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早教训练”or“虐童”?正规的前庭训练可不是这样的!



萌芽近期在科普群里和大家聊天,恰好有妈妈分享了一个视频,说是月嫂推荐要给孩子做的早教训练。


看完萌芽就震惊了!



 

视频里可以看到的婴儿被剧烈的左右摇动,以及倒提着摇晃和翻滚,而这样子的举动,号称是“目前国外最流行的早教“—前庭训练,宣称是可以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

 

这怎么会是早教训练呢,根本就是打着前庭训练的名义做着虐童的事儿!

 

剧烈摇晃婴儿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来仔细重温这个视频的过程:

 

在这里的每一个环节,可以看到那个婴儿,也许就只有两个月大小,毫无任何支撑和辅助,四肢就这样子在剧烈的旋转和摇晃中去体验所谓的“前庭觉训练”,这里便已经包括两个非常严重的风险。

 

1


可能会导致“婴儿摇晃综合征”(Shaken babySyndrome, SBS)。什么是“婴儿摇晃综合征”?它是婴幼儿时期因头部受损伤的综合症。“婴儿摇晃综合征”在1972年首先由儿科放射学医生卡福博士描述。主要原因在于孩子的颈部肌肉还不能足够支撑头部的情况下,剧烈的摇晃、增速和减速的过程中,会让婴儿大脑内部的脑组织和颅骨发生惯性挤压重装,导致脑内部损伤。

 

宝宝为什么会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很多时候,是因为爸爸妈妈不适当的剧烈摇晃。这种疾病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脑损伤,失明,瘫痪,甚至死亡。

 

想起曾经听过这样一句俗话:宝宝一声吼,妈妈抖三抖看来是万万要不得!孩子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习惯性地就抱起来,边摇边哄,然而过程中因为情绪、力度都很难把控,其实这种行为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婴儿摇晃综合征"就潜伏在我们身边。

 

2


可能造成婴儿脱臼除了婴儿摇晃综合征之外,我们也更需要警惕孩子因为这种快速地翻滚和悬空动作中导致的脱臼等肢体损伤。手臂脱臼尤其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他们的骨骼和关节还不够强健,这个时期的宝宝的关节还比较松,骨头还没有长好,骨头更容易滑入或滑出原本的位置。如果用力突然,或者角度“正确”,足以造成手腕、肘部或者肩部脱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人用力拽拉。手臂脱臼一般是由于猛拉或者猛拽下手臂或手腕造成的,比如被大人拉其中一个手臂起来。


 什么才是前庭觉训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显了解一下什么是“前庭系统”。

 




前庭系统

我们转圈的时候,之所以会觉得晕,是因为前庭处于紊乱的工作状态。反过来说,前庭系统对于我们保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庭系统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

 

前庭觉训练的观点确实有实证支持对孩子发育是有一定的帮助,比如提高孩子的空间感和适应能力等,但是必须得在仔细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和孩子互动,与其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早教训练”,我们更应该当成是一种增进与孩子相处的“亲子活动

 

如何进行前庭刺激?

 


前庭刺激

前庭刺激:透过内耳液体的波动,对前庭表面数千个毛细胞产生刺激。这些细胞会告诉我们身体在空间里的位置,也在感觉综合上扮演重要角色。

 

可能很多妈妈都已经被不恰当的摇晃后果吓到了,其实前庭刺激不是毫无根据的一味摇晃,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科学的育儿训练。“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为什么宝宝需要摇啊摇,其实是有科学根据的,这个活动与前庭刺激有很大关系,给孩子一个适应重力、发展平衡感的机会。宝宝需要你提供前庭刺激的机会,前庭活动是抑制原始反射。发展平衡感不可或缺的要素、姿势控制、动作感、空间感、深度感和本体感觉都需要良好的前庭感觉。当然为了宝宝的安全,要相当注意前庭训练的方式、力度和时间。

 

第一阶段:出生到6个月大

 

  • 2-3个月大前庭刺激

1. 坐姿左右摇晃


在宝宝坐着的状态下,双手抱着他往两旁轻摇,注意要抱紧。

 


