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视金钱如粪土”
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钱来之不易”
/01/
62岁的周奶奶是个可怜人。
她的儿子王富军身体残疾,平时跟妻子靠摆摊儿卖咸菜为生,收入很低。周奶奶自己也没有收入来源,可她年纪大了干不了体力活,就在家帮忙带两个孙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越来越调皮,经常拿着周奶奶的手机玩游戏,周奶奶没有多管。
直到周奶奶到银行取钱买药时发现银行卡里的7000元钱不翼而飞!要知道,这7000元钱可是他们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啊!老人当场就急哭了,报警才知道钱全被10岁的孙子充进了游戏里。
去年,14岁的小彭在直播平台上认识了一个叫“大乃敌”的主播,处于青春期的小彭涉世未深,很快被这位主播迷住了,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昵称,叫“独宠大乃敌”。
为了引起“大乃敌”的注意,小彭故意在妈妈上网买东西时记住了手机支付密码,然后趁妈妈不在就偷偷给“大乃敌”打赏,从最初的20元,到后来的几百、几千,小彭打赏起来毫不手软。
每当他给“大乃敌”刷礼物时,“大乃敌”都会对他说“谢谢、么么哒”等之类的话。小彭听到主播这样说,感到特别开心,很有存在感,而且,他已经完全上瘾了,“打赏得越多,信心越爆棚。”
为了超越其他粉丝,得到更多存在感,小彭决定“大方”一把。不到一天的时间内,他就打赏了9次!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他把父母辛辛苦苦缝了十年牛仔裤才好不容易攒下来的16.6万元全部花光了!
小彭的父母和周奶奶分别求直播平台和游戏公司把钱退给他们,那可是他们全部的积蓄啊!
可这种可能性实在太低了。首先,游戏公司和直播平台就是靠这个赚钱的,没有充值、没有打赏,他们怎么存活呢?其次,钱是孩子主动充的,而不是人家逼的,就算人家可怜你,退钱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其他用户可能都会打着熊孩子的名义跑来退钱了,那还得了?
现在,周奶奶和小彭的父母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可他们仍然想不明白孩子们为什么要花真金白银去送给一个连面都见不到的女主播?为什么要把全家人的生活费用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虚拟世界?
/02/
首先,网上购物应该办理一张小额卡,而不是跟家里所有的积蓄放在一起,就算熊孩子不花,您不怕被盗吗?
其次,十几岁的孩子尚不懂事,存款和支付密码怎么能让孩子知晓、随意插手?
再次,通常情况下每消费一笔,银行都会有短信反馈发送到绑定的手机上,那么,是家长没有使用此功能,还是信息被孩子删掉了?
美国基金会会长夏保罗先生说,美国家庭培养孩子对钱的认识和理财能力
都比较早,社会对孩子财商的基本要求是:
3岁时能辨认硬币和纸币;
4岁时认识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
必须在购买时做出选择;
5岁时知道货币的等价物,知道钱是怎么来的;
6岁时能够找零;
7岁时需要看懂价格标签;
……
他还强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小孩子不会理财,富不过三代。”
而在我们在财商教育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熊孩子们把钱当做废纸撕得粉碎、把钱叠成飞机扔下楼,还一脸懵懂的问:妈妈,你看我的蝴蝶/飞机飞走啦,好漂亮啊!
他们不知道钱是从哪里来的,赚钱有多辛苦。父母的血汗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就是一串数字,所以他们不觉得用这个来打赏主播、给游戏充值有什么错,哪怕千金散尽也不会有任何的罪恶感。
就像小彭,他不知道父母常常加班到深夜不过才赚几千元钱,不知道父母为了攒钱五年都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更不知道这十六万元是父母全部的积蓄……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孩子“视金钱如粪土”,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钱来之不易”。如果他明白这些钱对整个家庭意味着什么,他还会这样豪爽大方吗?
隐瞒家庭实际收入,和打肿脸充胖子式的“富养”,都是饮鸩止渴。正如《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说:“如果你不能教孩子金钱的知识,那么将来就有其他人取代你,比如债主、警方、甚至是骗子。让这些人来替你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恐怕你跟你的孩子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03/
小彭小的时候一直在老家生活,一年到头也见不到父母一面,是典型的留守儿童。一年级时,他好不容易被爸妈接到身边了,可父母为了多赚些钱,常常加班到后半夜,没有精力关心他。可以说,小彭一直都缺少父母的陪伴,其实内心是非常渴望关爱的。
所以,一个陌生人一点的“认可”,一句敷衍的“么么哒”都让小彭觉得“有存在感”。
很多家长都是如此,在忙着赚钱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有的家长,巴不得孩子玩游戏,省的给自己惹麻烦。还有的父母,自己就沉迷游戏。
他们平时不管,可等到孩子犯了错以后,就开始抨击商人唯利是图、老师教育不当、,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家长从来没有正面管教的意识,却要求孩子听话懂事、有强大的自控力、有正确的价值观……会不会要求太多了一点?就像你在花盆里栽了一棵幼苗,你从不给它浇水、施肥、剪枝,却要求它长成参天大树,可能吗?
/04/
前段时间,大学生小力毕业后找工作屡次被拒,而后在家打了两年游戏,母亲催促了他几句,他就指责母亲:“你只让我学习,不让我交朋友……我现在找不到工作,都是因为我不善交际、情商低,而这些都是你造成的!”小力越说越气,还狠狠踹了母亲一脚。
他只记得母亲不让他交朋友,却忘记是母亲忍受十级阵痛才将他带到这个世界;忘记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抛家舍业特地从外地到宁波市里租房住;忘记母亲养育了他二十几年,怕他失去信心,才不忍催促,放任他在家做了两年“啃老族”……
还记的一碗面的故事吗?
一个小女孩和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了,走了一天,她很饿很饿,一个老婆婆请她吃了一碗面,她很感激,说老婆婆比她的妈妈好多了,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长大后她要报答老婆婆。老婆婆却说:“孩子,我不要你的报答,我只不过是煮了一碗面给你吃,你就那么的感激我,而你的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就不知道感激她,疼她,还和她吵架?”女孩愣住了……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我们往往会铭记一个陌生人对我们的一点小小的帮助,时时刻刻想要回报Ta,可却总是忽略为我们付出最多的父母。其实,我们最该感恩的不正是他们吗?
父母之爱从来不求回报,可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明白任何付出都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每一次小小的呵护,都应该涌泉相报。
而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 END /
亲近艺术 享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