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否应该治疗?很多人包括许多医生也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对于急性或慢性疼痛,只要能忍,没有必要 “止疼”,止疼只是治标不治本的事,止疼药还有副作用,光止疼也治不了病,只有实在忍不了才吃“止疼药”。殊不知疼痛本身也是病,急性疼痛所带来的一系列神经病生理变化,可能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继发器官的损害;慢性疼痛造成的长期神经系统影响,可能导致机体功能的严重失调,甚至造成抑郁症等心理疾患的发生。如此看来,不管疼痛是原发的还是疾病的一个表现,它本身的危害也是不容小觑。不是“怕疼娇气”的人才需要止疼,“坚强能忍”的人同样应该尽早祛除疼痛。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每个准妈妈挺着大肚儿进产房之前,都应该会想到自己如何分娩、如何让宝宝出来的问题。第一次当妈妈的人未免会紧张,甚至会联想到电影电视中惊恐的分娩场景:大汗淋漓的产妇、在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声中,新生儿呱呱坠地……
分娩的英文称为“labor”,就是说分娩的过程真是个力气活儿,孕妇需要玩命使劲、用力才能让宝宝出来。因此,分娩痛被公认为是女人一生经历的最难以忍受的疼痛,甚至超过了手术后的伤口疼痛。但是,现代医学尤其是麻醉学的进步,让每一位产妇的分娩过程不再像过去一样痛苦。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北京大学医学院麻醉科的张光波医生看到产妇分娩过程的疼痛,想到能不能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来缓解产妇的疼痛,这种麻醉方法既要减轻疼痛,又不是将产妇"麻晕过去",不能影响到自然生产。于是开始了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证实了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张光波1964年
分娩镇痛论文手稿
经过几十年科研及实践的断断续续,方法改进,直到2001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又名北大医院)终于开始大规模规范化开展分娩镇痛服务。目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规模化规范化实行分娩镇痛已经15年有余,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自然分娩的重要性又一次被医学界和社会所认知。而分娩镇痛正是对鼓励自然分娩起到了积极因素。
在发达国家,分娩镇痛已经十分普及。而在我国,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和客观条件限制,分娩镇痛技术的开展还十分有限。我院在实施分娩镇痛的十几年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一直致力于在国内广泛推广。迄今为止,我院成功开办“全国分娩镇痛学习班”已有100余期,为普及分娩镇痛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那么硬膜外镇痛方法是怎样实施的?有没有风险呢?用药对胎儿有没有危害?
硬膜指的是包绕在人椎管内脊髓外面的一层膜,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麻醉医生会在她腰椎的间隙进行穿刺,留置一个很细的硬膜外导管,并通过导管注入局麻药和镇痛药,阻断疼痛的感觉传入,使产妇疼痛感减轻或消失,产妇在整个产程中还可以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根据自己的需要追加镇痛药。硬膜外麻醉方法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安全可靠。而药物是注射到硬膜外腔的神经旁直接发挥作用的,用量比静脉药物使用剂量小很多,能够进入母亲血液内的药物很少,能透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的药物剂量更是微乎其微了,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最有效、最安全的镇痛方式。由于所使用的药物剂量小、镇痛效果好,所以产妇在整个待产过程中可以自由行走和活动,也可以睡觉保存体力,可以自主排尿,到了第二产程中还可以配合助产士主动屏气用力,顺利分娩宝宝。 有的产妇还会担心使用镇痛药物会影响分娩的过程,事实上,恰到好处的用量又不会影响子宫的收缩,而很多产妇由于疼痛减轻,产道松弛,第一产程会缩短,第二产程还能够精力十足地配合助产士进行分娩,增加了自然分娩率。 在分娩的整个产程中,产科医生会持续进行胎心监测和产程进展的,如果因为产科问题需要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话,也非常方便,直接通过后背的导管注射局麻药就可以手术了。
想要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并参加2017年11月18-22日
《北京大学2017年全国分娩镇痛学习班》
亲历无痛分娩的
医生感言
生完宝贝后更加感慨幸亏有无痛帮我度过了最煎熬的过程,让我在最后关头有信心坚持顺产。其实准妈妈们最关心的是顺产的好处尤其是对宝宝方面,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顺产的胎儿将来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包括多动症等)的几率会少很多,当然顺产的话准妈妈自身恢复也更快一些。除此之外她们还会担心其他的各种问题,比如腰背疼痛、产程会不会受影响等等。我随访了周围接受无痛的同事,大家都没有出现腰背疼或者神经损伤的症状,而且产程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没有任何不适。
现在我的宝贝女儿已经1岁多了,生长发育都很正常。每一次回想起自己分娩的过程都不禁感概,假如没有无痛我可能真的无法坚持顺产。现在我觉得很自豪可以为更多的准妈妈减轻分娩的痛苦,让她们跟我一样快乐做妈妈!