2. 坐姿前后摇晃


抱着宝宝前后摆动(适用与两到三个月大的宝宝),让他练习支撑头部,但请适时用手托住——不要让头摇来摇去

 


3. 毯子摇晃


请和另一个人合力抓住毯子的四个角,做个小吊床:将宝宝放在吊床上,来回摆荡。

 


  • 2-3个月前庭活动

 

摇椅和摇篮可以带来温和的前庭刺激,诱使宝宝入睡。根据研究表示,经常获得前庭刺激的新生儿,动作技巧的发展会比较迅速,这是因为她们的感觉刺激比较丰富的缘故。

 

1.前后摆一摆:


抱住宝宝的腰部,让他呈半站立的姿势,然后一边前后摇摆,一边唱:


Here we go rocking,

Forwards and backwards.

Here we go rocking,

Just like this.


(可替代为中文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2.上下动一动:


从背后稳稳抱住宝宝的腋下,做上下蹲立的动作(目的是让宝宝的两腿弯曲,然后朝上蹬直)。


  


3.婴儿车颠簸之旅:


凸起程度不大的行人道边缘,可以提供舒服以及具有前庭刺激作用的摇摆与摇晃。

 

进行前庭活动的理由:内耳是个非常复杂的结构,里面包含了听觉与前庭的末梢神经,当内耳的末梢神经受到刺激,就会产生重要的感官讯息,因此这些刺激对姿势、平衡感、协调性、运动、视觉和听觉的发展都很重要。

 

  • 3-6个月大的前庭刺激


以下的活动能透过上下、前后、左右的缓慢摆动,为宝宝带来绝佳的运动或听力刺激。


1.前后摆


首先让宝宝躺在你伸长的大腿上,双脚抵住你的肚子,然后往后摆,让他从仰躺变为站立,然后再摇回来最多做十次就够了。

 



2.左右摆


让宝宝跨坐在你的大腿上,两脚靠着你的腰,然后抓紧他,一边左右摇摆,一边唱“我们一起摇啊摇,摇啊摇......”

 

3.上上下下


让宝宝维持直立的姿势,抱着他坐上下蹲立的动作,记得摇托住他的两胁,不要让他的脚支撑身体重量。


 


这些活动能为大脑带来强烈的感觉讯号让宝宝了解自己的空间位置,眼球如何随姿势转动,以及需要靠哪些肌肉维持平衡,对语言发展尤其有刺激作用。


只做你充分明瞭的部分如果不太确定,请先用洋娃娃或动物玩偶练习看看。


每个活动只做一到三次即可。

 

第二阶段:6-12个月大

 

  • 前庭刺激-晃动、悬荡与摇摆

 

节奏对宝宝的语言、肢体发展和学习都很重要,甚至数学里的排序也会运用到节奏的概念。大部分的原始反射都可经由前庭刺激与按摩获得抑制。以下活动对宝宝正常、均衡的发展有很大的发展。

 

● 骑马车

 

让宝宝面对面坐在你平放的膝盖上,搂住他的腰,然后一遍以两膝交替的方式上下晃动宝宝,一遍唱这首传统的英文歌谣。 


This is the way the Ladies Ride

This is the way the Ladies Ride(速度较慢)

This is the way the farmers Ride(快一点)

This is the way the gentlemen Ride(快一点)

(可替代的中文童谣:两只老虎)




● 小秋千


轻柔地摆荡或转圈。一旦宝宝学会坐以后,这肯定会成为最受欢迎的活动。

 


●前后摇


请你坐在地上,膝盖稍微弯曲,然后让宝宝躺在大腿上,脚掌抵着你的肚子。当你往前后摇时,他会几乎站在你的肚子上,当你往前摇的时候,他会坐在你的大腿上。


每个宝宝都应该有自己的小秋千。


前面所有跟翻滚、旋转和摇摆相关的活动,并不光是好玩而已,这些动作还可以增进宝宝各方面的发展。


想想看当你的小宝贝在轻柔地摆荡和旋转的时候,他的大脑会接收到多少讯息,连眼球的小肌肉都会开始运作。

 

第三阶段:会走路到18个月


  • 15-18个月大前庭刺激


研究发现,大脑神经回路的形成,有一部分来源于前庭刺激。

 

