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万元的早教课有必要上吗?不上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小天MM有个二胎妈妈朋友,

昨天,她告诉我说,

自打孩子一出生她就频繁接到神秘电话,

客客气气接了,

对方一开口就问:“您是xx(宝宝名字)妈妈吗?”

接下来她们肯定都会邀约带孩子去早教中心体验。


面对各种早就遍地开花的“早教中心”,

不管你是去没去过,

肯定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


能有多贵?

价格昂贵动辄过万元,交钱容易退钱难


潍坊市的早教中心和类似机构数目不少,

因课程数量不同,收费每节课从100元到200元左右不等,

算下来,一期课程动辄就过万元。


按课时收费,报班越多越便宜

各类早教机构基本都是按照家长选择课时的多少收费。为了能够吸引家长选择长期课程,早教机构采取阶梯式营销模式,也就是买的课时越多,折扣越高,每节课的价格也就越低。如一家早教机构的收费明细中写明,如果一次性购买48节课的,折扣后收费可近1万元,限定12个月必须上完;而一次性购买180节课,折扣后收费约2万元,限定36个月内必须上完。



那么贵的课程,

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一窝蜂似的给孩子报名、

乐此不疲地带孩子去“上课”呢?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情,你懂吗?


理由一:“虽然感觉不出接受早教后,孩子们有什么变化,但身边其他家庭的孩子都接受了早教,自己的孩子就不能落下。

理由二:“孩子不笨是不够的,一定要更聪明,我怎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理由三:有不少“90后”家长,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经济条件较为良好的他们,更加认为孩子的竞争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让孩子参与“早教”,是十分必要的。

理由四:不能亏待二胎。 “以前我的大儿子就没赶上早教,现在有条件了,当然不能让小女儿比别人落后!”已是二胎妈妈的马女士说。


争先恐后去报名,

根本不考虑性价比甚至效果,

只要不让孩子接受的教育比别人少,

就算是没有亏欠孩子,

然而, 这些早教机构是否有资质,

早教课程是否科学有体系呢?


早教机构会玩“突然失踪”?


当记者以家长身份询问退费问题时,

多家早教机构工作人员不愿正面回答,

只是劝说家长应该坚持带孩子上课,

这样才能起到效果。

有早教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

该机构有强制性规定,且会写入双方合同中,

可以退款,但退款额相对较少,

不可能按未上的课时退款。


天价早教机构如何上课


一堂“欢动课”贯穿早教多个阶段

近日,记者在市区位于福寿街新城东路附近的一家早教中心观看了一节“欢动课”。在教室内,4个孩子正由父母陪着打秋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节欢动课主要锻炼孩子们的平衡感。

记者注意到,该早教中心的“欢动课”课程中,多次提到了“秋千”项目。从孩子6周至3岁半,“欢动课”被分为五个阶段。而从孩子6周到6个月、7个月到13个月,以及23个月到2岁半的三个阶段,“秋千”项目都在其中,与运动、歌曲、舞蹈、骑乘等课程在一起,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作用。如让宝宝学习到促进身体、情感、社交和智力发育的新技能等。


市区多家早教机构虽然课程名称花样繁多,

但大部分早教机构共同的课程都为运动课、音乐课等。

“音乐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乐感,我们这里有很多不同风格的音乐。”

多家早教中心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早教机构的几大问题,你知道吗?


问题一:不少早教机构师资难保证

当记者以应聘者的身份向多家早教机构求职时,得到的答复却令人不安。 “没有多少经验没关系,能不能马上来?”一家早教机构负责人事的工作人员接到应聘的消息后说,现在该机构正急需老师,应聘者可以马上报道,并接受培训。培训完毕后,马上就可以上岗。

另外一家早教机构的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则说得更加详细:“实习期三个月,第一个月培训,培训的同时,你就要‘带班’(带孩子)了。”他说,培训一个月就足够了,其它的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摸索学习。“当然,是幼师专业,或者做过早教工作的更好。”

问题二:教学性质难判定,

“目前,早教机构的性质很难去判定,说是属于学前教育机构不够准确,因为我们所管理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是指幼儿园。通过我们教育部门审批注册的早教机构几乎没有,因此可能会出现管理上的真空。”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对正规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是比较严格的,教师必须有资格证,对房屋条件也有要求,还要看他们的课程设置等。但是对于目前所谓的这些‘早教机构’我们没有相关的审批政策,也很难对其进行规范。”


早教市场如此乱象,

家长们到底该如何选择?

早教到底有多大的效果,到底是不是必要的?

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潍坊学院教育学院教育学博士董守正:

观点一: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不公平

当家长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由送孩子进早教中心时,实际是把孩子放在了同其他孩子的比较中,把自己的社会焦虑提前加在了孩子头上,对孩子是不公平的。况且,如果家长不懂教育规律,孩子跑得早不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观点二:对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有颗平常心

他建议,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抱着功利化倾向教育孩子,过度早教是这一倾向愈演愈烈的结果。“从娃娃抓起不如从父母抓起。” 


采访中,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早教的重要内容,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而早教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指导父母成为称职的教育者。因此,除了教孩子,家长也是早教的对象。


内容:《潍坊广播电视报》记者

编辑:小天MM


所以,小天MM说了这么多,

报不报课小伙伴们心里应该有个底儿了,

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情况选择就好了。

把心态放稳,上不上早教,

甚至是不是上国际幼儿园、上不上其它兴趣班,

都不算是孩子的起跑线。

只有父母,你的起点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点赞做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