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在病后生体会很虚弱,要想让蛋鸡尽快恢复产蛋状态,还需养殖户精心照看。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介绍,供大家参考: 1.正确诊断及合理用药 经常细心观察鸡群状况,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首先诊断正确,其次药物的使用要有准确的剂量和疗程,建议最好采用中药治疗,(育雏育成)中西结合疗法,禁用影响产蛋率的药物,避免造成产蛋功能丧失。有些药物上标有“产蛋鸡禁用”字样,有两层含义:一类是影响产蛋,一类是不影响产蛋(指药物可在蛋中残留,不符合食品安全)。 2.疾病引起的生殖系统方面 如单一感染的输卵管炎,表现为蛋形蛋色不正常,可用【鸾炎速治】或【维康卵康】中药药物治疗。有些呼吸道疾病过后,易出现鸡群腹泻现象,造成肠黏膜脱落,导致营养物质缺乏,引起的产蛋率下降。可采用肠道中药,常冠清(预防)或【维康卵康】等。切勿认为鸡群精神好,采食正常,对其放之任之,这是一大误区。 3.须疏肝通肾 【保肝护肾散】 病后养鸡户大多在饲料中加入增蛋的中药,同时应疏肝通肾、降胆祛瘀,因为肝是解毒器官,同时也参与卵泡的成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肝脏中形成卵黄蛋白质和脂类,随后转运至卵巢,沉积于发育的卵泡中。)肾是排泄器官,(肾藏精气,为生殖之本)在疾病或治疗期间,两器官负担过重,功能受损,将影响其产蛋率。 4.及时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 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尤其补充维生素A、D、C、E、B12等。因为维生素A能加快呼吸道及消化道等黏膜的修复,维生素E和维生素C可降低应激,增强体质之功效。如【维康活力素】 还应增加蛋白,如妙用磷酯,像大豆磷酯产品,既富含易吸收的蛋白质、氨基酸,含有释放大量能量的油脂,油脂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磷酯中氯化胆碱是蛋黄的成分。 5.调节肠道内环境 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益酶丽维】,改善肠道内环境,调整肠道的菌群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可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代谢加强,尤其对未使用过益生素的鸡群,使用效果更明显。 6.增加光照时间 病后适当提高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也可提高产蛋率。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15天左右。 7.及时淘汰绝产鸡 对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对生殖系统破坏较大,病后很难恢复到原来产蛋率,常出现假母鸡和残弱鸡,应及时挑出淘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影响产蛋率的因素很多,归根结底还是以做好饲养管理为根本,保持鸡群健康,减少发病率,才能发挥产蛋性能。(仅供参考) 近期治疗流行感冒的方案为:抗体+抗病毒+肠炎输卵管炎的中药 【注:产蛋期禁用西药】 |
蛋鸡病后生产性能怎样才能恢复?
2023-04-19 23: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