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儿科微课——传播最靠谱的儿科知识
每周四晚19:30-20:30
免费听课或转播,联系助教 xiaopingguojkxy
宝宝最好的食物就是妈妈的乳汁,所以现在人都推荐母乳喂养。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后的前半年里,母乳可以完全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而6个月以后的孩子,仍然可以以母乳为主食,另外添加各种营养辅食,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要踩入喂养的误区,宝宝喂养有哪些讲究,你知道吗?本期微课,小苹果邀请了刘遂谦医生与我们讨论关于科学喂养及生长评估的问题。
刘遂谦,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注册执业营养师,硕士研究生学位,曾就职于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住院部及门诊),现于北京和睦家医院出诊,十余年临床营养学经验。擅长:婴幼儿及儿童的喂养、饮食教育及营养发育指导,婴幼儿及儿童食物过敏的营养治疗,孕产妇营养指导,成人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肥胖的营养治疗,以及肠外内营养支持。刘遂谦,澳大利亚营养师协会注册执业营养师,硕士研究生学位,曾就职于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住院部及门诊),现于北京和睦家医院出诊,十余年临床营养学经验。擅长:婴幼儿及儿童的喂养、饮食教育及营养发育指导,婴幼儿及儿童食物过敏的营养治疗,孕产妇营养指导,成人健康管理,急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肥胖的营养治疗,以及肠外内营养支持。
微课回顾
首先在我们谈科学喂养之前。我想跟各位家长们共享一个概念叫做“生命最初的1000天”。从营养角度来说现在全世界非常在意的一个概念叫做“食育” - 饮食教育。很多人会认为饮食教育是从宝宝比如说两岁三岁以后开始,但实际上应该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因为从那个时刻到宝宝出生以后满两周岁,也就是二十四个月之间的这段时间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的起跑线。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对于食物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包括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形成,个人良好口味的培养,一个健康的饮食结构的建立继而影响到综合营养状况和健康情况是喂宝宝的生命后期奠定重要基础的时刻。
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生命最初的1000天,特别是宝宝从出生到一岁之间的这个阶段。是他们营养程序化的关键窗口期,那么简单理解的话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个阶段的营养,对于宝宝的早期的生长发育和他们成人期长大以后一些重要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持续一辈子的影响。
所以说婴儿期被我们称为“可塑期”就是从新打造期,也就是说在宝宝定型之前,在各个器官还没有真正发育成熟之前出现问题还来得及补救,但是如果晚了,到了两岁以后再去干预这些事情有可能真的是难度就比较大了。
所以今天的课程就是关于生命前1000天的喂养
不管我们现在的家庭习惯是怎样的。但是,喂养这件事情重点是在于:
第一不要太教条
第二不要太守旧
0-6个月的喂养重点
2016年8月,中国营养学会首次发布的《婴儿喂养指南》(0-6个月),倡导母乳喂养,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母乳喂养指南完美接轨。
主要包括6个条目:
建议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Part1:母乳喂养的优点
都说母乳喂养非常有利于宝宝,我们从几个点上来说:
首先说母乳的营养。大家都知道初乳的热量、蛋白质都是远远高于成熟乳的。一些偏远地方的家庭的会认为初乳看上去颜色挺灰暗的不是特别的浓厚,觉得没有营养。这是一个误区哈!其实我们妈们乳汁的营养成分它的分泌的量和变化程度实际上是非常动态的随着宝宝自身的月龄和他生长发育速度就是宝宝自身的需求来动态调整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实际上是没有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早期的营养结构上更具有优势的原因。
初乳最重要的营养价值是他免疫活性,比如说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生长因子等等,不仅是促进宝宝的消化道和各种脏器的迅速生长发育,同时它可以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抵抗外界的细菌病毒这些病原体对宝宝的威胁。
