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如今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它讲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通过十次心理咨询,终于找回快乐和自信的全过程。

罗伯特·戴博德,毕业于剑桥大学赛尔文学院,曾任教于英国亨利商学院,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实践者。

“我记得你之前提过一次,但那时我还不理解。情商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并且还能掌控它。你也能看出来,这和智商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么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样的?”蛤蟆问。

“概括而言,他们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已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

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

“是这样啊,那我真是学到最后一分钟了。

到目前为止,延迟满足这件事儿我还从没擅长过,所以才造成了种种麻烦。

但希望经过咨询后,我的情商能提高一些。”

“有。情商和理解别人有关,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识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

但也许情感智力中最大的技能是通过理解和回应对方的情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说到这里,我就要在面谈结束前再说最后一个要点。”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

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苍鹭举例告诉蛤蟆先生,我们的某些情感是与生俱来的。

通过引导,蛤蟆先生带礼物去看侄女时,感受到了“快乐和深情”。在侄子和侄女面对小狗的哭泣时,感受到了“不安和悲伤”,还有“恐惧”等。

苍鹭把这些感受写在白板上,并把他们归纳到了“儿童基本情感”里面。

“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的自然儿童,而这是整个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苍鹭解解释说。

“而且人们在进入儿童状态之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陷入沉思的蛤蟆,在沉默许久之后说:“我觉得我经常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

比方说,婴儿会哭闹。从出生第一天开始,这些天生的情感就开始运作了,随着孩子的身体逐渐强壮,他的情感世界也丰富起来,能量也更加充沛。

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一开始就对这个孩子的意识产生影响。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者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面对哭闹的婴儿,母亲通常的反应是,给予爱和安抚。也有父母会做出缺乏爱心的举动,或者父亲会表现得很严厉。”

蛤蟆若有所思:父母这样的对待会让孩子多么容易受伤啊。父母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是喜爱还是虐待,取决于拥有怎样的父母,就像买彩票一样,得看走不走运。

“你说的对,蛤蟆。大多数的父母会尽最大的努力来养育孩子,很少有父母要故意伤害自己的孩子。

可是,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产生的后果。”

“可他们该怎么学会应对呢?,他们不会用逻辑思考,不能定下计划应对父母的行为”,蛤蟆问。

苍鹭说,“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头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幸运的话,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

“这意味着一个婴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它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初始状况。

这些调整,就像原子核一样,以后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

当然,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其他事件,也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这些最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人格的雏形,所以我们无法否认,也无法忘记他们。”

“蛤蟆,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这贯穿我们咨询的全过程。弗洛伊德曾说,本我所在,自我相依。”

“我怕我又开始感到抑郁了。”蛤蟆见到苍鹭平静地说。

“我发现童年回忆的某些部分让我非常痛苦,感觉很悲伤。”

苍鹭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联结。如果你否认他们,不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一样,你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残缺的人。

蛤蟆不断忆起把“不准”、“指责”等当做口头禅的父亲,还有总是让他难堪的母亲。

如果父母严厉挑剔,这个孩子就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他们,他会将自然行为调整为最能适应现状的行为。此时孩子只有可能做适应性儿童。

蛤蟆沉思了一会儿说:除了顺从我父母的意愿之外,我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在幼小无助的时候,还要依赖他们。

“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并且把它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苍鹭说道。

蛤蟆一边咯咯傻笑一边说着:“我猜你说的是像我这样的人”。

当蛤蟆和苍鹭分手后,沿着河岸往家里走去,他很久很久没有像现在这样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