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过渡喂养的危害! 宝妈越早知道越好哟.




新生儿的胃容量是不断扩大的。所以,刚出生的前三天,母乳还没下来之前,宝宝每次只吸吮到2-20毫升初乳是很正常的。这时宝宝的胃容量还不足30毫升,所以不必担心奶量宝宝吃不饱?初乳是满足宝宝生长所需要的唯一食品。


一天大的宝宝胃容量约为7-13ml, 或是一个玻璃弹子球大小。研究者发现一天大的新生儿的胃并不会为了容纳更多而伸展。由于新生儿的胃壁保持紧致状态,过多的母乳就会被吐出。初乳的量正好是宝宝最初几顿所需的量。约第7天,新生儿的胃容量大概为44-59ml,或者是乒乓球大小。继续频繁的喂养能保证您的宝宝获得他/她所需要的母乳量,同时也确保您的产奶量能满足宝宝的需求。 



我们再来看看母乳的分泌量。

在新生儿0-3天时,母乳分泌量每次2-20毫升;

15天左右每日分泌量可达500毫升;

28天左右每日可达600毫升,多者可达900-1000毫升。即便是双胞胎,也有足够的乳汁哺喂他们。




母乳的成分随着宝宝成长也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7天的母乳叫初乳,

7-14天的母乳叫过渡乳,

>14天的母乳叫成熟乳。

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可提高新生儿的抗病能力,而成熟乳脂肪和乳糖含量越来越多,为新生儿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能量。




问:什么是过度喂养?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传统的过度喂养是指宝宝因摄入奶量过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症状表现为:

   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

  呕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缓解。

   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

   体重不增或体重减轻。

   错误的喂养方式造成过度喂养

   是否过度喂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喂养人对宝宝摄入量的判断。如果配方奶配制得过浓,就会导致宝宝体内细胞外液呈现高涨状态,细胞内液减少,随之出现慢..口渴,而慢..口渴又可能增加哺喂次数,因此最终导致过度喂养。当妈妈认为宝宝吃得多有益健康时,就会导致过度喂养。


主要表现为


   根据自己认为宝宝应该进食的数量,促使宝宝尽量多吃。

   把配方乳品配制得比应有的浓度高。对此,可以从母亲配制的奶样中钠含量和宝宝尿样中肌酐、尿酸含量和容积克分子浓度的测定结果得到证实。



过度喂养的宝宝4大伤害


新生儿器官稚嫩,很多功能尚未健全,应激机制也不敏感,尤其是肠道胃等消化器官,不小心喂多了,十分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 过度喂养使宝宝消化紊乱


过度喂养会加重消化器官的工作负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尤其是吐奶的严重的宝宝,妈妈一定要有节制的喂,让宝宝始终保持饮食上正常所需就好。


  • 过度喂养易脑疲劳


为消化过多的食物,消化道必然扩张,有限的血液和氧气从头部转移到消化道,脑细胞会因而暂时缺血,所以吃得越多,胃肠需要血液越多,脑供血越少,对宝宝大脑危害越大。


  • 过度喂养使宝宝大脑早衰


大人吃多了,都能撑的头脑吃顿,那过度喂养的宝宝呢?研究发现,早衰物质会因饮食过饱于饭后增加数万倍,易致肥胖症,甚至影响大脑的发育,智力偏低。


  • 过度喂养可致肥胖


婴儿期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刺激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细胞增多。


有学者提出下丘脑和内分泌调节学说,即过度喂养使宝宝血清中瘦素浓度增高,导致下丘脑瘦素受体对瘦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说肥胖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宝宝哭的3种原因


   宝宝的哭泣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分别表达三类不同的含义:生理上的需要、心理上的需要以及生病的信号。不同情况宝宝的哭声是不一样的,仔细观察就能读懂宝宝的哭泣。

   1、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小宝宝最常见的哭泣原因:

        我饿了:这时的哭声很洪亮,而且哭的时候头来回转动,小嘴一碰到东西就会有吸吮的动作。

        我热了or冷了:宝宝感觉热的时候,往往会哭得满脸通红,头上身上都湿乎乎的;宝宝感觉冷的时候,哭声会相对低弱些,手脚冰凉、身体蜷缩,甚至脸色苍白。

        我睡得不好:这种哭闹可能是睡姿不舒服、做梦、睡眠习惯不好或睡眠环境不佳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及时给宝宝安慰,比如让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或者轻轻拍一拍宝宝。


   2、心理需要

        在排除生理因素后,如果小宝宝还哭,可能就属于心理方面的需要了:

        我要撒娇:当宝宝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时,就会发出声调比较高的哭声,但一般不会流眼泪。

        我生气了:如果撒娇没能引起父母的注意,或者有什么事情让宝宝感到愤怒,此时的哭声与撒娇时相比,声音更高,甚至有些尖厉刺耳。

        我很难过:宝宝感到难过的时候,哭泣的声音听起来也是比较低沉的,有点像呜咽声。


   3、宝宝生病了

        如果小宝宝生病了,因为感觉很不舒适,哭声会比平时尖锐,往往还哭个不停或者是一阵阵地哭闹。同时,宝宝还可能表现出烦躁不安、脸色不好,有时还会带肢体动作,比如握拳、蹬腿、抓挠某个部位等等:

        我肚子不舒服:常见的疾病中,急腹症和肠叠套的哭闹比较典型,是一阵阵的大声嚎哭,宝宝表现得十分不安、脸色苍白、出汗。

       我发烧了:如果是因为发烧引起的哭闹,宝宝也会显得烦躁不安、面红耳赤,用手摸宝宝的额头或身上会感觉发烫。

       我耳朵不舒服:如果宝宝一边哭一边用手去抓某一部位,很可能是那个部位存在病症。比如用手抓耳朵,可能是中耳炎、外耳道异物等;用手抓鼻子,可能是鼻子不通气或者鼻子里有异物。

       提示:如果宝宝的哭泣和往常不同,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宝宝安静下来,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观察宝宝的症状,并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4招判断宝宝吃得饱不饱


    有些妈妈不知道宝宝的食量,总怕宝宝吃不饱。但只要你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要宝宝吃得饱不饱是有迹可循的。

   1、看宝宝体重&身高增长速度

    0-3个月的宝宝,每月体重增长达到1千克,身高增长达到4厘米左右,就说明宝宝基本吃饱了。如42天宝宝检查时体重增长小于1.5千克,那就说明可能母乳不够,需添加奶粉,也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对,需医生指导。

   2、看宝宝吃奶后的反应

   如宝宝吃奶后能安静睡觉3小时以上,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哭闹,这表示他已吃够了。如宝宝长时间不肯放开妈妈乳.头,或猛吸一阵又把乳.头吐出来哭闹,且体重增长慢,则表明没有吃饱。


   3、看宝宝的大小便

    一般而言,宝宝每天尿湿(湿透)6块以上尿布,说明母乳的量6足够,宝宝吃饱了。


  4、从宝宝下咽的声音判断

   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明宝宝吃饱




过度喂养与 喂养误区的道理是一样的,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重视孩子的成长发育,成为孩子的营养师,让孩子健康健康成长。


母乳是妈妈给宝宝最好的礼物!

而我愿意-做这份礼物的速递员!


随手转发,让我们一起关爱妈咪健康,呵护宝宝成长 !

母乳指导师一 直在您身边!

● 我的爱心:让您放心  ● 我的细心:让您安心

●我的耐心:让您省心   ●我的诚心:让您舒心



更多母乳喂养、请关注微信:307450949


  更多育儿经验类问题请关注公众号: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