同时,及时的开奶及时的母乳喂养还有助于减轻或者说延缓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所以如果说有一些妈妈们为了自己体型的问题而不希望母乳喂养,那么请考虑一下,无论是对于妈妈自己还是对宝宝而言,母乳喂养毫无疑问都是最好最优先的选择。
成熟乳刚才我提到了会随着宝宝身体的需求而发生成份上的变化所以特别神奇!之所以说母乳是黄金不换的口粮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除了营养外,我们要提到母乳喂养的过程!他是一个有菌的过程(这个特别重要)母乳自身是含有很多菌的,可以分离出的很多乳杆菌包括嗜酸乳杆菌、鼠李糖杆菌、双歧杆菌都是宝宝的消化道特别需要的益生菌群,而且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宝宝可以通过乳腺管以及宝妈妈的皮肤接触到一些细菌。实际上,早一点接触外界的菌群是对宝宝的免疫力非常非常有好处的。
有很多的研究证明:越晚接触菌群的宝宝后期出现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生过敏性疾病风险是越高的。
母乳喂养的另外一个好处的是预防牛奶蛋白过敏。现在过敏的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都比以前发生的几率更高的一个现象流行病学趋势,原因跟我们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关系。母乳喂养就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这个牛奶蛋白过敏以及其他食物蛋白过敏的风险。所以说,如果有可能建议第一口奶一定是母乳!并且是持续性的母乳喂养到至少四个月最好能达到六个月。那么万一没有母乳的话,对于本身有过敏性疾病发生风险的宝宝就是父母双方有过敏体质的,你们生出来的孩子建议给宝宝第一口奶是要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这样的话安全系数更高一些。
母乳的营养比例更有利于宝宝的体重控制。这也是最近五年左右的研究发现。人工喂养的宝宝比纯母乳喂养宝宝而言,更容易出现喂养过度。什么是喂养过度呢?就是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往往更多。发现宝宝在婴儿期甚至儿童期出现超重和肥胖的几率很高并且这会延续到他们成人期长大以后出现前面提到的肥胖超重的风险,以及一些慢性病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所以很容易发现人工喂养的宝宝它的生长曲线的爬陡坡的现象特别常见。所以说如果有可能还是要进行纯母乳喂养。
Part2: 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WHY
宝宝四到六个月以后,无论是生理和心理发育方面都需要新的食物的介入了。比如说他们的消化道更成熟了,比如说他们生长发育速度更快了需要一些额外的能量密度更高的食物,再比如说他们肠道菌群形成了他们需要一些食物中的成分来培养这些菌群。另外,他们还需要通过接触,抓摸、感受、舔、嚼、咽等等,这些尝试来逐步体验和适应除了奶以外的食物,就是说要开始往成人的方向发展了。
所以辅食添加原因就在于要帮助宝宝去学习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到主动进食,让他们开始去尝试着进入这个世界,要锻炼他们的吞咽能力和培养咀嚼能力。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帮助他们的味觉嗅觉触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这个发育过程基本上是从宝宝进入七月龄开始到二十四月龄也就生命1000天的最后那个时间段结束来完成。
所以说在辅食添加阶段,喂养方式添加过程以及父母或者其他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于宝宝的饮食行为、营养基础以及他们的膳食结构的形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是影响他们一辈子的。
Part3:什么时候添加辅食?WHEN
母乳每天喂8-10次、或配方奶每天近1000 毫升:不满足
体重:足月儿身长体重均达标;低出生体重儿达到6kg、奶量够、但体重增加仍不达标
自主挺直脖子,倚着东西可以坐
开始对成人的饭菜感兴趣
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挺舌反射消失
消化酶分泌量增加,添加后无不适症状
▲▲▲▲▲▲▲▲▲▲
当宝宝出现了这上面的这些特点的时候,意味着他准备好了,他可以开始吃固体的食物了。尤其是一部分宝宝他们的体重已经非常达标了,然后他们一看到大人动嘴就开始小眼睛跟着溜溜地转,而且有伸手去抓的表现。还有就是我们用勺子把食物放到他嘴边的时候他自己开始用他的舌头和嘴部的肌肉将舌尖上的食物往嘴巴后面送而不是往外顶往外吐,那说明他的吞咽功能已协调,挺舌翻舌也消失了。这一切都说明宝宝准备好了。
有一些家长会问我的宝宝到这个年龄段时候很容易就哭闹和烦躁,为什么呢?很多时候其实我们观察一下宝宝他们的吃喝睡拉撒都很正常也没有生病。这种莫名的烦躁,往往也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满足它们生长发育的需求和心里上的发育需求了,所以家长注意观察一下,有些时候的烦躁不是宝宝病了,而是他需要添加辅食了!
