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知道很多带孩子学习乐器,舞蹈,体育等特长项目家长的初衷,都是为了培养孩子一个业余爱好,将来生活上会有一个兴趣爱好,不会让孩子未来的生活单调。所以他们没有想要孩子在学习中去参加比赛,觉得不就是培养一个爱好吗?没有必要花钱参加比赛。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可能我让孩子学习一个特长的目的和一般家长不同。
看过我写的《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特长》这篇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培养孩子的目的从来都是我花一份钱那么收获的利益一定要最大化,甚至是多方面的。花一份钱只让孩子学会一样东西,这种事情我是不做的,因为明显是亏本。
我培养孩子的特长不单纯是让她学会一个兴趣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她体验人生将会遇到的各种情感体验。这些体验包括枯燥,重复,无聊,孤独,失败,沮丧,厌烦,自我激励,坚持,创造,喜悦和成就感。我从让孩子开始学习钢琴的第一天,就没有打算中途放弃。我一定要让孩子懂得什么叫善始善终。因为我看到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任何兴趣特长最后都以孩子不愿意学而中途放弃,结果就是培养了一个面对困难习惯性放弃的孩子。而且等孩子长大家长才发现那些花了几年时间学习钢琴到8级以前放弃的,多年以后基本上和没有学过区别不大。你们真以为学过钢琴的孩子就一定有音乐修养,就一定听得懂古典音乐甚至会欣赏?你们随便找一个钢琴8级的孩子,放一段古典钢琴曲或者小提琴曲,看看他们听的出来这首曲子是哪个时代什么风格的吗?如果说不出来,他们和没有学习乐器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之前的花费和时间纯属浪费。这不是我花钱培养孩子的目标。
我认为让孩子从小学习一个特长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坚持做一件事情并能做成功的信念和毅力。这样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工作以后才会发现,原来工作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和情绪,他们在学习特长的过程中都经历过,体验过,并且知道如何坚持就可以看到成功。如果是在接受那种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的教育下长大的人,以后会习惯性的什么事情总是遇到困难首先想到中途放弃,这种人是无法体会到如何才能达到最后成功的喜悦的,一个人从来没有体会过成就感,他是不会去追求这种体验的,我认为缺乏毅力是不需要培养的,是个人都有。花钱来培养孩子缺乏毅力属于炫富。
我们自己可以想一下自己已经经历的人生体验,我们的人生是不是这些体会都要经历?也许很多人到老都没有体会过什么叫创造力、如何自我激励和成就感是一种什么感觉。因为他们一生也没有想过要如何在平凡枯燥的工作中去创造什么,也没有机会体验自我激励如何产生,甚至更没有体会过成功的喜悦是一种什么感觉。
我不知道我女儿未来是否也会和大多数人一样,从事平凡的工作,即使她从事平凡的工作,我也希望她能够在平凡的工作中有所创造,可以自我激励,并能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感,这样她才会感到工作生活的愉快。可是如果她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些感受,她如何知道怎么做才能体会到这些呢?因此我发现给她设定一个目标,让她去努力达到这个目的,是给她创造体验这些的一个平台和机会。那就是带她参加比赛。因为练习钢琴的过程,枯燥,孤独,寂寞,无聊等等她都体验过了,但是失败和成功她还没有体验过,因此在她开始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就想过,当她学到一定程度我要带她参加比赛。我要让她体验失败是因为什么,成功是因为什么,各种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感受。我要让她知道,同样刻苦练习钢琴的孩子,还有比她更刻苦的。要让她看到那些比她有才华还比她努力的人有多少,让她知道竞争是多么残酷,什么叫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努力就会超过曾经比你好的。只有让孩子从小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让孩子懂得什么叫竞争和努力奋斗,才能激发孩子自我激励的内在机制从而不需要父母的督促,孩子自己就会因为害怕被淘汰而努力的动力。比赛成绩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而参加比赛的心态,面对失败或者成功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从来没有对孩子说你要争气得第一名这种话,我对她说的是,我带你参加比赛的目的不是让你得名次,而是让你知道什么叫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孩子,他们有多少,通过比赛你可以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然后回来我们努力提高自己,找到一个让自己提高的动力。而且让你明白一个道理,机会不常有,如果把握不住机会,就会被淘汰到失去机会或者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直到下一个机会到来。
我认为,孩子学习特长的目的与家长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如果家长就是从众随大流的心态,那么孩子能够坚持学下来的就非常少,而且半途而废还不如不学。因为这等于家长花钱培养了孩子干什么都会找借口半途而废的思维习惯。这才是在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小的原因。我们家长出钱出力,不是为了培养一个庸才,而是渴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优秀不是吗?如果你说不是,那么你出钱出力让孩子学特长,上补习班就是浪费钱。因为成为庸才太容易了,根本不需要花钱培养一个庸才。
我建议当打算让孩子开始学习一种技能,就要给孩子形成一个压力和考核目标。否则孩子很难坚持和体会成就感。考级和参加比赛都是可以激励孩子的目标。而比赛给孩子带来的竞争意识和教育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可以让他体验失败的感受,并在家长的教育下学会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强大自己的内心,客观看待失败,如何自检找出问题去改正,并鼓起勇气以利再战。这样的心态是孩子成人以后想要事业有成必备的,这也都是靠家长培养教育的结果。
很多人都在强调如何让孩子进入精英阶层。但是却忽视精英阶层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参加比赛是很多精英阶层对孩子的基本教育。竞争意识必须从小培养,你的孩子才能把竞争的技巧熟记于心。如果你培养的孩子干什么都是没有目标或者害怕竞争,半途而废,那么就不要奢望你的孩子可以进入精英阶层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个工作就不错了。未来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时候,说不定连工作都不保了。
家长的眼界决定了你孩子的起跑线的高度。不是人家的孩子干什么你的孩子也干什么就不会输在起跑线。当一些家长盲目的带孩子学习各种技能兴趣的时候,如果你们认为就是让孩子会一样技能但是不需要精,不需要靠参加比赛来激励孩子的时候,你们的孩子因为你们的这种思想已经落在起跑线后面一大截了,因为你们根本看不到那些同样和你们孩子学习特长的优秀孩子们在哪里,有多少。你们更看不到参加比赛的成绩会对孩子未来的简历上增加了什么。想要进入世界名牌大学,就会跳个舞,弹个琴?这样的人太多了,根本没有任何竞争性。人家都是拿着从小参加各种比赛证书进入世界名校的。没有学校会因为你的孩子拥有学什么都半途而废的经历而录取你的孩子的。比如你的孩子钢琴8级,我的孩子钢琴不但演奏级而且拥有参加比赛获得一等奖的证书。那么谁更优秀,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所以比赛成绩是判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硬指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你的孩子是否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天分的证明。
所以我个人的经历和体验,觉得带孩子参加一些比赛对孩子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机会。同时也是让孩子开眼界的机会。做家长的一个培养孩子的方法就是懂得给孩子创造能够展示自己,能够激励自己的机会。这样自己和孩子都可以看到,有多少比你们更努力培养孩子的家长和更努力的孩子。一方面激励了自己更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孩子,让她知道,这么多人都在努力,如果你不努力,你就会被甩在后面,永远追不上。
教育培养孩子是一种对孩子的人生投资,投资如果没有回报就是亏本,对孩子的培养也是一样,而且亏的更多的是孩子的一生。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眼界和格局才是送给孩子的未来最大的人生财富。
声明: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用脑生活的瘦狐狸】作者宋明妮,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文转载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