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早教
3岁前的早期教育
主要是围绕感统训练展开的。
今天就向家长们介绍一些
可以在家做的感统训练。
先来科普一下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这些感觉系统将外界信号传入大脑,大脑会利用之前的认知与理解对此信号做出整合,然后控制身体做出行为反应。
如果感统失调, 会导致身体做出错误反应,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动作不协调,做事没有效率,学习能力差,做事笨手笨脚,拖拖拉拉,丢三落四,害羞胆小,或者脾气暴躁等。
失调的原因
1、先天性,如遗传、孕期不良习惯或产程出现问题。
2、后天性,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孩子操作能力欠缺;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陪伴不足,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等等。
感统失调情况严重的孩子需要专业的
感统训练进行康复。
本文针对的是大部分的孩子,
如何预防后天教养不当导致的感统失调。
多给孩子一些活动空间;
少一些行为限制;
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
是促进孩子感统健康发展的关键点。
下面就介绍几个可以在家里做的感统训练,
帮助家长高质量的陪伴孩子。
01
视觉训练:黑白格
我们需要先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白纸,画成一个棋盘格。你可以任意将其中几个小格涂成黑色,通过图形或数量来吸引宝宝的注意,让宝宝数数,进行视觉刺激。
也许她会数错,也要给予奖励,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宝宝注意到黑白的区别,而不是算对数字。之后,我们可以把表格画得更大些,图形更加复杂些,让宝宝注视1分钟之后,脱离原图自己画图形。
除此之外,多让他接触自然环境,或者看比较鲜艳、比较“正”的色彩,这种真实而又强烈的对比,有益于视觉的完善。
02
听觉训练:少噪音多聆听
降低电视的音量,还有夫妻吵架的音量,就可以降低孩子的听觉阈限,大大提高听力。
有意识地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声音,促进他知性思维的形成。引导孩子倾听各种自然界的声音,包括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家长也可以模仿不同的动物、事物发出的声音,给孩子讲故事,玩游戏,例如让孩子猜猜这是谁的声音、让孩子模仿不同的声音等。
03
本体觉训练:舞蹈动作
本体觉,又称运动觉。人体的指挥部是大脑,身体各个部分是他的士兵。决策英明,还得执行得力。
在家里,儿童可以在闭目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家长的指令指点自己的身体部位。或者在箱子两端挖两个洞(手能伸进的大小),放玩具。把手伸进箱子里摸,让宝宝猜猜有哪些玩具等。
在家里,可以放一些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带着孩子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可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带着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肢体动作,表演故事情景。如果孩子有一些模仿行为,我们就要给予积极的肯定或引导。
04
触觉训练:大龙珠球和袋鼠跳
触觉,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一种感觉,而它对于孩子的心理影响却很大。没有经过触觉训练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在童年时期表现出多动倾向。
以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去接触“大龙珠”(左图),比如原地拍球、坐在球的上面、拍球行走等。另还有一种叫“羊角球”(中图)和“刺球”(右图)都可以让宝宝的触觉训练更丰富有趣。
“袋鼠跳”的运动,让宝宝站在一个布袋子里面,双手抓住布袋的边,让人和袋子形成一个整体,让宝宝朝一个方向跳跃,家长可以一起参与,以比赛的形式鼓励孩子。
05
平衡觉:沿着线走路
平衡觉,就是为了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
在家里,父母可以在地上画条线,让宝宝根据你的不同要求“走路”就行了。可以跟告诉孩子“我们要去河对岸,要经过一个独木桥。”
一开始,可以让他走一条线,然后从简单的走到单腿跳、双脚跳、开合跳一段,再走一段。当熟练之后,可以画上两条线甚至更多,让他在不同的线上“行走”。还可以增加丢沙包或者越过沙包的内容。
五觉的感统训练,是为今后的行为能力打好基础,培养宝宝的良好“执行力”,也是宝宝社会化中的重要一环。
注意事项
1、开心学习
感统强调的是在开心快乐中练习,绝对不强迫孩子。根据孩子状态,设置游戏难度和次数,增加游戏的游戏性。还要保证趣味性,和建立关系。
2、注意安全
感统训练多数为动态,需要关注安全问题。包括活动环境、器械安全,家长需要随时随时关注,做好保护措施,并跟孩子建立信任。
期待一个有趣有益的陪伴,
就在明天~
往期内容推荐
0-3岁,父母能为他的高考做点啥?
6月生日会 | 那是我们的童年,怀旧到哭的主题!一起坐上时光机去过生日~
喂养 | 它们都是极为平常的食物,却夺走了孩子的命!
六一礼物 | 全城搜索宝贝最美笑容,送你价值5699元尊享摄影套系~留一份最美记忆~
超值团 | 厦门好评率超96%的月嫂中心开团啦~她家史上优惠力度最大的一次啦啦啦~
关注闽南科学育儿,
让育儿,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