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不要大声叫喊。试试这两个动作。孩子们会更听话

常有家长苦恼的说:“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任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孩子都不领情,根本不听大人的!每次都被逼得一顿吼叫来解决。”

而家长发现,越吼孩子反而越不听话,因为孩子被吼的次数多了,也会慢慢适应这种境况,并逐渐对家长的吼骂形成“免疫力”,任你如何大吼大叫,孩子都是一幅无所谓的态度,这更让家长头疼不已。

大吼大叫对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既无法使孩子对自己所犯的错产生更多的悔意,更是伤害了亲子感情,还损害了孩子大脑,对孩子的心理及性格都易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作用。

因此,聪明的家长在面对孩,不会随意的上演打骂孩子的桥断,反而会寻求一些智慧的方式和技巧来教育孩子,试试下面这2招,孩子会更听话。

中午蓉蓉在包饺子,儿子宸宸看见桌上摆放的生饺子,吵闹着要吃,蓉蓉耐心的说了几遍还没熟,等剩下那点饺子皮包完就煮,但是宸宸不依不饶的非要马上吃。

蓉蓉并未不耐烦的吼骂孩子,反而任由宸宸拿了个生饺子放嘴巴里,咬了一口后宸宸就皱着眉头吐出来了。从此以后,只要还没有熟的东西,宸宸再没往嘴巴放过。

还有一次,吃饭时,宸宸在饭桌一直拿勺子这敲敲那玩玩的,怎么也不愿意吃饭,蓉蓉耐心哄劝了两次,未果,蓉蓉也没有生气吼骂孩子,餐后没多久,宸宸就开始嚷着肚子饿,蓉蓉表示:“吃饭的时候让你好好吃,你不配合!妈妈早告诉过你,不吃饭就得挨饿,直到下餐才有得吃!”

蓉蓉也一直坚持到下顿饭时才让宸宸吃上,宸宸有了这次体验后,每次吃饭都吃光盘。

这种后果体验法的效果特别的好,很多家庭都亲身实践过,也因此而受益,孩子只要“自食恶果”一次,就会牢牢记住这个体验,不敢再犯。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家庭成员都配合,只要给孩子制定好了规则,在孩子犯错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不然,家长失了“威严”,孩子也会屡屡触犯规则。

乐乐在商场看见一个玩具,一直哭闹着要妈妈买,妈妈看了下玩具的价格,并没有直接呵斥和拒绝乐乐,反而问乐乐:“你知道这个玩具多贵吗?”

妈妈说:“好几百块哦,如果你真的想要这个玩具的话,那下个月我们就每天都只能吃一顿早餐了,爸爸妈妈都要陪着你饿肚子了,怎么办?你再想想,以后你水果、牛奶都没得喝了,晚饭也没得吃了,你真的愿意吗?”

乐乐看着妈妈,使劲摇了摇头,但还是抱着玩具不肯松手。

妈妈想了想,说:“如果你真的想要这个玩具,那给点时间让妈妈攒钱好不好?这段时间你也要听话,做点让妈妈高兴的事情,这样妈妈也更有动力挣钱,早点把你喜欢的这个玩具买回来,好不好?”

乐乐放下手里的玩具,说了句:“那好吧!”就牵着妈妈的事走了。

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孩子有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也避免不了孩子犯错,像乐乐妈就很聪明,用协商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心甘情愿的听话。

如果家长地拒绝或制止孩子,必然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产生对抗的情绪,这样的结果是既无法解决问题,还会使亲子关系陷入僵地,变得对立。

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知识储备,儿童缺乏判断事物的能力。他们任性,叛逆,错误和非法,所有这些都是正常的。家长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减少孩子的冲突感,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家长们,你觉得这两种方法实用吗?你有更好的方法来处理它吗?欢迎讨论和分享。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