现在是有一些家长会比较困惑:到底是应该四个月还是六个月添加?因为比如说世界卫生组织WTO会建议六个月以后,我们中国药学会也是说六个月以后。可是老人又说四个月以后,另外有些专业组织也说四个月以后。到底听谁的?
其实并不冲突,因为世界卫生组织和我们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是为了鼓励很平均的一二三线城市和偏远地区都能够大力的普及母乳喂养。所以说,满四个月的母乳喂养以后开始考虑辅食添加也并不跟六个月冲突,“考虑开始”辅食添加只说考虑开始尝试食物不适宜和正规添加的开始,正规添加也是从六个月开始的。
如果太早添加辅食早于四个月(欧洲的一些权威机构会说早于十七周)容易会让宝宝消化系统不成熟导致比如拉肚子、或者是便血、呕吐甚至造成以后的喂养困难。甚至是出现感染,比如说因为拉肚子出现继发的感染和过敏风险。而且太早添加辅食容易让孩子因为食物的味道比较不一样,所以就开始拒绝母乳,容易导致母乳喂养的提前终止,这也为后面的肥胖埋下隐患。
另外,如果是少于四个月就添加辅食有可能因为他们进食能力还不够,所以进食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感受,比如说噎着了呛着了,从而让他们开始恐惧食物,那么为后期的辅食正规添加会带来一些阻碍。
过晚添加辅食,则增加婴幼儿蛋白质、铁、锌、碘、 维生素 A 等缺乏的风险,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缺铁 性贫血等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并造成长期不可逆的不良影响。过晚添加辅食也可能造成喂养困难,增加食物过敏风险等。
反过来,晚于六个月才添加的话。也容易造成一些,比如说铁、蛋白质、维生素a等这些营养素缺乏出现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不要太晚添加辅食的原因就是过晚添加还容易因为错过口腔和胃觉发育的敏感期造成喂养困难。
所以各位家长只要记住一件事情,不要早于17周不要晚于26周。那么有过敏性疾病风险的宝宝啊我们的怎么办呢?请您去咨询专业人士。
另外,不论有没有过敏风险,现在新的观点都是提倡的是一周岁之前一定要开始让宝宝把所有的食物都尝个遍,不要说什么鱼虾之类的一岁以后再添加,那已经是过时的观点了。所有的食物,只要能尝到的,一周岁内至少去尝试。至于要观察他吃不吃得了?吃完以后会什么样的反应?如果出现问题交给专业人士来办,不要自己乱揣测,盲目地停食或者盲目地乱喂。
Part4:添加什么辅食?WHAT
家长们要记住一件事情,只要是奶以外的食物,我们都认为是辅食,不管这个食物是液体的还是固体的。
辅食添加的原则是
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循序渐进来的。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是婴儿配方米粉。为什么不是自己家做的大米?因为婴儿配方米粉往往是额外添加了铁元素的,有些还添加了维生素c来辅助铁的吸收。原因在于宝宝从四个月左右开始的时候,他们从母体中带来的铁元素基本上就用光了,那么如果出现缺铁甚至是缺铁性贫血的问题,很容易增加他们被外界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几率,也就是说容易生病。
所以,为了增强宝宝免疫力就要用额外添加了铁元素的婴儿配方米粉作为第一套辅食。有些家长会担心宝宝对米粉过敏怎么办?也很简单,先用自己家的大米稍微熬点米汤,然后给宝宝尝一尝,如果没事儿就尽快开始用婴儿配方米粉作为正规辅食进行添加。
一般来说一种新的食物让宝宝吃的话需要观察两到三天,如果没有出现呕吐、腹泻、便血、皮疹等比较严重的问题,就可以添加第二种了。一般来说我会建议家长在米粉之后就开始添加蔬菜,水果呢我会建议稍微晚一些,满六个月再添加水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他们一旦适应了味道很甜的食物,可能就不太容易去接受味道相对寡淡的蔬菜了。
我们人类有一个先天的特点,从生下来开始就对甜味最敏感(喜欢吃甜食),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相对他们更容易接受的食物往后放,相反不太容易接受的食物比如说味道比较涩的菠菜、怪异的胡萝卜往前放,这样的话有利于宝宝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饮食口味和饮食习惯。很多家长会认为水果特别有营养,其实水果是不能被蔬菜所替代的,甚至可以说蔬菜的营养在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比水果更广泛。
