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母乳喂养,你做到了吗?


母乳是宝宝最营养、最安全的食物,当宝宝出生后,几乎每一位新妈妈都有一颗给宝宝进行母乳喂养的决心。

但是,在母乳喂养的历程上,会出现种种的喂养误区,最终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下面,就帮助各位母乳喂养的新妈妈扫除障碍,轻松喂养。

母乳喂养指南

0~6 月龄内宝宝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7~24 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可持续到 2 岁或以上,满6月龄起可以酌情给宝宝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好处多

对宝宝来说:增进母子间情感;宝宝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母乳喂养可以提供优质、全面、充足的营养素;降低宝宝感染过敏风险;促进宝宝心理行为和情感发展等;

对新妈妈来说:促进新妈妈的产后恢复;降低产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经济、安全、方便等。

宝宝正确吸吮这么做

Step1:

用C字形托起:妈妈用食指和大拇指,像一个C字形一样轻轻地托起;

Step2:

用刺激宝宝口腔周围:将绕着宝宝口腔周围滑动,刺激宝宝的觅乳反应;

Step3:

宝宝张开嘴巴:宝宝建立起觅乳反应,就会张开嘴巴;

Step4:

将大部分乳晕和含在宝宝口中:当宝宝嘴巴张得足够大时,可将大部分乳晕和含在宝宝口中。

判断母乳是否充足看3点

1、宝宝每天能吃到8~12次,哺喂时,宝宝能有节律的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

2、出生后最初2天,宝宝排尿至少每天1、2次,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6~8次。

3、出生后每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应大于1大汤匙,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10次。

以下情况是误区,要谨慎

Q1:吸出乳汁再用奶瓶哺喂,可以判断宝宝摄入量?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新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情绪及尿量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Q2:有些妈妈乳汁太稀,需要增加奶粉来补充营养?

A: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婴儿配方奶粉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赖之举。

Q3:宝宝出生后可暂时用配方奶喂养,等待母乳的分泌?

A: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口奶应该是纯母乳喂养。

Q4:产后摸着有肿块,总感觉胀胀的,等肿块下去后再进行母乳喂养?

A:产后肿胀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坚持让宝宝吸吮新妈妈的,几天之后,自然会变软,硬块也会消失。

乳腺管阻塞、宝宝含接方式不正确、新妈妈内衣过紧、哺乳间歇时间过长等都有可能是肿块的原因,肿块发生严重时,妈妈的局部皮肤血管扩张,还可能引起发烧。

应对肿胀的方法就是增加哺乳次数,坚持夜间哺乳;每次哺乳前,可以适当热敷和按摩。

另外,肿块未消时,最好少喝汤水,待乳管畅通之后再添加鸡汤鱼汤等催乳的食物。

母乳喂养,你坚持了吗?

相关阅读:

宝宝长牙期,这些营养元素不可少!

宝宝要喝水不是喝“细菌”要小心病从口入

拔节的重要时期来了 孩子“贴秋膘”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