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 乳
因婴儿胃呈水平位置,韧带松弛,易折叠;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发育好等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小于6个月小婴儿易出现胃食管反流。此外,可因过度喂养、喂养方法不当(奶头过大、吞入气体过多等)、不成熟的胃肠运动类型、不稳定的进食时间等原因,婴儿常出现溢乳。为减轻溢乳,可在喂哺后竖起拍背,将胃内空气排出,并保持其右侧卧位,头位略高,以利于胃排空,防止反流或吸入造成窒息。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的发生率较配方乳喂养儿高。研究表明部分母亲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平较高,当它进入婴儿肠道,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分离,使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生成增加。黄疸于生后3~8天出现,4~12周消退,长者可持续3个月。停母乳3~5天黄疸可减轻或消退有助于诊断,一般不需要治疗。
食物引入不当
过早或过晚引入半固体食物均不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过早引入半固体食物可影响婴儿对母乳铁的吸收,并增加了食物过敏及肠道感染的机会。过晚引入其他事物,错过味觉、咀嚼功能发育关键期,造成进食困难,甚至引发婴儿营养不良。将半固体食物采用奶瓶喂养,导致婴儿不会主动咀嚼、吞咽饭菜。添加有甜味剂的果汁、选用罐头水果、给予花生酱等易过敏食物、炎热夏季或患病时变换食物种类等方法均应避免。
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
8~9个月的婴儿可接受能量密度较高的固体食物。如该月龄婴儿经常进食能量密度较低的食物(汤面、稀粥),或摄入液量过多,婴儿可表现进食后不满足,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或常于夜间醒来要求进食。
换乳困难
难以适应环境、过度敏感气质的婴儿常常有不稳定的进食时间,常表现为换乳困难。
进食频繁
胃的排空与否与消化能力密切相关。6月龄后婴儿频繁进食(超过7-8次/日),或者延迟停止夜间进食,使宝宝胃排空不足,影响宝宝食欲。一般安排婴儿一日6餐有利于形成饥饿的生物循环。
让宝宝侧卧或抱起侧卧,拍背的手一手持宝宝的后脑及颈部,另一手五指稍屈,握成空心掌,轻轻的拍打宝宝的背部,拍击的力度不宜过大,要从下往上。
来源:NICU 郭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