另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像肉类、蛋黄是可以在辅食添加的初期就介入的,不要等到太晚,因为太晚的话不能及时补充上铁元素和蛋白质。一些孩子偶尔会出现噎着呛着,偶尔的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有些家长就认为这是食物过敏了,其实很可能就是刚刚好赶上一个小感染,往往是跟食物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所以说,在自己不能确定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地认为它是食物过敏,如果实在是不确定就去到医院问问医生。如果症状出现地很反复,就需要把这种食物暂时停一停,但是也不是说永远就不能添加了。
米粉的冲调需要提醒一下爸爸妈妈们。最好是用白开水,有利于孩子去接受原味儿的米粉,实在不行再用母乳或者配方奶冲成比较稀点儿地糊状,稀稠的程度我建议是能用小勺子舀起来但是不会很快低落,这样可以保证米粉的能量密度。有些家长的米粉冲得太稀了,稀汤挂水的米粉能量密度不能保证辅食添加的意义。
如果总体而言,宝宝的肉类或者是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比较差,添加不是很理想、很成功,或者是一部分家长倾向于给宝宝吃得比较素的话,那么这类宝宝的辅食里面是要额外添加五到十克的植物油的,当然是要熟一点的油,不能是生油,否则的话宝宝的生长发育,尤其是体重的生长会容易出现问题。一般七到八个月左右,宝宝的代谢能力就比较强了,可以去把肝脏里面的一些代谢毒素给排除掉。这个时候会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去摄入一些铁元素和维生素a。
宝宝添加辅食以后,容易出现大便偏干的问题,不是说宝宝便秘了,而是说食物变得浓稠了,需要一些水分来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那么换句话来说就是每天要多喝几十毫升的水。喝水量是多少为合适呢?多看大小便:小便的量充足,次数也合适,尿片上的颜色不是特别的黄,重量都还OK;大便不是特别干,很正常的软便;还有这个宝宝的小嘴唇儿、小皮肤上的湿润程度还比较满意,那么说明水分给足了,否则的话,请再稍微多加一点点的水。
有些家长会倾向于用自己家做的食物来替代外面买的食物,原因是担心食物安全问题!之前提到了婴儿配方米粉有它不可替代的优势,虽然说我们家长会倾向于自己做,但是婴儿配方米粉这个选择还是不要用自己家做东西来替代。但是一旦宝宝比如说菜泥肉泥,你都可以正常添加了那么自己做的肯定是要比外面做的很安全。需要注意肉类食物生熟要分开,另外也不要在冰箱里储存太长时间,最好是现做现吃保障食物安全度。
要强调一点,一岁以内的宝宝们辅食的制作过程中不要添加任何的糖盐以及含有糖和盐的调味料,一定要是原汁儿原味儿的。很多家长会觉得这么难吃,我吃都没什么味儿孩子能爱吃吗?我们的味蕾的敏感度跟宝宝不一样,我们不要以我们自己去判断他们,相反,如果吃的太咸了的话容易让宝宝钠盐摄入过多。
现在有很多研究证明高血压是从婴儿期开始的,就是因为家里人给宝宝吃东西中要么是额外添加了盐要么是用了大量的肉汤、骨头汤、鱼汤等汤类。很多家长会说我没有往汤里放盐怎么会有咸的儿呢?那是因为肉类食材本身里面就捆绑着钠盐,一旦经过了煮蒸等过程会让这个钠盐溶到水里,所以我们的汤即便一点盐都不加吃起来还是有咸味儿的。这种汤类让宝宝额外摄入的盐分对他们的血压、肾脏没有任何好处,另外还会让宝宝对正儿八经的原汁原味的食物开始产生抗拒和排斥,对他们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所以家长们不要给两岁以内的宝宝喝汤,不管是什么汤,不要以为这些汤很有营养,其实带来的健康问题远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营养要多得多得多,而且它确实也没有那么多的营养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Part5:谁来添加辅食?WHO
一般来说我们是要让跟宝宝信度比较高的家长来喂食。最好把宝宝放在婴儿餐椅中,不仅能坐稳,让他习惯于这样坐的意思应该吃饭,而且还们可以做到面对面目光平视地来喂宝宝;相反,有一些从后面抱着宝宝,宝宝的注意力就根本不在食物上。
面对面的目光交流和脸上轻松微笑的表情是有助于增强宝宝对食物的安全感和兴趣的,也会更容易促成辅食添加。
