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早教启蒙之涂鸦】

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有被一条新闻刷屏吗:


粉群讨论炸开锅了,有妈妈说,我对音乐和美术一窍不通,怎么教娃?要不要去报班学个乐器、学个画画啥的啊?


父母在艺术方面有造诣、有积累对娃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但没有的话也不需要焦虑,用心创造条件同样可以培养娃的艺术细胞。比如抓住孩子的涂鸦敏感期,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就是不错的艺术启蒙。


艺术启蒙之

国外的父母更是在孩子出生前,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涂鸦墙。


连楼梯都不放过!



他们深知想象力不用培养,不限制就是想象力!


这方面孙俪做得特别用心,最令人赞同的是她让孩子自由发挥画画的理念。

其实,她之前就在微博上PO过孩子在墙上“涂鸦”的照片,一句“墙纸可以换,但是灵感被抹杀掉就没有了”引得点赞无数啊。

国内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开篇就谈到涂鸦墙:


“ 给孩子一面涂鸦墙,这是一种教育理念。不要阻止孩子的创造力和好奇心,给他一些“搞破坏”的机会,它价值千金。


家长为此付出的不过是一点时间、一点金钱和一点耐心。假如孩子在自己家中活得缩手缩脚,经常为一些无心之过遭到责骂,家庭就没有为他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墙面可以修旧如新,损失的钱可以赚回来,孩子的爱好和创造力掐灭了,可能永远无法重新燃烧。”


涂鸦


有多重要?


1、保护涂鸦就是保护想象、赏识涂鸦就是鼓励想象。

2、涂鸦可以增强手、眼、脑协调发展,促进指、腕、臂发育。

3、培养娃的观察力、创造力和专注力。

4、涂鸦是孩子表达自我、情绪宣泄的出口。

5、提高娃的数理逻辑、学习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6、更多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的涂鸦作品从杂乱无章、颜色的简单堆砌到充满想象力、童趣盎然的作品,自信心和成就感嗖嗖嗖地涨,见证这个过程的父母当然也会很有成就感。

那不同阶段孩子的绘画特征都有怎样的差别呢?以下引用了美国儿科学会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总结:


8个月到1岁,尝试握着画笔,模仿涂鸦。


1岁以后,只要在自己能够到的地方,随便乱涂乱画,家里的白墙往往是最先“遭殃”的“画板”。


2岁后,绘画还是以简单抽象的符号系统为主,可能是一条不规则的线段,绕来绕去的麻线团,甚至是一个个点点。


3岁之后,不会再用拳头握着蜡笔,而是像大人一样,用正确的姿势握笔,同时还可以画出方形、圆形。也开始画小人,可以表现出五官和四肢。


4岁以后,不再满足对事物轮廓的宏观表现,开始关注细节。这时的作品已经能看到具体内容了,如人的脸上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他们有时候会不满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爸爸妈妈来帮忙一起画。


6岁以后,孩子开始热衷艺术创作,也开始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周围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感受。想尝试更多创作手法,享受新奇创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