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后还要经历哪些疼痛?除了有颗强大的内心,你还需要这些击退疼痛的小技巧。
一
伤口痛
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的妈妈,术后都会遇到伤口疼痛的问题,尤其是打喷嚏、咳嗽或大笑时,腹压增强,使腹部或会阴的伤口疼痛加剧。
剖宫产妈妈:
打喷嚏、咳嗽或大笑时,用手顶住腹部可以减轻疼痛感;使用腹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腹部伤口疼痛。
为避免喂奶时宝宝对伤口的挤压和摩擦,喂奶姿势可以采用“侧卧式”哺乳姿势。
会阴侧切妈妈:
有会阴侧切或裂伤的妈妈,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如果外阴有水肿的妈妈,可以用50% 硫酸镁液外阴湿敷。
哺乳时可以采用“侧卧式”哺乳姿势,以避免对外阴伤口的压迫。
电刺激:
通过一定强度的电刺激作用于疼痛区域或脊髓两侧,能够抑制痛觉的上传。
二
宫缩痛
分娩后的1~2 天子宫会强烈收缩,以减少胎盘附着面出血,使子宫恢复到原来状态,部分妈妈会感觉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即产后宫缩痛,哺乳时会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使疼痛加剧。
这种产后宫缩痛是妈妈自我恢复、自我保护的自然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
三
尿痛
新妈妈产后尤其是产后24 小时内,由于分娩过程中膀胱、尿道、盆底组织受压,加之外阴裂伤或侧切伤口疼痛等,会引起排尿困难,严重者还会出现尿潴留、膀胱炎等,这些都会导致新妈妈发生产后排尿的不适或疼痛。
● 及早排尿:
新妈妈自然分娩后或剖宫产拔除尿管后要尽早自行排尿,虽然外阴、尿道疼痛,也要最好在产后或拔除尿管后4 小时内就排尿,这样通过尿液冲刷膀胱、尿道,减少以后膀胱炎和尿道炎的发生,从而减少尿痛的发生。
● 诱导排尿:
如果分娩后或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可以用以下方法诱导尽早排尿: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
● 电刺激:
促使腰骶部盆腔肌肉产生规律性收缩运动,带动膀胱肌肉节律运动,解除膀胱逼尿肌麻痹,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膀胱充血水肿,促进膀胱收缩功能复原。对于预防产后尿潴留以及反复插尿管的产妇都有帮助。
六
关节痛
部分妈妈孕期没有补充足量钙剂和维生素D,使骨钙丢失较多,造成骨质疏松,产后母乳喂养,使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产后给宝宝哺乳,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过度劳累等这些原因都会使新妈妈感觉到膝关节、肩关节、腰部关节或肌肉的疼痛。
●补钙和补维生素D:
为了避免关节疼痛、骨质疏松,新妈妈在孕期和产后都要多喝牛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还要多晒太阳,使体内合成维生素D 以利于钙质吸收。母乳喂养的妈妈,要通过乳汁给宝宝提供钙质,所以更要注意补钙。
●避免过度劳累:
新妈妈产后要适当活动,不能过度劳累,也不能躺在床上不活动,哺乳时无论采取坐姿或躺着都要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抱宝宝的时间不宜过长。
●做好保暖:
避免关节受凉,建议使用温水洗手或洗衣服。
●生物反馈:
帮助放松腰背部肌肉,脉冲电流的刺激作用,使肌肉产生一种机械式的按摩揉捏形式的蠕动,加强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排除肌肉组织中积累的代谢物,解除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