要注意的是我们要把勺子挺着放进去,平着拿出来,一定是要宝宝自己用舌头把勺子里面的东西卷到自己的嘴里,而不是我们把勺子放进去以后稍微抬起灌进去。其实灌进去的过程貌似宝宝能吃进去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培养他吃东西的能力,他是被填鸭式的惯养的,这个很多家长没有做到,需要特别要注意一下。
有些家长会因为宝宝对于一些食物的形状、味道可能他刚开始不太接受然后觉得他不爱吃。很多孩子他的气质类型特点和他安全感的问题会导致他可能需要十多二十次地去接触一种食物才能完全接纳。所以说我们要给他充分的时间和耐心去培养,很多宝宝后期的喂养问题都是因为前期辅食添加阶段爸爸妈妈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支持,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现在正好在辅食添加阶段,那希望您能够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一个成功的辅食添加是跟很多因素关系的,包括爸爸妈妈如果当着宝宝的面交流说苦瓜不好吃太苦了不爱吃,其实我们以为孩子听不懂,但是他们能从你的语气表情判断出来。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的一些言行举止是被孩子无意中给模仿了。我们在喂养宝宝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我们对于事物的评判和喜好来干扰和引导了宝宝,让他错误地认为这种食物是好或者是坏。
辅食安排表
在辅食添加开始以后,建议家长们尽可能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就餐时间安排到跟宝宝相接近,这样有利于宝宝后期能够更好地去融入到家庭的进餐环境和氛围中去。
一些家长会因为自己没有时间带孩所以交给老人来代养,现在的老人由于糖尿病啊高血压等问题往往容易把食物做的特别清淡软烂,这个对于孩子的需求来说就相反了。所以老人代养孩子的话家长一定要注意固体食物,尤其是米面类的主食,还有油脂的丰富程度一定要跟上,不要因为这个而影响了孩子的总体能量摄入,影响他生长发育的速度。但是这不能怪老人,因为老人是有他们自己的生理和年龄特点的,我们只是要注意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添加辅食过程出现食物过敏的问题怎么办?
很多家长会认为宝宝出现了湿疹就一定是食物过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大多数的湿疹问题其实是跟食物有关系的,但关系不是那么大,或者说没有单的一种食物引来皮肤症状,更多的还是跟环境因素相关。所以说家长要注意考虑一下到底是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湿疹以及护肤不当,还是说因为食物引起。
Part6:喂养方式
关于喂养方式,一定不要强迫宝宝进食,当然前期宝宝的进食能力会差一些,我们可以帮助她,但是不要出现一直都是追着喂抱着喂,一直都是家长来喂不让宝宝自己吃的情况,出现这些问题一定会影响辅食添加的进度和成功度。如果想宝宝不吃零食我们最好的办法就不买,如果总是担心孩子吃不好,给她买一堆零食,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吃不好,最后也不能够给他形成一个规律的行为模式。
我也提到了加强自身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饮食结构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如果爸爸不爱吃胡萝卜,并且经常评判胡萝卜那么这个宝宝一定也是不爱吃的,所以说家长要做好自己的一个榜样作用。在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家长往往可以重新修正一下自己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是为了宝宝和自己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的行为模式、生活模式和饮食习惯。
环境对宝宝进食影响也挺大的,如果说旁边总是有玩具、电视的干扰,那么他一定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另外,如果宝宝在吃饭之前正在很投入地玩他的玩具,那么这个时候你突然让他吃饭,他也是很难集中注意力或者很难有愉快的心情去吃东西的,因此就餐前半小时请一定要让宝宝脱离他正在非常投入的玩耍。
Part7:如何评估宝宝“生长正常“?
