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作者】
丁立梅,笔名梅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等畅销杂志签约作家。喜欢用音乐煮文字,被读者喻为“最暖人心的作家”,有《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暖爱》《向着美好奔跑》《花未央,人未老》等四十多部作品。《喂养眼睛》一文作家提倡任何人只要坚持用美好的事物日日“喂养眼睛”,虽不为成名成家,但必定会成为一个精神明亮的人,一个内心清洁的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
喂养眼睛
早上起来读书,看到丰子恺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人们以为嘴巴要吃,身体要穿衣,人生为衣食而奔走,其实眼睛也要吃,也要穿,还有种种要求,比嘴巴和身体更难服侍呢。眼睛会渴,会饥,会冷,会孤单,会寂寞。眼睛渴了、饥了,眼睛会暗淡无光,人会变得无精打采;眼睛冷了,眼神会瑟缩成冰,心也会跟着凝结成冰。
一个人的寂寞,是写在眼里的;一个人的快乐与美好,也是写在眼睛里的。我们说,灵魂需要喂养,其实是眼睛需要。眼睛丰富、丰满了,灵魂才会丰富、丰满。眼睛若是贫瘠、干枯的,灵魂必枯涩荒凉、沙砾遍布。
我们要用什么喂养眼睛才好呢?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霜雨露、虫鸣鱼跃、鸟唱蝶舞,这些对眼睛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养。我们的眼睛时不时“吃”下这些,才会变得富有色彩,灵动温润,也才会有喜悦,有热爱,有美好,有追求和向往。
我们还要喂些艺术给眼睛。文学、舞蹈、美术、建筑......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眼睛,怎能错过?当我们的眼睛“吃”下这些时,我们眼神才会变得醇厚、深邃和丰满,而不是轻飘飘的。我们的生命和精神才会厚重,显得高贵。
眼睛是不能说谎的。当我们喂养美好时,它会在心中生长出一份美好来;当我们以丑陋喂养它时,它会在心中生出一份丑陋来。我们看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只要看他的眼睛,就能八九不离十了。眼神若是清澈、洁净的,心灵必也是;眼神是混浊、邪恶的,心灵也高尚不到哪里去。泄露一个人秘密的,往往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人的眼睛。
认识一位老者,88岁了,须发皆白,脸上多斑点和皱纹,是一棵老树掉光了叶子的模样。然而他的眼睛却叫人难忘。那双眼睛不大,却明亮,明亮透了,可以用星子来比喻。老人一生有两样爱好,一爱种花草,二爱画画。花草种了一辈子,他的两间小屋像个小花园,什么时候去看,都有花在热闹地开着,红红黄黄一大片。画也画了一辈子,对着他种的花花草草画,画稿一摞挨着一摞。问过老人一个很俗的问题:“您画了这么多年,想过成名成家吗?”老人呵呵笑了,眼睛微微眯起来,两粒星子在里面跳跃,他说:“哦,我画,只是因为我喜欢画,与别的没有关系哦,我愉悦的是我自己。”
眼睛明亮,方得精神明亮。老人用他的画与花,喂养了眼睛,清澈了心灵,他一生都是一个明快洁净的人。
供 稿:张 芹 编 辑:季桂华
制 作:封海锦 责 编:李映红 审 核:张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