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水下生产系统核心装备实现国产化


近日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下称有限深圳)传来消息,该公司经过自主创新,实现水下生产系统核心装备湿式电接头国产化,在提高国内水下生产系统关键设备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同时,为公司每年节省费用500万元。


长期以来,水下生产系统一直为国外公司所垄断,国内水下生产系统还处于研发和海试阶段。水下生产系统自动控制和人工举升系统所需电力需从地面传输到地下,所有电力传输电缆需要在水下高压海水环境里实现对接,而湿式电接头作为水下电潜泵生产系统核心装备,工艺技术要求十分复杂,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油田生产时率和操作成本。


受国内水下工艺技术水平限制,原水下生产系统湿式电接头设备一直由国外公司提供。随着钻修井作业量的增加,原来开发项目预留库存消耗殆尽。该公司通过招标方式面向国外供应商采购该型水下采油树湿式电接头设备,专业公司以需求量太小、技术难度大为由,将原设备采购价上浮20%,而且索要高达70万美元的额外费用,且交货期长达12个月,这就意味着年度钻修井计划可能被迫取消,将直接影响油田产量超过30万立方米。


应对困难挑战,该公司决定转向自主研发的道路。在启动湿式电接头自主维修的同时,立即着手水下生产系统湿式电接头设备的国产化研制工作。经过4个月的科技攻关,第一批湿式电接头制造工作顺利完成,经测试导电性能、绝缘性能、接触电阻值以及适配性均完全满足应用要求,通过中国电缆研究所权威认证和第三方船级社认证。5月初,首批国产化水下采油树湿式电接头设备在流花11-1油田完成现场安装,各项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该公司在解决制造和安装技术难题的同时,设备技术服务也实现了本地化。一套进口湿式电接头设备超过100万元,国产化后预计节约费用50%,按照年消耗量合计为公司节省费用近500万元。


该设备的成功国产化填补了国内水下采油树核心部件这一领域空白,也攻克了我国深水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强电湿式对接难题,在今后深水水下井口生产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下生产系统整体研制和开发扫除了障碍。(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