建议绘制宝宝自己的曲线图,现在有很多评估生长发育的app,网上也能找到生长曲线图。我们建议小宝宝每个月,大宝宝每三个月测一次,根据自己宝宝的月龄或者是年龄段描点判断。那么只要宝宝自己的生长曲线在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的第三和第九十七百分位之间也就是最头两条两条线之间,至少就没有出现极其糟糕的营养不良或者是营养过剩,当然这个还是要医生来帮助评判。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参考两条红色的曲线,这样的话把范围缩小,如果是低于红色曲线了或者是在红色曲线和黄色曲线之间了我们就会觉得宝宝的生长情况需要进行一个监控了;如果宝宝本身是在97百分位上,他一直在97百分位上我们认为他的发育生长速度是正常的。相反如果宝宝一直处于50百分位上,他生长发育速度的趋势发展就是平行程度,跟50百分位平行的,我们认为就是合适的,只要不是出现大起大落。
另外,我们还是要看宝宝出生时候的身长体重和他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曲线瞄点形成的曲线发育趋势,不要跟别人比。如果别人长得比较高,但是我们要去盲目追赶的话对孩子也会造成超重和肥胖的隐患;相反如果宝宝长得不好,我们追赶过快,也可能造成肥胖或者是超重的隐患,从3百分位一下子短期之内追到50百分位这个也是不好的。孩子基础是不同的,我们还是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顺势的喂养。
微课音频
如果读了小编的内容精选还不过瘾的家长,可以点击下面的音频,轻松聆听医生的讲课全程录音哦~
读完小编整理的这些内容,有没有觉得很有收获呢?最后,细心的小编也为各位宝爸宝妈整理了一些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和答案哦,快来看看其中是不是有您关心的内容吧。
家长问:我宝宝五个月了,总是火气很重,我吃的也很清淡,可是宝宝总是便秘,纯母乳喂养的,这个是怎么回事?
老师答:如果宝宝只是排便干而不是三天以上才排便,就不认为是便秘。建议妈妈的饮食多一些菌藻类和杂粮类的摄入,帮助乳汁多一些益生元的成分,对于宝宝的肠道环境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如果觉得宝宝的大便总是不好,可以适度的给宝宝添加一些肠道益生菌,让宝宝肠道内有益菌群的战斗力更强一些,这样对排便也是有一定帮助。
家长问:请问宝宝两个多月了,母乳为主,偶尔添加奶粉,为什么宝宝吃的奶粉毫升特别少,感觉母乳也不够吃的,怎么能让宝宝多吃点,体重有些瘦
老师答:建议可以让宝宝稍微多饿一会,这样有助于孩子下一次奶量的增加,另外,宝宝吃奶粉少的原因可能是希望多吃一些母乳希望跟妈妈建立更好的关系,俗称“母乳依恋”,可以考虑一顿母乳一顿奶粉的喂养或者一顿半的母乳加半顿奶粉,喂奶粉可以让家里其他人替代。吃母乳的孩子加奶粉确实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需要足够的耐心,也可以试试先喂一点奶粉再喂一点母乳,看看能不能有一定的帮助。再就是妈妈个人的饮食,一定要吃饱再喝足,要多吃,不要因为喝汤而影响了三餐固体食物的摄入量,肉蛋奶吃的量太少乳汁的分泌情况是会受影响的,所以妈妈自身的饮食调整还是很重要的。
家长问:请问宝宝一周长多少才是正常,如果长的少了,又不好好吃,怎么办啊
老师答:如果宝宝不好好吃饭建议回顾刚刚的课题,是哪个阶段出错了?是因为刚刚添加辅食还不是很习惯对食物的接受程度不高还是因为在喂养过程中出现了因为担忧而追着喂或者在餐桌上有过批评等这种情况,除非把喂养方式饮食习惯纠正否则孩子是不可能多吃的。第二,三餐中间不要给零食让宝宝尽可能有饿的感觉 去吃他该吃的那一顿。
家长问:宝宝7个月,纯母乳喂养,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一直都不爱吃,不张嘴,对食物没有任何兴趣,每次都是灌进去的,有时在哭喊中才能勉强吃完,请问我该怎么做?
老师答:可能您需要考虑让其他的家人喂养宝宝,因为宝宝还是对妈妈的奶太过于向往和依恋了,所以不太愿意张口吃东西。另外,每次喂得时候不要强制灌,可以试试先拿自己的大勺子挖一口辅食吃给宝宝看,而且您的表情一定要非常夸张的喜欢的样子,让宝宝觉得这个食物是非常有意思有味道的,再拿宝宝的小勺子挖一小口给她吃,勺子平着进平着出让孩子自己吃。要避免强硬的喂养行为,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宝宝已经哭喊闹了,就不要强制让她吃东西了。另外,喂辅食的时候可以多饿他一会,先吃辅食再喂母乳这样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