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通道 冬季月子怎么做?

怀孕是一件幸福自豪的事情,这代表着一个小生命的诞生!想想又是那么神奇,新生儿宝宝是如何从那么小的口生下来的呢?

你知道吗?其实新生儿是通过弯弯道道才生出来的,并不是直着就出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产妇的产道并不是直的,而是狭窄且弯曲的,并不简单奥!分娩过程中,新生儿会根据产道的入口,途径的路径,出口的不同情况来改变运动方向,以便顺利的分娩。

第一步 :先进去的是后脑勺,然后是侧脑

快要生的时候,新生儿会主动滑入骨盆,并且是以侧头的方式,后脑勺先进入。 这个时候,产妇的宫口张开大约1到3厘米,每5到6分钟就会有阵痛出现,阵痛大约20到30秒。

第二步:挤压进产道后,开始往前进

胎胞进入产道之后,胎儿会把下巴缩起来,顶住胸,身体缩成球形,然后开始往进,这时候的准妈妈子宫口开口4~8cm。每隔3~4分钟就会有阵痛出现,阵痛大约持续30~40秒。在阵痛的间隔期间,还应该可以步行。

第三步:头部开始接触产道

进入骨盆后,胎儿开始沿着产道往前冲,随后身体的朝向就会慢慢改变,侧着头旋转身体,渐渐朝向母体背部,头配合骨产道的出口。这个时候的准妈妈子宫口临近开全。每隔2~3分钟就会有阵痛出现,阵痛大约持续50秒。因为胎儿的头压迫到肛门附近的神经,所以这时会不想用力,不过还是要加油哦!

第四步:胎儿的脸是朝向肛门方向,然后用力一压就开始出来了

胎儿完全朝向母体的背部。然后挤压产道,慢慢向下。之后,胎儿的头终于开始从阴道口一点一点地出来了。用力的话,可以看到胎儿的头。这个时候的准妈妈子宫快要全开的时候,痛感也达到最高峰。

第五步:头向后一仰,胎头就出来了

胎头开始出来,根据宝宝胎头大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撕裂,所以助产师会指示停止用力,以防撕裂。

第六步:肩膀慢慢出来

胎儿头部出来以后,肩膀就会慢慢出来了,这两个部位出来之后,胎儿全身就更容易出来了,宝宝出生以后,脐带和胎盘是连着的,需要剪断脐带,做了会阴侧切手术的产妇则需要缝合。


这就是宝宝出生的全过程,原来生产过程中不仅仅是产妇在努力,宝宝也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才能顺利出生!



冬季坐月子到底应该怎么样做?


1.保温≠天天捂着



室内环境要温暖,也要清爽

一般来说,室内相对湿度55%〜65%为宜,温度以20℃为宜切忌忽高忽低。房间最好能够有充足的阳光,这样会让新妈咪和宝宝感到心情舒畅,麻麻也可以多晒晒太阳,不过宝宝的眼睛不能阳光直晒哦。



2.保持清新的空气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换气时,先将新妈咪和小宝宝转移到另一个房间。待该房间恢复到适宜温度后,再让新妈咪和小宝宝回来。



3.清洁自己和环境


老一辈认可的都是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刷牙——会受寒!尤其是大冬天,怎么可以洗澡?!看你老了不得病!


这是年轻麻麻们最不能忍的!一个月不洗头不洗澡岂不是要臭了?其实只要身体状态允许,月子里是完全可以洗澡的呢。


产褥期由于妊娠期体内积蓄的一部分液体要排出,污垢会弄脏衣物。所以即使不是夏天热到坐着都会冒一身汗,也要应在考虑自身状况下,间隔数天可以快速冲洗一次身体,只需要注意不要着凉。


另外还要勤换内衣内裤,被单床罩也需要及时更换清洗,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每周能够晒一次被子。



洗澡小贴士


洗浴必须淋浴,不能坐浴洗后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干,及时穿上御冷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留意口腔卫生,漱口水要用温开水。


冬季洗澡可选用防风生姜方:防风50 克,生姜50克,捶破,用水洗净,煎水往渣洗身洗头,或直接使用姜片煮水后洗浴,防风、祛冷效果也较显着。


提醒产妇:不宜空腹洗浴,但也不宜在饱食后马上洗浴。



4.衣服不是越多越好


新妈咪哺乳、照顾婴儿更易畏寒,但绝对不是穿得越多越好哦!衣裤应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全棉或毛布料长衣长裤。尽量不要穿套头毛衣等,穿保暖、便于解开的衣物,如前开门的睡衣或哺乳衣以方便哺乳。



穿衣小贴士


1. 文胸选择纯棉布料,避免乳腺管堵塞。

2. 不要穿过紧的衣服。

3. 内衣裤应每天换洗,保证清洁。

4. 束缚带不是必需品,穿有收身效果的内衣裤更利于子宫位置复原和保持食欲、血液循环。

5. 选择加长高腰长裤,可以保护肚脐。

6. 根据实际情况添减衣物。



5.麻麻的脚部保暖很重要


“寒从脚底生”而且肾经处于脚根部,因此宜穿棉袜、厚底软鞋,如果脚受凉,会引发产后足跟或腹部不适,甚至出现腹泻。平时可以多用热水泡脚,可使血液循环加快,既能使身体暖和,又能舒缓疲劳神经,不过时间不要太长15〜20分钟即可。