1.滚动平衡训练


让宝宝坐在长滚筒(或大球)上,微微向后摇,让他做出前倾的平衡动作。前后摇动滚筒,刺激宝宝的平衡反射。


  


2.滑板乐


让宝宝趴在滑板车(scooter board)上,两腿打直,下巴抬起,请确定他的双手抓住滑板车的两侧,不会被轮子压倒。缓慢地推着他跑或转圈。

  


虽然旋转椅也能转圈,但还是建议你买市售的滑板车,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却比自制的滑板车适用,它们不是一般的滑板,绝对不可以踩上去玩,或者缺乏大人的情况下使用。

 

第四阶段:18-24个月大


  • 前庭活动:弯腰和旋转

 

拥抱可以藉由内在动作和外在音乐的结合,增进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协调性。


你的孩子现在已经可以慢慢掌握音乐的节奏感,请把动作放慢,但仍然要跟上拍子。


缓慢旋转是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因为它能帮助抑制原始反射。

 

1.手脚抱抱


本活动可以透过跨中线运动促进大脑深层的发展。


请孩子站好,双脚打开,手臂放在身体两侧,然后踏出左脚,弯下腰,两手抱着左脚数四下。


换脚重复相同的动作,整套动作进行四五遍。

  


2.天旋地转


抱着孩子坐在旋转椅上,慢慢原地转圈——左转五圈,再右转五圈,每圈维持三十秒。每次转圈之前,请停下来触摸五个身体部位,告诉他每个部位的位置,孩子会一直张开眼睛,因为他在这个年龄还无法自主地闭上眼睛。

 


所有运动都应该视孩子们的状况进行。


如果他不喜欢做某项活动,有可能是它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或者造成他耳朵疼痛,尤其是在旋转的时候,请试试看比较轻松的活动。不得当的早教训练,理念再好也只是一张白纸。

 

爱与伤害之间有的时候也只差一线,我们要给孩子最好的爱,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话,更需要我们准确地认清这一线到底在哪里,唯有清楚什么是爱,什么会给孩子伤害,才能避免让爱变成伤害

 

早教也是一个道理,恰当的早教是蜜糖,不恰当的早教则是砒霜。

 

前庭训练,进行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更好的平衡感,它不应该给宝宝带来的是疾病和恐惧。好的早教理念,需要有科学的实操方式来支撑。不然,理念再好,没有科学的模式和训练方式,带给宝宝的东西就变味了。

 

当然大家不能因为看了错误的前庭训练法就一味否定,从而因噎废食。健康、科学的前庭训练,不仅有助于宝宝的身体发育,还是一个超级棒的亲子活动。下面是之前萌芽邀请Lins给大家的分享wriggle& rhyme的其中一个视频:

 



看,孩子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悠扬的音乐摇摆着身躯,前庭训练可以是很健康,很美好的事!


参考资料:《聪明宝宝,从五感律动开始》

作者:Margaret Sasse

译者:谢维玲

出版社——远流初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于上述文献插图

拓展阅读
点击下面的标题直接查看


  • 讲座整理 | 省下早教钱,国外宝宝超爱玩的早教游戏大放送!

    推荐理由:宝宝想要之后运动技能点点满,就要科学地进行前庭训练,培养好良好的平衡感。要怎样在粑粑麻麻的带领下成为运动小达人?通过早教游戏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还能点满他的运动技能有没有很动心?来跟着新西兰注册幼教Lins学两招亲子律动,轻轻松松跟宝宝在家里wriggle& rhyme!


  • 新生儿不能坐着拍隔,不能竖着抱?天啊,我们还要被误导多少年!

    推荐理由:前庭训练好不好,关键得看方法操作对不对。育儿过程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不能一口咬定,细节决定结果,坐着拍隔跟竖抱也是一样 ,一直以来都有新生儿不能“坐着拍隔”,不能竖抱的两大误区,其实两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让我们来看看到底该怎么样坐着拍隔跟竖抱。

萌芽正在微博热闹讨论育儿话题,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加入我们的讨论吧!


  


本文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Bud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