—— 包菊(麻醉科主治医师)
首先,做为一名麻醉科医生我对分娩镇痛还是比较了解滴;其次,我所在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从2001年就开始联合产科规模化开展了分娩镇痛服务。所以打从怀孕起,对于“产痛”这件事我就没在怕的!觉得“法宝在手,产程无忧”。如今儿子已经12了,暖男帅哥一枚!
—— 曾媛(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打完无痛真的是重新活过来的感觉,无痛泵也是整个产程中的精神支柱,于是我很没出息地用完了100ml,又填满用完了。。。如果诺贝尔奖票选,我要投无痛分娩!北大一院200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并定期举办培训班和学术活动,望周知,希望这项拯救万千产妇的技术能推广,类似悲剧不要再重演!
—— 张淙越(妇产科住院医师)
古人云: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怀孕分娩直到养育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由弱到刚的过程中,有多少的艰辛,又多少的无奈。作为一名幸运的能享受到无痛分娩这项现代医学技术的妈妈,我深切体会到这项对于麻醉科室来说常规且熟悉的操作对产妇来说却是意义非凡。无痛分娩能大大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在无痛分娩过程中麻醉科大夫对于产妇的关怀能使产妇在人生中最为艰辛的时刻得到肉体上及心灵上的安抚,在这一时刻充分体现了医学技术在患者身上所散发的人性的关辉。
—— 张芳(麻醉科主治医师)
“我生小孩时要用无痛分娩吗?”作为一名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生,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如果产妇没有禁忌,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她用,因为我亲眼目睹无数产妇从无痛分娩中受益,她们最常和我说的话是:“谢谢你医生,我感觉从地狱到了天堂。”看到她们瞬间舒缓的面容,我感到无比欣慰。当然我也曾亲身感受过无痛分娩。虽然拥有足够的医学知识,但排山倒海般的阵痛依然让我感到绝望。我几乎说不出来话,同事和家人的安慰飘在耳边却模糊不清。直到药物起效的那刻,我才长出一口气,此时才明白无痛分娩不单是缓解疼痛,更重要的是它让无助的准妈妈们重拾信心,鼓足勇气迎接新的生命。
—— 王博杰(麻醉科主治医师)
无痛分娩,对从前的我来说简直是值班的噩梦。工作量大、投入产出比极低,有时还会在深夜被叫醒后发发牢骚,直到亲身经历了那一切。七个小时的剧痛一瞬间解脱,吃得下饭了,睡得着觉了,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手边的镇痛泵是我产程中唯一的救命稻草,有了它,从一指到开全几乎没有痛感,产后还可以帮助减轻缝针的疼痛。从此我知道无痛分娩再不是机械的流程,我明白产妇的感激之情并不是礼节,我愿意为每一位产妇提供无痛的服务,因为它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愿无痛分娩成为母难日中那道灿烂的光,愿这道光照亮全中国!麻醉医生,我们在努力!
—— 付聪(麻醉科住院医师)
作为一名麻醉医生、一名分娩镇痛的实施者,更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无痛分娩的母亲、分娩镇痛的受益者,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分娩镇痛是医学史上一项非常非常伟大的创举!假如没有分娩镇痛,产妇和亿万年前在山洞中分娩的原始人类有什么区别!分娩镇痛所带来的不止是生理上的舒适与获益,重要的是带来了对母亲所应有的尊重与敬畏~~
—— 李纯青(麻醉科主治医师)
平时给产妇做分娩镇痛,遇上镇痛效果不理想的案例,虽然竭尽所能去安慰产妇,可人家还是疼得满头大汗。直到自己亲历一次分娩镇痛,才切实体会到:当用着催产素、宫口扩张加快时,镇痛药物能提供的帮助确实有限。镇痛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镇痛又是万万不能的!
——徐婧(麻醉科主治医师)
END