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宝宝:母乳喂养是首选
母乳究竟好在哪儿?
母乳被称作是最佳婴儿食品,因为能够被宝宝提供近乎完美的营养,是任何其他营养物质都无法取代的。除非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者乳量不足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选择或者添加配方奶。
如何判断奶量够不够?
新手妈妈通常会对宝宝母乳够不够拿捏不准,比较讨巧的方法是观察纸尿裤。首先,宝宝每天尿满6块纸尿裤,并且嘘嘘的颜色是无色或者淡黄色;其次,宝宝每天的排便也要规律,便便通常呈金黄色。这这两项能“达标”那就说明母乳量足够了。
6-12个月宝宝:辅食添加要及时
为什么要添加辅食?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婴幼儿的辅食添加要从满6个月开始。因为从这个阶段开始,宝宝仅仅通过母乳或者配方奶,所摄入的营养已经无法满足其生长需求。
何时添加辅食最合适?
宝妈要想给宝宝添加辅食,先是观察奶量,如果宝宝每天喝足1000毫升仍旧感到饥饿,那就是添加辅食的信号了。另外,宝宝对于成人的食物产生兴趣,甚至出现想用手抓吃的、往嘴里塞,那说明他已经为辅食做好准备啦!
操心的妈妈们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整天想着给孩子“进补”。但是营养的补充也要适可而止,如果过多或者不适当地补充,非但不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反而会出现其他营养物质吸收受阻等问题,得不偿失。
宝宝满周岁以后,膳食结构越来越丰富,平时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让宝宝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确保营养摄入均衡,这就是最好的营养补充剂。
偏胖还是偏瘦?
解析宝宝体重异常的原因
宝宝体重不达标又或是超标,都是让妈妈头疼的事儿。其实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难,首先就要弄明白导致宝宝体重异常的关键因素。
宝宝体重不达标,母乳喂养更显瘦
相较于喝配方,母乳喂养的宝宝容易“显瘦”,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并不代表孩子的营养出了问题。恰恰相反的是,母乳喂养对于宝宝健康的益处可以从新生儿阶段一直延续至成人期。举例来说,母乳所含的乳铁蛋白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防御病毒入侵;MFGM乳脂球膜与DHA则是母乳中的完美拍档,两者相结合能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再吃一口”惹的祸
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也容易出现过度喂养的问题。很多妈妈或是长辈,在给宝宝喂饭的过程中,喜欢哄着孩子“再吃一口”,但往往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宝宝在已经饱腹的情况下,进食过量。可别小看这“一口”,长此以往宝宝的胃被撑大,食量也就跟着一发不可收拾了。
零食存在感太强
零食的营养价值比不上正餐,但热量可能更高。所以零食吃太多的宝宝更容易发胖,而且还会出现偏食、挑食的现象。作为正餐的补充,零食不是不能吃,但一定要适量,而且切记要在两餐之间吃。否则餐前吃零食,宝宝正餐吃得少,饿得快,回头又得靠零食充饥,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宝宝体重“失控”,可能是营养不良的讯号,也有可能存有肥胖症的潜在风险。所以宝妈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可以参考以下实用操作指南,帮助宝宝找回“好身材”!
宝妈切勿因为安抚的目的给宝宝喂奶,也不要将食物作为一种奖励,这样容易给宝宝养成不良进食的习惯——就算不是很饿,也会因为情绪上的原因进食,结果自然是越吃越胖。
人工喂养可调整方案
因为配方奶而导致宝宝体型过胖,建议妈妈咨询专业医生,可以通过稀释奶粉调整喂养方案。但切勿自行稀释或者给宝宝换成低脂、脱脂奶粉,那会对宝宝生长发育有害。
为了让孩子乖乖吃饭,妈妈喜欢用玩具、手机甚至电视作为诱饵,哄着宝宝吃饭。其实这样只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吃饭不集中,不能做到细嚼慢咽,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都不利,结果可能就是光吃不长肉。
饥饿疗法爱上吃饭
等到孩子真正饿的时候才喂食,这种“饥饿疗法”对付宝宝不爱吃饭最有效。勉强喂食甚至追着喂饭,只会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更加不能好好吃饭。
体重的确是衡量宝宝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营养摄入是缺乏还是过剩。尤其是针对婴幼儿,这就需要妈妈们多花心思,从小就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膳食营养的均衡性,宝妈也不用再为宝宝忽上忽下的体重犯愁!
荔浦多比兔
微信服务号
关注服务号活动早知道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荔浦多比兔母婴
微信订阅号
关注订阅号知识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