泡过脚之后可以做一下按摩:

先将双手搓热,把两个脚心相向置于床上,左手搓右脚心,右手搓左脚心;也可用中指或食指端由脚心向脚趾方向做按摩,每次100次或者15分钟,以按摩部位发热为度,两脚轮流进行。


包住脚后跟的月子鞋(月子必备)


俗话说“养树护根养人护脚”,产妇的穿鞋也要很讲究。产妇体质虚弱,所以不能穿硬的鞋子,另外产妇需要注意保暖,从头到脚都要避免透风,尤其是现在寒冷的冬天。


在月子鞋的选择上,有几个关键的方面:

∮保暖。在穿鞋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保暖,因为病从寒中来,寒从足下生。

∮不板脚。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鞋子不能板脚。不板脚的概念就是鞋子要完全随着脚走,这就要求鞋底一定要软。

∮吸汗。因为女人在月子期间经常出虚汗月子鞋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吸汗的功能,不然汗水滞留在皮肤的表面也是很容易着凉的。

∮密封性好,不能带风。


6.坐月子也得劳逸结合


老人们总觉得坐月子要休息,那是得一动不动地躺着、养着,冬天更得“藏着”。


其实,新妈咪产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各种器官要回复原位,子宫要排除恶露,因此,产后需要适当的运动。


冬季虽然不适宜经常在外面活动,但一定要在室内运动。正常分娩的产妇,产后6-8小时可以坐起来,12小时可坐起进餐、下床排便,产后第2天可以下床活动。起床的第一天,早晚各在床边坐半小时,第二天在室内走走,每天2-3次,每天半小时。自此之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时间,也要看产妇的恢复情况哦!



运动益处


产后及早下床活动,有利于子宫恢复,便于恶露排出,减少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膀胱和排尿功能尽快恢复,可以避免泌尿系统感染;还可以加快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减少便秘;能够促进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防止发生子宫脱垂。


提醒产妇:如果会阴伤口大或撕裂伤严重,或腹部有刀口,或产妇身体很虚弱,可听从医生的指导,适当推后运动时间。



7.补充营养≠吃吃吃


月子里要补,冬天月子更是要大补!

其实月子是要补,但一定要适度,更不能无限量的吃吃吃!


坐月子应吃些营养高、热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多喝水,以促使身体迅速恢复及保证乳量充足。产后多虚多瘀,应禁食生冷、寒凉之品。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产后失血伤津,冬季多阴虚内热,所以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以免引起便秘、痔疮等不适,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月子餐小贴士


1、食物不要过咸,但也不可忌盐。

2、催奶汤慢一点,在产后三天左右进食。

3、饮食以“杂”为主,营养平衡和全面。

4、不要大补,过量进补会让乳汁变得粘稠堵塞。

6、规律的进餐习惯,否则肠胃会罢工。


冬季坐月子推荐食谱

藕节黄芪猪肉煲


原料:藕节30g、莲子15g、黄芪30g、猪肉100g、山药30g、党参30g

做法

1、猪肉洗净,切小块。

2、将藕节、莲子、黄芪、山药、党参洗净,同猪肉一起放入煲中,炖至肉熟烂即可


营养提示:藕节味涩性平,为止血药。党参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治虚症。莲子补脾胃,补养心气。山药补肾固精、补气健脾、养阴益肺。黄芪补气长阳,益胃固表。


阿胶猪肉煲


原料: 瘦猪肉、阿胶、葱姜、蒜等调料


做法

1、猪肉洗净,切成小块。

2、锅内水煮沸,放入肉块焯一下备用。

3、猪肉放煲内文火炖熟,放入阿胶炖化,调味即可。


营养提示:阿胶能促进体内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并能促进钙质吸收,对产妇补血补钙有较好效果。但须恶露排净后吃。


当归生姜羊肉煲


原料: 羊肉、当归、生姜、盐、料酒、酱油、味精


做法

1、把当归洗净,切成片。

2、把羊肉剔除筋膜,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过清水洗净,斩成小块。

3、将煲内放入适量清水煮沸,加入当归、羊肉块、料酒,盖好盖子用文火煲3-4小时后,放盐、味精等调味,即可食用。


营养提示:此煲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的作用,适于新妈妈产后虚弱,腹痛。还可治疗血虚乳少等症状。


核仁莲藕煲


原料: 桃仁10g 莲藕250g


做法

1、莲藕洗净切片,桃仁去皮,打碎。

2、将碎桃仁,莲藕放入锅中,加水煮沸。

3、酌加适量红糖或食盐调味即可。


营养提示:莲藕含丰富的铁质,对贫血者颇为相宜。适用新妈妈产后血瘀发热。



8.放松心情,赶走抑郁


因为身体、心理和角色适应等问题,尤其冬季,天气寒冷、阳光不足,产后抑郁症较易发生。


建议麻麻们可以多了解一些产褥期知识;产后尽早地活动,恢复自己原有的兴趣。


也可以通过改善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放飞自己的心情;每天把自己和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做一个有魅力的新麻麻!当然,还需要孩他爹主动细心地陪伴哦。让新妈妈有愉悦的心情调养身子和稳定情绪,让她感受家人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