的返流症状。
婴儿喂养实践研究II的数据,纳入了2841名有返流症状的婴儿,探讨了他们的喂养模式(Pei-Lin Chen et al., 2017),将其分为7个类,并探讨了这些喂养模式与胃食管返流的关系。
(1)直接母乳喂养(喂养)
(2)母乳瓶喂
(3)配方奶喂养
(4)混合母乳喂养(1和2的组合)
(5)直接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1和3的组合)
(6)瓶装母乳和配方奶喂养(2和3的组合)
(7)混合母乳喂养和配方(1、2和3的组合)
除此之外,还考虑了固体食物的喂养。
研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在所有的喂养方式中,3个月大婴儿的返流发生率最高
与直接喂养相比,母乳瓶喂+配方奶喂养、配方奶喂养、混合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三种喂养模式之后的返流发生最多(RR分别为 2.19、1.95和1.59),瓶喂母乳加配方奶喂养的反流风险高达119%。配方奶喂养的其他组也有较高的发生反流的风险(直接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增加51%的风险;混合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增加59%的风险)。与直接母乳喂养相比,配方奶喂养的反流风险高出95%。
大部分喂养方式的返流发生概率都从2个月到10个月递减,而配方奶喂养和添加固体食物的婴儿,返流比例是从2个月到10个月递增。说明添加固体食物对返流其实并没有保护作用。反而,母乳喂养才是直接的保护因素。有人认为添加增稠剂或者固体食物可以改善这些婴儿的体重,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使用重复测量的方法发现,和直接母乳喂养相比,任何喂养方式加上配方奶喂养是下个月发生返流的一个危险因素。反过来,在上个月经历过返流的婴儿在3, 6, 7和9个月内更可能是配方奶喂养(OR分别为1.12、1.77、2.19和2)。上个月经历返流的婴儿在随后的6个月里,瓶喂母乳加配方奶喂养的可能性要高出7.74倍。上个月有返流的症状发生会导致直接母乳喂养的RR减少(RR=0.79[0.66,0.94]),表明母亲停止直接母乳喂养。
如果你的婴儿是一个“愉快的呕吐者”——生长发育良好,绝大多数的呕吐发生时并没有不舒适的状态,TA的精神很愉悦——吐奶只不过是一个洗衣服的人需要烦恼的问题,或者在公共场合的尴尬状态,这并不是一个医疗问题。
其他有关胃食管反流父母管理的建议还包括父母教育、体位治疗、喂养技术、 适当治疗,饮食、药物和手术 (Hegar et al., 2013)。我们将在下一篇继续讨论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