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 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肌肤通过获取阳光中的紫外线来制造维生素D3, 身体再把维生素D3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 这种类型的维生素有助于倡导对钙、磷的吸收, 促进骨骼的形成, 而维生素D也因此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晒太阳可以延缓衰老
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高者比维生素D较低者的机体平均年轻5岁左右。
2
晒太阳能预防软骨病、佝偻病、
骨质疏松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它可以帮助人体摄取和吸收钙、磷,使小朋友的骨骼长得健壮结实。对婴儿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对大人则有防止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功效。
3
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
皮肤适当的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4
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
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 就会被杀死。然而晒完太阳的被子, 请不要去闻“阳光的味道”!那是螨虫尸体的味道。
5
晒太阳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
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晒太阳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展而舒适。
如何科学晒太阳呢?
1
婴儿建议在生后2-3个月开始晒太阳。
2
晒太阳时,阳光要与皮肤直接接触。穿着衣服晒太阳,紫外线的效果会减少30% 以上。
3
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
4
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
5
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宝宝由于皮肤干燥,花粉刺激等原因,在晒太阳后会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等症状。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6
宝宝晒太阳时,可以戴上小眼镜保护眼睛或躺着晒时用小伞遮住头部,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曝晒,容易灼伤宝宝的皮肤,产生不良后果。
7
宝宝晒太阳可以从刚开始的5-10分钟起逐渐增加,每次日光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日光浴应每天进行,长期坚持,才能起到良好的健身防病效果。
8
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一:6点至10点和16点至17。
9
冬季晒太阳也要注意科学选择时段,有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晒太阳:
第一阶段为上午6~9时,这一时间段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相对薄弱。红外线温度较高,对人体主要起温热作用,可使身体发热,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活力。
第二、三阶段分别是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这两个时间段的照射特点是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